疹子 zhěn zǐ
詞語解釋:
麻疹。
[measles] 麻疹
分詞解釋:麻疹:
俗稱“痧子”。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傳染病。傳染性強,主要通過飛沫傳播,以五歲以下兒童多見。發病先有上呼吸道感染癥狀,發熱2-3日後,在口腔頰唇黏膜處可見細小點狀白色小斑(柯氏斑);發熱3-4日後,全身可出現皮疹,初為細小淡紅色斑丘疹,壓之褪色,可融合成片,皮疹出現高峰時,全身可高熱、咽痛、精神萎靡,甚至譫妄、抽搐等,此時常可並發肺炎、心肌炎、喉炎、腦炎等。
● 子 zǐ ㄗˇ
◎ 古代指兒女,現專指兒子:子女。子孫。子嗣。子弟(後輩人,年輕人)。
◎ 植物的果實、種子:菜子。瓜子兒。子實。
◎ 動物的卵:魚子。蠶子。
◎ 幼小的,小的:子雞。子畜。子城。
◎ 小而硬的顆粒狀的東西:子彈(dàn )。棋子兒。
◎ 與“母”相對: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輔音)。
◎ 對人的稱呼:男子。妻子。士子(讀書人)。舟子(船夫)。才子。
◎ 古代對人的尊稱;稱老師或稱有道德、有學問的人:孔子。先秦諸子。
◎ 地支的第一位,屬鼠:子醜寅卯(喻有條不紊的層次或事物的條理)。
◎ 用於計時:子時(夜十一點至一點)。子夜(深夜)。
◎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子爵。
◎ 附加在名詞、動詞、形容詞後,具有名詞性(讀輕聲):旗子。亂子。胖子。
◎ 個別量詞後綴(讀輕聲):敲瞭兩下子門。
◎ 姓。
● 疹 zhěn ㄓㄣˇ
◎ 皮膚上起的小顆粒,通常是紅色,多由皮膚表層發炎浸潤而起:濕疹。麻疹(亦稱“疹子”)。風疹。丘疹。皰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