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朝花夕拾》創作於1926年,是魯迅所寫的唯一一部回憶性的散文集,原名《舊事重提》,後由魯迅改為《朝花夕拾》,一向得到極高的評價。
2、魯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壽,後改名周樹人;字豫山,後改豫才,浙江紹興會稽縣人,中國現代偉大的無產階級文學傢、思想傢和革命傢。
3、周傢是大傢族,到魯迅祖父一輩,已日漸衰敗。魯迅的父親是個秀才,在仕途上終生不得意,一直沒有考上舉人。魯迅12歲那年,祖父因科場案入獄,父親受此打擊日漸病重,在他15歲那年病逝。這段時間裡,作為傢中的長子,魯迅計劃每天出入於當鋪和藥店之間,深深地感到事態的炎涼。17歲,魯迅離開傢鄉,先進瞭南京水師學堂,後轉入路礦學堂。
4、1902年,以優異成績畢業,東渡日本深造。兩年後,進瞭仙臺醫學專門學校學習醫學,幻燈片事件使他深刻地認識到改變中國人麻木的精神比醫治肉體更為重要,於是棄醫從文。1909年回國,回國以後,魯迅先後在杭州、紹興等地教過書,後又去北京的教育部做事,其間目睹瞭辛亥革命從勝利到失敗的整個過程,更加堅定瞭中國社會的當務之急是國民性的改造的認識。
5、1917年前後,新文化運動以及文學革命已經開始提倡,魯迅開始寫作,隨著第一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的發表,一發不可收拾,創作瞭大量的文學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