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續寫:葫蘆打破後,清兵衛就與它斷瞭關系。過瞭不久,他又有瞭代替葫蘆的東西,那便是繪畫。正如他過去熱衷於葫蘆一樣,現在他正熱衷著繪畫……
他對這愛好異常專心。上課的時候,老師黑板上的幾何圖形成瞭一個個舞動著的繪畫模型;同學們一齊站立喊“老師好”時整齊伐一的姿態成瞭他眼中的塑像;就連窗戶旁邊隨風飄動的窗簾也成瞭一隻向他揮舞的手,仿佛在提醒他:趕忙拿起畫筆,捕捉下這美好的場景……
話說清兵衛也真是個天才,學什麼都學得特別優秀。可是他的父親似乎總沒有發現這一點,還經常將清兵衛的得意之作撕個粉碎。清兵衛卻隻能哆嗦著身子縮在墻角邊,戰戰兢兢的不敢出聲。
清兵衛畫瞭一幅畫名為《學校》。畫有兩部分,左邊畫中的教員正在操場上為唱戲的學生們指點迷津;而右邊畫中的教員卻在用竹鞭抽打著一個學生,手上還拿著一個葫蘆,葫蘆被擦得幹幹凈凈的,似乎還微微閃著光。誰也不知道這幅畫是什麼意思,除瞭他自己。
終於這幅畫被教員在清兵衛的課桌上看見瞭。教員很生氣,不僅因為上次發現他的葫蘆,這次發現他的畫,更可惡的是教員認為畫上畫的是對他的諷刺,對於一個老師來說,也太沒面子瞭。
於是教員又拿著這幅畫去瞭清兵衛傢裡,清兵衛的父親恰巧做工回瞭傢。當父親看到教員手中的那幅畫時,隻是臉色發青。還沒等教員開口,清兵衛已經被父親重重地扇瞭兩巴掌。教員嘮嘮叨叨發瞭許多沒意味的怨言,父親隻是聽著,一句話也沒有說。
教員走瞭之後,父親使勁揍瞭清兵衛一頓。清兵衛所有的畫都被父親死撕得粉碎。
清兵衛的寄托又一次破碎瞭。誰也不會知道,在這個寒冷的冬天,這個聰明少年的心又一次被凍結瞭。不過這次與上次不同,這次的冰,比以前更厚瞭許多。
2、作者是志賀直哉(1883~1971)日本作傢。1883年2月20日生於宮城縣,祖父是相馬藩府的傢臣。3歲即隨父母上京,開始受貴族子弟式的教育。18歲從學於宗教傢內村檻三,21歲入學習院高等科,有志於文學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