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種植環境和基礎條件
目前我國進行有機農業產品的種植都需要針對產品的種植環境(主要指土壤和大氣)、種植應用水源等基礎條件進行有機環境檢測,通過相關單位的科學監測,能夠保證種植環境和基礎條件中不含有農藥殘留以及化學物質污染,避免在生物循環體系中影響有機農業產品的品質。
2、選用優良品種或者種苗
進行有機農業產品種植需要保證品種的品質,其能夠對種植環境有較強的適應能力,品種的選擇應當符合本地的自然條件和氣候特征,有機種植需要減少生物制劑的使用,因而種子或者種苗還需要針對病蟲害具有一定的自身抵抗力,能夠具有較高的自愈性和活性。在播種之前需要對種子進行栓選,盡量避免不合格種子的應用,有必要的情況下,可以對種子進行提前育苗工作,進而保證種子的成活率。
3、采用輪作、立體種植等多樣種植方式
有機農業種植對於土壤的要求較高,有些種植區域的土壤環境可能在初始階段不具備種植有機產品的條件,因而可以采用作物輪種的方式對土壤環境進行改良,增強土壤的肥力和通透性,在土壤監測符合有機種植條件之後,再進行產品種植。種植周期結束之後,需要及時對作物殘莖、根等物質移除,減少次年種植過程中病蟲害發生幾率。有機種植方式的產品產量與傳統種植方式具有一定的差距,種植戶可采用作物套種的方式進行立體種植,能夠有效提高種植收益,還能夠通過植物根跡之中攜帶的不同微生物物質,減少病蟲害現象,有機立體養殖技術已經在全國諸多區域得到應用和推廣。
4、有機農業種植施肥技術
有機農業種植的施肥環節也是關鍵環節,選用的肥料主要為生物菌肥以及各種有機肥料,禁止應用人工化學合成肥料,種植戶可以選用人畜糞便、秸稈還田肥料,也可以自行進行微生物酵素的制作,增強土壤的微量元素含量,保證作物的生長需求,其中生物有機肥料是應用較為廣泛的有機肥產品。在產品種植之前進行土壤翻耕時,便需要進行底肥的使用,保證作物在生長初期的肥料供應,在作物生長到一定程度之後,還需要進行追肥,或者施用有機葉面肥,保證作物繼續生長的肥力供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