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的話劇有哪些 老舍的話劇介紹

老舍的話劇有哪些 老舍的話劇介紹

1、老舍的話劇有《茶館》,《龍須溝》,《殘霧》,《紅大院》,《誰先到瞭重慶》。

2、《茶館》是現代文學傢老舍於1956年創作的話劇,1957年7月初載於巴金任編輯的《收獲》雜志創刊號。1958年6月由中國戲劇出版社出版單行本。劇作展示瞭戊戌變法、軍閥混戰和新中國成立前夕三個時代近半個世紀的社會風雲變化。通過一個叫裕泰的茶館揭示瞭近半個世紀中國社會的黑暗腐敗、光怪陸離,以及在這個社會中的蕓蕓眾生。

3、《龍須溝》是一曲社會主義新中國的頌歌,它以主人公程瘋子在舊社會由藝人變成“瘋子”,解放後又從“瘋子”變為藝人的故事,反映瞭中國人民解放前後的不同命運以及他們對黨對政府的擁護和熱愛。該劇描寫瞭北京一個小雜院4戶人傢在社會變革中的不同遭遇,表現瞭新舊時代兩重天的巨大變化。劇中塑造瞭程瘋子、王大媽、娘子、丁四嫂等各具特色的人物形象。

4、老舍4幕話劇《殘霧》寫於1939年,取材於重慶的社會現實,劇中的洗局長一面高喊抗戰,道貌岸然,一面貪財、好色、弄權,他不僅利用職權玩弄女性,還與漢奸勾結。為其竊取情報,後來事敗被俘,使他身陷囹圄。他不得已供出瞭女漢奸,而此時這位神通廣大的女子,卻公然到一位政府要員傢中赴宴去瞭。

5、《紅大院》:劇作傢老舍編劇,夏淳、柏森導演:的戲劇。這個戲,以北京“大雜院”的生活為題材,寫出瞭北京小市民層在整風中的變化。

6、“大雜院”是北京市民所熟習的。過去,北京這種大雜院是很多的,它適合於小市民的薄弱的經濟能力和各自為政的生活方式。其中,個休勞動者、手工業工人占大多數。他們並不屬於同一個集體,但是住在同一個大門裡,這就造成瞭大雜院生活的復雜性。另外,大批的“傢庭婦女”是生活在大雜院裡面的。

7、《誰先到瞭重慶》共有四幕,內容為主人公吳鳳鳴幫助弟弟鳳羽逃出北平淪陷區去重慶參加抗戰,自己則留在北平刺殺日本軍官和漢奸。最後以身殉國。犧牲前說,“還是我先到瞭重慶”。在這裡,重慶已成為抗戰的中心和精神的象征。一顆心先到重慶,就是為抗戰獻身。

吊頂板材有哪些 扁豆傢常做法 買理財銀行卡限額怎麼辦 椰奶水果羹怎麼做 椰奶水果羹的做法 蒸肉包子需要多長時間 蒸肉包子要多久 敕勒歌古詩的簡短意思 敕勒歌譯文
热门文章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