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時常感嘆於那些長篇影評,同樣的一部電影有的人竟然可以看出如此多的感觸和人生,而我總是後之後覺。多數時候都是精彩的影評勾起我對電影的欲望,《seabiscuit》是個例外。
2、第一次看到就被吸引,因為它的中文譯名--《奔騰年代》。總是無法描述電影所要表達的東西,或許本就不該描述。能用文字表達出來的思想屬於電影本身,而作為觀眾擁有的隻是心中莫名的激動和隱隱的共鳴,並且每人都盡不同。這是一部恰當的時候出現的恰當的電影。不希望是更早,因為身陷泥濘的時候行動比思考更能給人以勇氣。如果是那時出現,也許和我一起陷入泥濘的還有無辜的電影。不希望是更晚,那時不知道我還有沒有此時的記憶和印象,彼時來看此時的大事件不過是一次小小的插曲。而就是現在,一步步走出泥濘,鼓起勇氣重拾夢想的時候,seabiscuit奮蹄而來。
3、喜歡它配樂中馬蹄四起的鏗鏘和迎風的馬鬃飛起的力量。馬蹄落處沙石四濺,那時心跳的節奏。一個人和一匹馬的奮鬥成長在一幕幕黑白背景映射下結成瞭一個民族的奔騰年代。“不是因為所建造的那些公路,隧道,橋梁,公園和成千上萬的公共工程,而是一種看不見摸不著的力量,讓一年前破產的人們突然重振旗鼓被擊倒的人們突然找到瞭他們的心聲”。每個人都找到瞭自己的歸屬。變革,饑餓,困頓,悲傷都無法阻擋它的到來,堅定的走出陰霾是對生命最好的詮釋。
4、“Thisisnotafinishline,thefutureisthefinishline”無論何時都告訴自己,情況不好但沒到最壞,因為終點永遠都在未來。不會再懼怕什麼,因為我曾站在風口浪尖支起飄搖的港灣。伴隨著瑞德揚鞭時轟鳴的馬蹄聲,耳邊又響起餐桌前瑞德背誦的狄更斯優雅而有力的詩篇weneverknowhowhighwearetillwewerecalledtorise....
5、前幾十分鐘的三線交替敘事雖說看得頭暈,但也完全並且良好地闡述瞭三個主人公的故事。他們和海餅幹一起,打敗一個個對手。最終打敗名為“戰神”的賽馬。在那場1938年的比賽裡,鈴聲被按響時畫面轉為瞭幾十年前,整個國傢的人們收聽那場比賽的照片,並且在電影伴隨短暫地寂靜。人們站在汽車廣播前,或是一傢人圍在收音機前,或是職員們放下工作,隻為收聽那場比賽。
6、那和影片的最後,瑞德騎著海餅幹領先瞭所有對手時的寂靜如出一轍,那個時候不需要任何聲音來表達我們看到的東西。“你知道哈德裡安怎麼說羅馬嗎?”整部影片是對美國精神的闡釋。更早的年代,當西部還未開發時,無數人帶著整個傢的東西前往西部,無數人死在半路。
7、看過一個故事,廣大的美國西部的某個地方,荒無人煙,大風黃土,隻有兩戶人傢,一戶人傢的男孩對另一傢的女孩說,嫁給我吧。女孩說好,因為除瞭這裡隻有你我可以嫁。我想說的是那個地方的荒涼。幾十年後,同樣的地方發展成瞭一個繁花的城鎮,當年的男孩做瞭鎮長。他們就用自己的手,在那種看似沒有希望的地方建起瞭傢園。
8、現在的我們,憑什麼要為不足掛齒的挫敗駐足不前。我們所有人或許有不同的起點,但我們也會擁有不同的過程。“你知道哈德裡安怎麼說羅馬嗎?一步一步來,我的子民們,一步一步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