鳴鴂 míng jué
詞語解釋:
即鵜鴂。一名杜鵑。三月即鳴,至夏不止。常用以比喻春逝。
分詞解釋:不止:
1.不停。
2.不僅;不限於。
鵜鴂:
鳥名。即杜鵑。《楚辭.離騷》:“恐鵜鴂之先鳴兮﹐使夫百草為之不芳。”王逸註:“鵜鴂﹐一名買?﹐常以春分鳴也。”一說鵜鴂與杜鵑為兩種鳥。洪興祖補註:“按《禽經》雲:嶲周﹐子規也。江介曰子規﹐蜀右曰杜宇。又曰:鶗鴂鳴而草衰。註雲:鶗鴂﹐《爾雅》謂之鵙﹐《左傳》謂之伯趙。然則子規﹑鶗鴂﹐二物也。”
杜鵑:
杜鵑1鳥,身體黑灰色,尾巴有白色斑點,腹部有黑色橫紋。初夏時常晝夜不停地叫。吃毛蟲,是益鳥。多數把卵產在別的鳥巢中。也叫杜宇、佈谷或子規。 杜鵑2 [dùjuān]
①常綠或落葉灌木,葉子橢圓形,花多為紅色。供觀賞。
②這種植物的花。‖也叫映山紅。
三月:
1.格裡歷(即陽歷)每年的第三個月。
2.農歷(陰歷)每年的第三個月,第三個朔望月。
3.三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