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掣筆不脫
王獻之是王羲之最小的兒子,排行第七,上有六哥一姐。東晉永和七年,王羲之四十九歲,出任右軍將軍、會稽內史,舉傢離開京師建康(今江蘇南京),來到會稽山陰縣。這一年,王獻之七八歲,開始跟父親學習寫字。一天,獻之正對著范本一筆一畫地習字,王羲之悄悄走到他身後,突然抓住筆管往上一抽,竟沒有抽掉獻之手中的毛筆。王羲之嘆道:“此兒的字,今後當有大名!”後人解釋,獻之寫字用力,把筆牢,所以王羲之知獻之長大後書法必能名世。蘇東坡不同意這樣解釋,他認為書傢握筆寫字並非用死力,而是自然書寫,不失法度,乃為得法。王羲之誇獎獻之,在於小兒寫字專心致志。不然的話,天下有力者豈非莫不能書!
2、鄭板橋學書法
朝揚州“八怪”之一鄭板橋自幼酷愛書法,古代著名書法傢各種書體他都臨摹,經過一番苦練,終於和前人寫得幾乎一模一樣,能夠亂真瞭。但是大傢對他的字並不怎麼欣賞,他自己也很著急,比以前學得更加勤奮,練得更加刻苦瞭。一個夏天的晚上,他和妻子坐在外面乘涼,他用手指在自己的大腿上寫起字來,寫著寫著,就寫到他妻子身上去瞭。他妻子生氣地把他的手打瞭一下說:“你有你的體(身體),我有我的體,為什麼不寫自己的體,寫別人的體?”晚上睡覺時,鄭板橋想到,各人有各人的身體,寫字也各有各的字體,本來就不一樣嘛!我為什麼老是學著別人的字體,而不走自己的路,寫自己的體呢?即使學得和別人一樣,也不過是別人的字體,沒有創新,沒有自己的風格,又有什麼意思?從此,他取各傢之長,融會貫通,以隸書與篆、草、行、楷相雜,用作畫的方法寫字,終於形成瞭雅俗共賞、受人喜愛的“六分半書”,也就是人們常說的“亂石鋪街體”,成瞭清代享有盛譽的著名書畫傢。
3、肖顯拜師
傳說明朝書法傢肖顯少兒時,同村裡好書的孩子們聚在一起作“寫大字比賽”。有一位砍柴的老爺爺路過這裡,見他們寫字,便放下柴擔走近前來觀看。肖顯手舉著自己書寫的“天下第一”條幅讓砍柴老人看,老人說:“這字寫得並不好,怎麼能稱得上第一呢?”肖顯不服氣地說:“那就請您寫字,讓我們開開眼界如何?”老人便脫下一隻草鞋,用鞋頭蘸著墨在紙上一揮,寫出個“一”字。這一橫遒勁、濃枯、厚實、奔放,用筆頗有深法。肖顯看罷驚呆瞭,立刻跪在老人面前,說道:“老爺爺,我要拜您為師。”老人道:“‘一’字似柴擔,須剛柔兼而有之。”肖顯拜師之後,遂將老人寫的“一”字貼在床頭,日日觀賞琢磨其用筆之法,後來終於成為一名書法傢。
4、潛心苦學墨當飯
王羲之小時候寫字時專心致志。有一次,他在書房中聚精會神地寫字 ,竟然忘記瞭吃飯。母親隻好讓書童給他把飯送過去,有饅頭,還有王羲之最愛吃的蒜泥。當母親來書房看小羲之的時候,一進書房便笑得前仰後合。原來王羲之邊吃飯邊看字帖,競將墨汁當成蒜泥蘸著吃瞭,弄得滿嘴烏黑。直到聽到母親大笑時,他才恍然大悟。
5、張芝臨池
書法傢張芝在書法上具有高深造詣和傑出的貢獻。張芝自幼通經史,勤學書法,練字不擇紙筆,他有時拿著抹佈蘸水在石上寫,有時執筷子在桌上劃,甚至傢裡準備縫制衣服的佈帛,也都是他先用顏色書寫後再染瞭使用。但是他對書寫的姿勢卻十分講究,常常是對著銅鏡揮毫,這樣自己的正面和反面皆能通過鏡面上的反光看得一清二楚。為瞭便於練字,張芝在自己的傢門前掘瞭一個方圓數丈的洗硯池。一天的功課做完瞭,他就上池塘邊將硯臺和毛筆上的餘墨洗滌幹凈,以延長它們的使用壽命。他洗呀,洗呀,日子一久,整個池塘裡的清水也被染黑瞭。後來,人們把練字稱做“臨池”,就是從張芝的這個學書故事中演變而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