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耳 sān ěr
詞典解釋:
1.傳說隋董慎被冥府追為右曹從事,召常州秀才張審通掌書記。慎令為判,申天府。有黃衫人持天符雲,所申不當。慎怒,以方寸肉塞其耳。審通再判之,後有天符來雲,甚允當。慎喜,命左右割去耳肉,令一小兒擘為耳,安於額上,曰:“塞君一耳,與君三耳,可乎?”後審通復活,覺額癢,湧出一耳,尤聰。時人笑曰:“天有九頭鳥,地有三耳秀才。”後即以此為典,謂人聰明穎悟,異於往常。
2.謂兩耳之外別有一耳,主聽。為先秦名傢詭辯論題之一。
分詞解釋:先秦:
指秦代以前的歷史時期。從遠古起,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全國為止。一般用以指春秋、戰國時期。
天符:
1.天的符命。
2.謂天廷的詔命。
穎悟:
聰慧;悟性強:天資穎悟|穎悟超群|自幼穎悟|穎悟非常。
小兒:
1.小孩子。
2.小兒子。
3.謙稱己子。
4.泛稱子侄。
5.舊時指為皇傢或軍隊服役的人。
6.對人的蔑稱。
7.指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