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關節骨質增生應該註意什麼?

膝關節骨質增生應該註意什麼?

患有膝關節骨質增生之後,要改變的運動方式,要減輕體重。什麼樣的運動方式合理的呢?如果是跑、跳,或者爬山、爬樓梯這類的運動,不推薦已經有膝關節骨關節炎的病人做。有研究表明,在做這類運動的時候,膝關節所承載的壓力可能達到體重的6-8倍。相當於一個人以七八倍的體重進行活動,關節上承載的壓力相當大,會加速關節的磨損。但這類病人又不能徹底不活動,關節表面這些軟骨如果沒有任何運動的情況,也會慢慢發生退化,所以還要保持一定量的活動,比如散步,最合理的方式,比如遊泳,遊泳之所以對關節有一定的保護作用,是因為在遊泳過程中,身體重量被水的浮力抵消掉,會大大的減輕膝關節的表面在運動過程中承擔的壓力,同時,在遊泳過程中,因為是有氧運動,對於關節、韌帶、還有心肺功能,都有很好的鍛煉和保護作用。還有一些病人會說,不會遊泳怎麼辦呢?可以日常散散步,或者身體的協調力比較好,相對年輕的病人可以騎自行車。在這個過程中,膝關節上承載的壓力並沒有那麼大,同時又進行瞭有氧運動,會對關節緩解癥狀有一定的幫助。對於有些病人說不能爬山,是不是就意味著不能爬臺階瞭?有的研究表明,在運動過程中,比如上一些比較矮的臺階,對關節整個的有氧運動來講,還是有一定的幫助的。所以這種病人,避免做高沖擊類的,比如跑、跳,或者爬山,尤其是臺階很高的那種,如果矮的臺階,或者是平地散步,騎車或遊泳,都是相對合理的運動。在臨床中也經常會發現,六七十歲以上的病人,會出現膝關節骨關節炎的情況,但隨著社會的發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對於營養的攝入過多,肥胖的病人越來越年輕化。再加上有一部分病人運動的強度越來越增加,活躍度越來越高,導致膝關節的磨損呈現年輕化的趨勢,經常會發現,四五十歲的病人,呈現過去六七十歲的病人所表現的膝關節退變的情況。這種病人往往長時間的拖延,導致就醫的時候,關節已經徹底毀損,需要像治療高齡患者那樣進行關節置換。盡管關節置換是治療膝關節骨關節炎終末期非常好的手段,但是如果治療年輕病人,像四五十歲的病人,或者是60來歲的病人采用這種方案,就意味著這一輩子可能還要進行第二次甚至第三次的關節置換,因為人造材料是有使用壽命的。現在會有一些階梯化治療的替代方案,比如病人有骨骼結構性的力線異常,在完全關節軟骨磨損之前,將骨骼進行糾正,叫截骨術。轉移瞭負重的力線,使偏移的磨損變成均勻一致的磨損,同時減輕瞭局部磨損,過度用力的增加,相當於減輕體重。有研究表明,如果是膝關節內翻的病人,在軟骨沒有完全磨壞之前,將關節的承重力線磨到關節的外方,可以減少內側的應力在80%以上,也就意味著100公斤的病人,經過手術之後,可以使內側承擔的壓力減輕瞭160斤,這是一個非常好的解決方案。比如一些年輕的病人,隻是膝關節的前內側或者外側的磨損。可以通過關節置換的方式,既減輕瞭關節的疼痛,又保留瞭大部分關節功能,同時又可以通過微創來進行治療,病人術後恢復很快。而且這種關節還可以使用非常長的時間,有可能不再需要換關節的治療。

黃土湯功效與作用 6歲兒童最近頻繁打嗝怎麼回事 什麼是高級別上皮內瘤變 心臟病手術能多久能出院? 骨肉瘤與尤文肉瘤的區別? 兒童濕疹需要怎麼消除
热门文章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