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黃河的傳說 這兩個故事流傳很廣

關於黃河的傳說 這兩個故事流傳很廣

1、自大的河伯。

相傳很久很久以前,黃河裡有一位河神,人們叫他河伯。河伯站在黃河岸上。望著滾滾的浪濤由西而來,又奔騰跳躍向東流去,興奮地說;“黃河真大呀,世上沒有哪條河能和它相比。我就是最大的水神啊!

有人告訴他:“你的話不對,在黃河的東面有個地方叫北海,那才真叫大呢。”河伯說:“我不信,北海再大,能大得過黃河嗎?”

那人說:“別說一條黃河,就是幾條黃河的水流進北海,也裝不滿它。”

河伯固執地說:“我沒見過北海,我不信。”

那人無可奈何,告訴他:“有機會你去看看北海,就明白我的話瞭。”

秋天到瞭,連日的暴雨使大大小小的河流都註入黃河,黃河的河面更加寬闊瞭,隔河望去,對岸的牛馬都分不清。這一下,河伯更得意瞭,以為天下最壯觀的景色都在自己這裡,他在自得之餘,想起瞭有人跟他提起的北海,於是決定去那裡看看。

河伯順流來到黃河的入海口,突然眼前一亮,海神北海若正笑容滿面地歡迎他的到來,河伯放眼望去,隻見北海汪洋一片,無邊無涯,他呆呆地看瞭一會兒。

深有感觸地對北海若說:“俗話說,隻懂得一些道理就以為誰都比不上自己,這話說的就是我呀。今天要不是我親眼見到這浩瀚無邊的北海,我還會以為黃河是天下無比的呢!那樣,豈不被有見識的人永遠笑話。”

2、鯉魚躍龍門。

龍門位於壺口瀑佈南面約65公裡處,在晉陜峽谷的最南端。龍門之南,就是開闊平坦的關中平原。黃河之水從狹窄的龍門口突然進入寬闊的河床之中,河性發生很大變化。龍門的形成,是其東面的龍門山和西面的梁山各伸出山脊,相互靠攏,形成一個隻有100米寬的狹窄的口門,好像巨鉗,束縛著河水,形成湍急的水流。每當洪水季節,由於峽口中的水位壅高,而出瞭峽谷後,河谷突然變寬,水位則驟然下降,於是在龍門形成明顯的水位差,故有“龍門三跌水”之說。沿襲相傳的“鯉魚跳龍門”的故事,就是指跳躍此處的跌水。該故事說的是小鯉魚不畏險阻,紛紛跳躍這道通向成龍道路上的門關,能躍過去者,便能成龍。隻有那些百折不撓的小鯉魚,最終才能成龍。這個故事千百年來也激勵著炎黃子孫頑強拼搏,奮鬥不息。古代人們對龍門峽這種自然奇觀的形成,感到不可思議,便想象為大禹所鑿開的一條峽口,因而龍門又被稱為“禹門口”。

外資企業是不是民營企業 燜面條怎麼做不糊 燜面條的步驟 熊貓兔怎麼養最好 花花牌是什麼牌 夢見父母是什麼征兆 夢見父母好不好 歷史上最霸氣的十句話 歷史上最霸氣的十句話
热门文章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