1、相傳孔子(B.C.551--B.C.479)根據魯國的歷料記載將魯隱元年(B.C.722)到魯哀公十四年(B.C.481)的歷史修成瞭一部史書,這部編年史書就被叫作《春秋》。共242年史事,大約有1.5萬字。《春秋》記事非常簡練,近乎大事年表。
2、其後(也可能是同時)出現瞭《左傳》。《左傳》又稱《春秋左氏傳》或《左氏春秋》,記事起於魯隱公元年(B.C.722),終於魯哀公二十七年(B.C.468)。
3、《左傳》約18萬字,也是一部編年體史書,它比《春秋》多記17年,同時也比《春秋》多很多史料。但後來儒傢的經學傢認為《左傳》是解《春秋》經之作,故西晉杜預作註時重加編排,首列《春秋》經文,然後分條記事,從此《左傳》原貌不可得見。
4、《史記》和《漢書·藝文志》則認為它是孔子的同代人魯國史官左丘明所作。
5、另一方面,相對於漢代通行的語言和文字,孔子寫《春秋》時所使用的語言文字已經叫“古文”瞭,如果沒有註釋,當時普通文人恐怕也很難讀懂。因此,在傳授《春秋》時確實需要進行註釋。
以上就是對於春秋大義是什麼意思的介紹,網友們明白瞭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