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栽培時間。黃河古道和關中地區的適宜種植時間為8月下旬至9月的上中旬。基本原則是適當的時期太早。秋天栽種的草莓的成活率雖然不是很差,但是生育期變短,越冬前苗不能生長,對第二年的生產量也有影響。春天栽種的成活率高,北栽種不需要越冬防寒對策。但春季草莓苗一般在冬季貯藏或春季栽種,根系易受損,單株產量低於秋季種苗。土壤解凍時,應該開始種植。春季栽種采用冷藏苗。栽培期間可以將收獲期提前60天左右進行計劃。
2、栽培密度。草莓苗的行間由栽培制度,栽培方式,土壤肥力,品種等規定,每年1次的草莓株的行間較小。多年的一種栽培制度可以適當地增加行距。株型小的品種可以像果列拉栽培那樣適當地提高密度。一般挖寬1.2-1.5米的平田埂,每田埂種植4~6列草莓苗,行間20~25厘米,株間15~20厘米。壟斷作品中,北韓采用瞭壟斷作品。壟高15厘米左右,壟寬50~55厘米左右,壟斷溝寬20~25厘米左右。行距與壟斷基本一致,也可以適當減少行距。推薦每畝栽培1萬株左右的草莓,保護地的草莓栽培密度適當降低。
3、種植方向在定植草莓苗時,要註意弓狀新莖的走向,草莓的花序從新莖開始生長,具有一定的規律性。通常草莓株的新莖稍微呈拱形,但草莓的花序從拱形背面延伸。為瞭便於後期敷果和采集,每個草莓的摘出花序都朝向相同的方向,因此在定植幼苗時,將固定的新莖作為背弓。在平田埂上種植時,必須向田埂推進花序,使田埂上長出花序,不影響作業。
4、種植深度。草莓的成活對種植深度的影響也很大。種植過多的苗芯被埋在土裡,草莓苗不經過空氣就容易腐爛。但是,如果栽植較淺,草莓根莖露出,營養吸收不充分,新根就難以生長,最終導致苗枯死。合理的深度是苗的中心莖與地面平。田埂面澆水時,容易產生洗苗和淤水,草莓的成活率降低。因此,在栽種前要特別註意整地的質量,栽種時要“深而不埋心,淺而不生根”。
5、栽培操作方法。首先,挖掘土壤,將草莓苗的根延伸到孔中填入土中,最後通過輕輕揚起苗株,將根系和土壤緊密結合,定植後立即澆上一次根固水。澆水後,對漏根,淤滯的植株應及時調整或再栽培,對漏根的植株應及時補種,以保證栽種質量和整苗。
6、匍匐莖繁殖。匍匐莖繁殖法主要以草莓每年生長的爬蟲類莖為繁殖母本。這些生長能力較高,稍加管理就會生長為一株。觀察母株的生長發育。3根左右爬行類莖生長時,要適時捏取頂端,避免營養過度消耗,促進新莖的生長。然後再重復一次,一般情況下,1-2年後就會長出新芽。而且新苗生長速度快,當年可以結出果實。該方法繁殖速度快,可以盡量降低種植成本。
7、種子繁殖。5月中旬左右草莓果實成熟後,從株中采集瞭規格均一,表面光滑,光彩奪目,沒有病蟲害的草莓果實。然後削果皮,榨果汁,晾幹,取出種子。然後浸泡種子,發芽,消毒。浸泡10小時左右後,在配合草莓生長習性調配的營養土中播種。用細土覆蓋後,蓋上地膜,對8-11天左右的發芽進行瞭正常管理。在種子繁殖方面,草莓的發質是最傳統的繁殖方法,但由於繁瑣,花費時間使用的情況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