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電競是可以掙錢的。
2、內容授權:在體育領域,內容授權處於金字塔塔尖,是吸金利器。之前電競領域內容授權並沒有那麼受重視。現在產業火爆瞭,內容授權隨即凸顯出來。以騰訊為例,在目前重要的版權營收中,《英雄聯盟》LPL、《王者榮耀》KPL兩大賽事的年度版權收益都超過1億元。
3、媒介平臺:電競領域,內容與媒介可謂是相互成就,電競直接推動瞭直播平臺的第一次快速發展。以直播為例,直播其實早在2008就已興起,彼時以秀場直播的形式為主。2012年,隨著《英雄聯盟》等電競遊戲的火爆,遊戲直播從傳統直播中分離成為一塊獨立的內容,鬥魚、虎牙等獨立遊戲平臺相繼成立,高價簽約電競明星成為瞭當時積攢平臺人氣的快速解決方案。
4、視頻主播:電競直播的火爆直接帶動瞭直播行業的粉絲經濟效應,用戶對於主播的依賴性強,且對喜愛的主播有較強的付費意願。同時,電競主播的收入來源也非常的多元化,包括平臺簽約費、虛擬道具分成、廣告推廣費用以及電商銷售等。在平臺扣除一部分用戶付費收入後,主播和公會會分享剩下的收入,主播往往能分到剩餘部分75%的收入。此外,直播+淘寶店已成為主播中一種普遍的變現模式,部分主播在積累瞭一定人氣後,淘寶店的年收入可達千萬元。
5、電競明星:職業選手的收入包括職業收入、直播平臺收入和其他收入,其中簽字費和日常工資是選手的主要收入來源,一線選手的簽字費可達200萬元/年。直播平臺的興起給瞭職業選手擴大影響力、增加收入的機會。並且選手退役後可以通過做直播來持續積累人氣,獲得高昂收入。由於近幾年遊戲直播平臺競爭激烈,主播身價也水漲船高。排名前10的遊戲主播身價均達到瞭每年千萬元以上,明星效應與造富效應凸顯。
6、賽事運營:前文提到,2017年中國電競用戶規模超過2.6億人,實現瞭翻倍的增長。龐大的電競人群基礎和產業規模,讓電競賽事逐漸靠攏成功體育賽事。賽事舉辦方著力打造全民化的,自有流量巨大的電競賽事超級IP,例如WCA,LPL,S聯賽等。
7、俱樂部運營:從傳統體育俱樂部來看,俱樂部的收入很大一部分來自於贊助。電競俱樂部也一樣,外設廠商,包括鼠標、鍵盤、顯示器、耳機等,因為和電競遊戲的高關聯性,是電競俱樂部最熱情的贊助商,此外一些汽車、快消品以及電商視頻網站等互聯網公司也可成為贊助商。目前我們也可以看到,國內知名電競俱樂部基本都有外設贊助商。
以上是關於電競掙錢的情況,其實從21世紀初至今,電競經歷較長的成長期,專註遊戲內容變現的一二線廠商依然將隨著娛樂消費升級的路線,跟隨行業的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