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要瞭解魚情,不要急於投餌下鉤。鯽魚生長繁殖能力較強,小到溝河、坑塘,凡是有魚的地方,都有鯽魚的蹤跡,但又並不是處處都有大鯽可釣。因此,每到一處新的水域(釣場),都不要急於投餌下鉤。俗話說“磨刀不誤砍柴工”,垂釣也是同樣道理,找準瞭大鯽所在的區域,再選點打窩垂釣,往往才能事半功倍。
2、選擇好天氣垂釣,不要選擇溫度偏低的寒潮期間出釣。早春釣大鯽,要釣暖釣陽,選擇氣溫較高,或寒潮過後,氣溫回升並趨於穩定,偏南風1~3級的天氣。釣點應選擇在避風向陽之處下鉤。一般上午8點半至下午16點這段時間較佳。由於陽光的照射,無風(小風)向陽的水域(尤其是近岸的淺灘)水表溫度漸漸上升,鯽魚會尋溫從深水處遊到陽光充足,水溫較高的淺灘處活動覓食,若在此處投餌垂釣定能如願。
3、鉤組要靈敏,不要選用重墜粗線大鉤組。眾所周知,鯽魚生性膽小,索餌小心謹慎。在釣鯽活動中盡量不要選用重墜、粗線大鉤釣組。在拉力值允許的情況下,選用的線越細越好;魚鉤選鋼性足、彈性韌性好、鉤體細、鉤尖鋒利的小鉤。墜要輕,浮漂用散子漂或立漂皆可。散子漂可根據釣者的視力和愛好,每副線上穿5~7粒漂,鉤組的最佳組合為鉤墜距離2~3厘米(朝天鉤亦可),鉤掛餌,沉入水下時鉤背剛好觸底,鉛墜懸於水中,水面浮兩粒,第3粒浮於水表(半沉半浮)。這種組合很靈敏,鯽魚吞鉤時無需用力抬頭,就能牽動浮漂動作。
4、餌料要備足,不能隻帶單一品種。雖然一般來說深秋至早春氣溫偏低,鯽魚喜葷餌,炎熱盛夏愛吃素食,但也常有所不同,或出現反常現象,隻有多備幾種餌料,才能應對不時之需。
5、方法要靈活些,不能“認死理”。初春氣溫雖已漸漸回升,但氣溫不太正常,有時一天之中溫度相差七八度。而魚兒的活動、攝食跟氣溫變化有關。溫高活躍,覓食積極,溫低它又潛回深水或草叢中,根據這些情況和特點,應註意臨場應變,隨著氣溫和魚情的變化而變化。一般中午前後3~4個小時找氣溫高的近岸淺灘、水草植物邊、障礙物旁窩點水深40~80厘米,或溫度偏低時水深在80~120厘米處做釣點,還要本著餌找魚的原則方能釣獲多。水底較平,近邊無草,魚情較好可用臺釣法,上魚更快;如不具備條件,則用傳統釣法效果更佳。
關於初春鯽魚上浮怎麼釣的相關內容小編就介紹到這裡瞭,相信大傢對此有瞭一定的瞭解,希望對大傢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