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字碑 wú zì bēi
詞典解釋:
1.指泰山登封臺下無字的石碑。據傳為秦始皇所立。宋晁補之《謁岱詞即事》詩:“初疑無字碑,瑩潔誰敢文。又怪玉女井,鳥絶何由奫?”明謝肇淛《五雜俎.地部二》:“秦始皇泰山立無字碑,解者紛紜不定。或以為碑函,或以為鎮石,或以為欲刻而未成,或以為表望,皆臆說也。”一說為漢武帝所立。
2.陜西幹縣唐高宗李治﹑皇後武則天合葬幹陵陵區有武則天無字碑。
3.指為功業隆重或德行穢敗而難以文字狀述者所立的沒有文字的碑。明胡侍《真珠船.無字碑》:“《劉賓客嘉話録》雲:東晉謝太傅墓碑,但樹貞石,初無文字,蓋重難制述之意也。此說亦通。”清梁紹壬《兩般秋雨盦隨筆.沒字碑》:“謝太傅墓碑無字,偉績豐功不勝記也;秦太師墓碑無字,穢德醜行不屑書也。”後亦用以為典,謂豐碑自在人們心中。
4.對標格清峻而不為文章或少識文字者的謔稱。
分詞解釋:即事:
對眼前的事物、情景有所感觸而創作:即事詩。
封臺:
舊指戲館年終停演。
登封:
登山封禪。指古帝王登泰山祭天祭地。晁補之:
晁補之(1053-1110)北宋文學傢。字無咎,濟州巨野(今屬山東)人。元豐年間進士。歷任著作佐郎、吏部員外郎、禮部郎中兼國史編修。為“蘇門四學士”之一。有《雞肋集》、《晁氏琴趣外編》。
臺下:
1.臺榭的下面。
2.古時對人的尊稱。
3.謂政治舞臺之下﹐即不執政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