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路德維希·凡·貝多芬(德語:Ludwig van Beethoven,1770年12月16日-1827年3月26日),是一位集古典主義大成的德意志古典音樂作曲傢,也是一位鋼琴演奏傢、指揮傢,維也納古典樂派代表人物之一。
貝多芬出生在德國波恩,祖籍佛蘭德,自幼跟從父親學習音樂,很早就顯露瞭音樂上的才華,八歲便開始登臺演出。
他一共創作瞭9首編號交響曲、35首鋼琴奏鳴曲(其中後32首帶有編號)、10部小提琴奏鳴曲、16首弦樂四重奏、1部歌劇、2部彌撒、1部清唱劇與3部康塔塔,另外還有大量室內樂、藝術歌曲與舞曲。這些作品對音樂發展有著深遠影響。在東亞,貝多芬被尊稱為“樂聖”。
2、米開朗基羅(Michelangelo Bounaroti,1475.3.6-1564.2.12),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偉大的繪畫傢、雕塑傢、建築師和詩人,文藝復興時期雕塑藝術最高峰的代表。
1475年3月6日生於佛羅倫薩附近的卡普萊斯(卡波熱斯),父親是當地的一名法官,脾氣爆烈,但是懼怕上帝。母親在米開朗琪羅六歲的時候就死瞭。
他13 歲進入佛羅倫薩畫傢基爾蘭達約(Ghirlandaio)的工作室,後轉入聖馬可修道院的美第奇學院作學徒,在那兒他接觸到瞭古風藝術的經典作品和一大批哲人學者,並產生瞭崇古思想。時興的新柏拉圖主義和受到火刑懲處的多名我會教士薩伏那洛拉給瞭他一生最重要的影響。
米開朗基羅最初本無意做一位畫傢,他的志向是成為一位雕刻傢,並且隻在意雕而不在意塑:像人們掙脫自己的肉體束縛一樣,獲得存在的形式。這正是新柏拉圖主義的教條。
3、列夫·尼古拉耶維奇·托爾斯泰1828年9月9日(儒略歷8月28日)—1910年11月20日(儒略歷11月7日))俄國小說傢、評論傢、劇作傢和哲學傢,同時也是非暴力的基督教無政府主義者和教育改革傢。
他是在托爾斯泰這個貴族傢族中最有影響力的一位。托爾斯泰著有《戰爭與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和《復活》這幾部被視作經典的長篇小說,被認為是世界最偉大的作傢之一。高爾基曾言:“不認識列夫·托爾斯泰者,不可能認識俄羅斯。”1910年11月20日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