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寫作背景:這首詩寫於1927年夏天。當時全國正處於白色恐怖之中,戴望舒因曾參加進步活動而不得不避居於松江的友人傢中,在孤寂中咀嚼著大革命失敗後的幻滅與痛苦,心中充滿瞭迷惘的情緒和朦朧的希望。
2、《雨巷》一詩就是他的這種心情的表現,其中交織著失望和希望、幻滅和追求的雙重情調。這種情懷在當時是有一定的普遍性的。
3、作者介紹:戴望舒(1905年11月15日-1950年2月28日),男,名承,字朝安,小名海山,浙江杭州人。後曾用筆名夢鷗、夢鷗生、信芳、江思等。中國現代派象征主義詩人、翻譯傢。
4、戴望舒的詩深蘊中國古典詩詞中婉約、清麗詩風的韻致,但又受到法國象征詩歌派的影響,因而他的早期詩作總體上表現出一種孤獨、抑鬱和消沉的特點。
5、他先後在鴛鴦蝴蝶派的刊物上發表過三篇小說:《債》、《賣藝童子》和《母愛》。曾經和杜衡、張天翼和施蟄存等人成立瞭一個名謂“蘭社”的文學小團體,創辦瞭《蘭友》旬刊。1950年戴望舒在北京病逝,享年45歲。
6、詩歌:撐著油紙傘,獨自彷徨在悠長,悠長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著一個丁香一樣地結著愁怨的姑娘。她是有丁香一樣的顏色,丁香一樣的芬芳,丁香一樣的憂愁,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她彷徨在這寂寥的雨巷,撐著油紙傘像我一樣,像我一樣地默默行著,冷漠,淒清,又惆悵。
7、她靜默地走近,走近,又投出太息一般的眼光,她飄過像夢一般的,像夢一般的淒婉迷茫。像夢中飄過一枝丁香的,我身旁飄過這女郎;她靜默地遠瞭,遠瞭,到瞭頹圮4的籬墻,走盡這雨巷。在雨的哀曲裡,消瞭她的顏色,散瞭她的芬芳。消散瞭,甚至她的太息般的眼光,丁香般的惆悵。
8、撐著油紙傘,獨自彷徨在悠長,悠長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飄過一個丁香一樣的,結著愁怨的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