蘄竹 qí zhú
詞語解釋:
湖北蘄春所產的竹。可作簟﹑笛﹑杖。
分詞解釋:
湖北:
中國中部的省,簡稱鄂。面積185897平方公裡,人口5439萬(1990),省會武漢。該省三面環山,山地丘陵面積占總面積70%,中部、南部為平原。是中國重要的產棉省及淡水養殖省,是輕重工業綜合發展的省,武鋼及十堰的汽車制造廠為中國著名大企業。水陸交通便利,長江、漢水、京廣、焦枝、枝柳、襄渝等河流、鐵路通過該省。
可作:
再生;復生。
產的:
猶依舊,照樣。
● 竹 zhú ㄓㄨˊ
◎ 常綠多年生植物,春日生筍,莖有很多節,中間是空的,質地堅硬,種類很多。可制器物,又可做建築材料:竹子。竹葉。竹筍。竹編(用竹篾編制的工藝品)。竹刻。
◎ 指竹制管樂器:金石絲竹。
◎ 中國古代樂器八音之一。
◎ 姓。
● 蘄(蘄) qí ㄑㄧˊ
◎ 香草,一說藥草。
◎ 古同“祈”,祈求。
◎ 〔蘄春〕地名,在中國湖北省。簡稱“蘄”,如“蘄艾”、“蘄蛇”(均為蘄春出產的藥材),“蘄竹”。
◎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