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竹種植方法 楠竹的繁殖方法有幾種

楠竹種植方法 楠竹的繁殖方法有幾種

1、選地選時:

(1)圃地選擇及整地。

無論采取何種育苗方法,均以沙壤土、壤土成活率最高,長勢最好。故宜選土壤肥沃濕潤、排水良好、土質松軟、靠近造林地和水源、交通方便、地勢平緩的坡地。深耕25~30厘米,揀凈石塊和草根,碎土耙平。基肥用氮、磷、鉀比為5:3:2的復合肥與土壤混勻,有條件的地方,可多施人畜肥(每畝地100挑,一挑約30~40公斤)。深溝高床,苗床寬1、2~1、4米,溝深20厘米,寬40厘米。

(2)育苗下種季節。

無性繁殖(如扦插)育苗以母竹即將抽發新葉時為最好,一般在2月中旬至4月初為宜。播種育苗隨采隨播,或將種子經凈種後置於幹燥密封的低溫(0℃~5℃)環境中貯藏,待第二年春季播種。

2、育苗:

(1)播種育苗:本方法主要適宜產種的散生竹及部分叢生竹,現以楠竹播種育苗為例予以介紹。

種子處理。播種前先用清水洗去拌種藥粉,浸泡半小時後,再用0.3%高錳酸鉀消毒2~4小時,再用清水洗凈後即可播種。播種前可催芽,即在溫室內用濕沙拌種,經常灑水翻動,等種子露白後播種,可以提高圃地發芽率,提早出苗和分蘗。

播種方法。楠竹種子條播、撒播、穴播均可。穴播種子用量少,竹苗分佈均勻且生長整齊,管理也方便,是通常應用的方法。在床面按30~40厘米株行距開穴,穴徑5~6厘米,深2~3厘米,每穴點播種子8~10粒,用火燒土或細土覆蓋,以不見種子為宜。蓋草淋水,註意保濕和防止鳥鼠等為害。

苗期管理。揭草分2次,大部分播種穴出苗後,揭去一半;再經7~l0天全部揭除,將揭草移放苗行間。揭草後架棚遮陰,棚高50~60厘米,早蓋晚揭,高溫季節後,逐步減少遮陰時間,白露前後,全部揭除。

播種後至出苗期要保持苗床土壤濕潤,但澆水不能過多,否則會引起苗床板結。夏季高溫幹旱期,可采用溝灌降溫、抗旱。雨季苗圃地積水,要及時排澇。在竹苗周圍覆蓋一層谷殼、麥殼、草節、木屑等,既能抗旱,又能減輕雨後竹苗沾泥。

移苗補苗又稱勻苗。將每穴多餘竹苗移植到缺苗穴中,每穴1~3苗。移苗宜在幼苗葉3~5片和分蘗前的陰雨天進行,隨起隨栽,要求苗根舒展,深淺適宜(比原土壤深約0.5厘米),澆定根水,再覆一層松土。

(2)分枝、節育苗:本類方式育苗是叢生竹的主要繁育方法,現分別給予介紹。

分枝育苗。在2年生以上的母竹幹上,選擇l年生的主枝或次生枝,其枝條蔸部有一些明顯突出根點的即為合格枝,用利刀從下往上平竹幹切下枝條,留節2~3個,剪去枝梢,最上節保留側枝一節,把切下的枝條浸在水中或放在陰涼處淋水保濕,到圃地後在已整好的苗床上按溝距40厘米開溝,將枝蔸切口向下,按株距30厘米斜埋人溝中,入土深6~10厘米,留最上一節枝葉露出地面。蓋土踩實後淋水蓋草。每畝可育苗4000~5000株。

分節育苗。竹節節間切口帶蔸埋幹育苗選擇叢生竹林外緣l~2一年生健壯竹子作母竹,在基部找到母竹老竹幹柄與幹基連接點,用利刀砍斷,連蔸挖起,然滔取出母竹,砍去竹梢,保留12~l6_|個節,修剪過長的枝葉,在竹蔸彎曲方向相反的一側用細鋸在每一個節間鋸一個切口,深度為節間直徑的3/4,然後把母竹移人育苗溝中,使竹柄(煙頭嘴)朝下,節間切口向上,竹幹上的節芽向兩側,平放於溝中,再淋透水、蓋土。蔸部蓋土稍厚(10~15厘米)甩手壓緊不傷芽,幹部蓋土稍薄,馬耳形切口朝上露出地面。最後再蓋一層草以保濕潤。每畝可挖育苗溝l50~~180條。

3、苗期管理:

在整個育苗期間要保持土壤濕潤,並防積水。抽節或分蘗前要註意適當遮陰、澆水。苗床上要經常除草,做到“除早、除少、除瞭”,除草時註意不要傷幼苗、蘗苗或帶動根部。雨後、澆水或追肥後可適當松土。竹苗周圍淺松細松,行間深松、粗松,深度l~3厘米。結合除草松土要培土壅根,培土不宜太厚,以不露根為限,這樣既能抗旱,又可防止地表高溫灼傷分蘗芽。

基肥不足或竹苗生長不旺時需要進行追肥。按先稀後濃、少量多次的原則進行。幼苗開葉後,可用5%~l0%腐熟的清糞水提苗,進入分蘗期或出節後,可用10%~40%腐熟人畜糞等追肥,最後一次追肥,一般不得超過8月底。冬季(休眠期)停止施肥和灌溉。

茶幾適合擺放什麼植物 茶幾適合擺放的植物推薦 牛仔闊腿褲穿搭推薦 穿牛仔闊腿褲怎麼搭配 毀瞭一鍋粥的上一句 毀瞭一鍋粥前面是什麼 怎樣鑒定黃花梨 什麼是黃花梨 香蕉雞蛋羹的傢常做法 香蕉雞蛋羹怎麼做 三伏貼貼在什麼位置 三伏貼簡介
热门文章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