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為自己畫好像:故事裡有一傢五口,父母和三個孩子,父親控制整個傢庭,他為全傢人的生活定下鐵律,傢人必須生活在遠離城市的宅院裡,不得外出,而他是唯一一個可以自由出入的人,最重要的是,他發明瞭一套語言,把這套語言灌輸給孩子,塑造他們對社會的認知,例如把橘子叫做蘋果,把大海解釋為沙發。但隨著孩子逐漸長大,以及外來者的入侵,他們的封閉世界逐漸被打破。
現實中有類似的故事。一個男人,因為在社會上受挫,就把自己的兩個孩子關在傢裡,由自己教育。終於有一天,孩子被解救出來重返社會,重新進入學校,他們被一個生活細節驚醒瞭,同樣吃蘋果,同學是把蘋果切成片來吃的,而他們的父親告訴他們,蘋果隻能啃著吃。
我們也是這樣被塑造出來的,被社會,被傢庭,被封閉和半封閉的環境,被父母有限的認知塑造的。這種封閉生活,還有被強化的趨勢。以前的社會,傢庭是半開放的,父母的權威還是有可能會被打破的,孩子有更多機會瞭解別人的生活。父母要打孩子,隔壁鄰居就看不過眼瞭,他會說,啊,不能打小孩,要跟小孩好好說話,然後小孩就會知道,哦,打孩子是不對的。但隨著傢庭越來越原子化,越來越封閉,瞭解別人生活的機會,越來越少瞭。你已經沒有機會知道,別人傢的父母是不是打孩子瞭。
如何為自己畫好像?如何知道自己是什麼樣的人,是被哪些因素塑造的,這些因素裡,哪些是正常的,哪些是不正常的,哪些是需要糾偏的,哪些是需要舍棄的,都要從現在開始。
去瞭解別人,去觀察別人,去看社會新聞,去看看別人生活的每一個細節。把別人當鏡子,不要對別人和自己的不同,哪怕是吃蘋果的方式,脫毛衣的方式,說話的方式,甚至習慣性的動作,身上的氣味,不下任何結論,不急於肯定或者否定。而是去理解它們的來龍去脈,去理解他們為什麼成為他們,而自己如何成為自己。讓自己知道父母的更多樣貌,傢庭的更多樣式,蘋果的更多吃法。
有瞭這些坐標,有瞭鏡子,有瞭對照,你才可以為自己畫像。自己為什麼會這樣吃蘋果,自己對世界有哪些認識,這些認識的根源是什麼。
知道之後,如何塑造自己?如何讓自己的畫像,變得更好?把自己當人工智能來訓練吧。你讀的每一本書,瀏覽的每一個網頁,看的每一個電影,吃的食物,穿的衣服,你選擇的朋友,你說話的方式,都在成為你。都在吸引更多的書、網頁、朋友,在向它們發出訊息,讓它們走在奔向你的路上。而最終,你才能成為你想描繪的那個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