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鄒舞:白馬人每當逢年過節各個部落在戴上他們本部落的標志性面具後,驅邪祈福的歌舞表演就開始瞭,那就是白馬人地區跳的“謅舞”,也叫“十二相舞”,已被列入國傢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它分為“幹謅”和“索謅”,兩個動作跳完要一個多小時。
2、信仰:白馬人信奉原始苯教,他們的每個寨子後面的山都是神山。長在神山上的樹都是神樹,這些樹的地位是至高無上的,而且白馬人刻在門窗上惟妙惟肖的動物造型並不是一種簡單的裝飾,而是一種有著深刻內涵的信仰,比如說,有黑熊部落、猴子部落、蛇部落,最大的要算羊部落,部落裡面又分小的部落,小的傢族。動物的名字就是部落的名稱,這是白馬人一種奇特的文化現象。
3、語言:白馬人有自己的語言,沒有文字,語言內部有一定的差異,但基本上彼此可以通話。“白馬語”是一個獨立的語言,是“從古羌語母體中分化出來的一個相近的支系”。
4、生活:白馬人居住在高寒山區河谷地帶,房屋依山而建,一寨一村,以農耕、畜牧、狩獵、采集為生。白馬人服飾以白、黑、花三種袍裙為主,色彩艷麗。白馬人女性胸前飾以白玉般的魚骨牌,腰間圍幾匝金亮的古銅錢,穿上各色佈料繪制的鑲花袍裙,真是五彩斑斕,艷麗奪目。
5、池哥晝:“池哥晝”隻有甘肅文縣的白馬藏區跳,在正月十五開始跳,正月十七結束,所以正月十五是甘肅文縣白馬藏區最重要的節日,而不是傳統春節,古時是在晚上跳的,旨在祭祀神靈、驅鬼避邪、祈祥納福,其擬獸舞蹈的特征,說明它應是遠古“百獸率舞”的遺存之一。現已被列入全國首批“非遺”保護名錄。
6、烤街火:這是白馬人各村寨共有的習俗,節日從臘月初八開始,每天晚上全寨男女老少齊出動,大傢一起湊柴、烤火、唱歌、講故事、跳火圈舞……這樣的熱鬧場面一直要持續到正月十七才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