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天安門建於明永樂十五年,最初的名字叫“承天門”,有“承天啟運、受命於天”的寓意。但是承天門在公元1451年的異常大火中被燒毀,1465年又開始重建,但明末又被大火燒毀,直到公元1451年重建更名為“天安之門”。
2、根據我國史料記載,清代初期的天安門牌匾上刻有滿、漢、蒙三種文字,並且按照蒙語直接翻譯為“天安之門”。但是後來牌匾上隻剩滿漢兩種文字,並且將上面的漢字改成瞭楷書重新書寫瞭“天安門”三個字。
3、天安門名字的由來在民間還有一個說法,相傳闖王李自成攻進京城後,在承天門用弓箭射向牌匾上的“天”字沒有射中,其屬下變安慰闖王說到“有天命者任自為”,闖王誤解為是在說他沒有天命,便要下令殺瞭下屬,後來清朝統治者聽瞭這個傳聞,便將“承天”改為“天安”。
天安門是中華文明悠久歷史的象征,是目睹封建王朝興衰更迭的歷史見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