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識一丁 bù shí yī dīng
詞典解釋:
形容一個字也不認識。
[do not know the simplest character;be completely illiterate] 不識一個字。形容人不識字或文化水平低
他財產萬千,而目不識一丁
分詞解釋:認識:
①認得;相識:我認識他|認識的人告訴我說。
②懂得;理解:通過學習,我認識瞭這個道理。
③人腦對客觀世界的反映。包括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社會實踐是認識發生和發展的基礎,是檢驗認識正確與否的唯一標準,也是認識的目的。
一丁:
1.一個成年男子。
2.《舊唐書.張弘靖傳》:“今天下無事,汝輩挽得兩石力弓,不如識一丁字。”宋吳曾《能改齋漫錄.辨誤三》:“竇蘋《唐書音訓》雲:‘丁恐當作個。’予嘗以竇說雖當﹐而無所據。偶讀孔毅父《續世說》﹐引宏靖曰:‘汝曹能挽兩石弓﹐不若識一個字’﹐乃作此個字。因知個誤為丁﹐無可疑者。”“丁”與“個”形近﹐故誤。後因謂不識字或學極淺陋者為不識一丁。
3.一枚釘子。
不識:
1.不知道,不認識。
2.西周刑法中三種可寬恕的條件之一。指誤殺。
一個:
1.表數量。單個。用於人和各種事物。
2.整個。
3.用在動詞和補語之間,表示程度。
4.跟名詞﹑動詞結合,用在謂語動詞前,表示快速或突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