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孺子可教,漢語成語,拼音是rúzǐkějiào。意思是指小孩子是可以教誨的,後形容年輕人有出息,可以造就。出自西漢·司馬遷《史記·留侯世傢》。
2、成語出處:西漢·司馬遷《史記·留侯世傢》:“父以足受,笑而去。良殊大驚,隨目之。父去裡所,復返,曰:‘孺子可教矣’。”
3、成語典故:張良,字子房。他原是韓國名門公子,姓姬,後來因為行刺秦始皇未遂,逃到下邳隱匿,才改名為張良。有一天,張良來到下邳附近的圯水橋上散步,在橋上遇到一個穿粗佈衣裳的老人。那老人走到張良面前,直接把一隻鞋子丟到橋下,然後對張良說:“喂!小夥子!你替我去把鞋撿起來!”
張良很驚訝,想打那老頭。但看到老人年紀很大,便忍住瞭。他下橋把鞋撿瞭起來,然後又恭敬地跪著替老人穿上。老人伸腳穿好鞋,然後笑著轉身就走瞭。
張良更吃驚瞭,盯著老人離開的背影。那老人走瞭裡把路,返身回來,說:“你這小夥子很不錯,值得我指教。五天後的早上,到橋上來見我。”張良聽瞭,連忙答應。
第五天早上,張良趕到橋上。老人已先到瞭,生氣地說;“跟老人約好時間卻遲到,怎麼回事啊?再過五天,早些來見我!”又過瞭五天,公雞一打鳴,張良就出發趕到橋上。不料老人又先到瞭,老人說:“又遲到,怎麼回事啊?五天後再早點來。”
又過瞭五天,張良剛過半夜就摸黑來到橋上等候。過瞭一會,老人也來瞭,高興地說:“小夥子,你這樣才對!”老人說著,拿出一本書交給張良,說:“你要下苦功鉆研這部書。鉆研透瞭,以後可以做帝王的老師。十年後有大成就。十三年後,小子你將再見到我,濟北谷城山下的黃石就是我啦。”然後老人就離開不見瞭。第二天早晨,張良看那本書,乃是《太公兵法》。張良覺得這事很奇特,於是常常用功鉆研此書。之後,他果然在濟北谷城山下看到瞭一塊黃色的石頭,於是,張良死後,這塊石頭也跟著埋在瞭一起。後來,張良研讀《太公兵法》很有成效,成瞭漢高祖劉邦的重要謀士,為劉邦建立漢朝立下瞭汗馬功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