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符 bīng fú
詞語解釋:
1.古代調兵遣將用的一種憑證。
2.借指兵權。
3.兵書﹐兵法。
(1) [commander's tally]∶古時調遣軍隊的憑證
嬴聞 晉鄙之兵符常在王臥內。——《史記.魏公子列傳》
(2) [book on the art of War]∶兵書
天遣玄女下,受 黃帝兵符,伏 蚩尤。——《史記.五帝本紀》
分詞解釋:兵書:
中國古代對論述兵法的著作的稱謂,後成為軍事著作的通稱。《漢書.藝文志》著錄古兵書五十三傢、七百九十篇、圖四十三卷。歷代兵書從內容上可分為兵法、兵略、訓練、陣法、兵制、兵器、城守、軍事地理、名將傳等類。現存最早的完整兵書是《孫子兵法》。
兵法:
中國古代指治軍用兵的原則和方法。包括戰略戰術和治軍理論等。研究兵法的學者稱為兵傢,代表人物有孫武、吳起、孫臏、尉繚、韓信等。論述兵法的著作稱為兵書,故“兵法”一詞往往與“兵書”通用。調兵遣將:
調動兵力,派遣將領。泛指調動安排人力。
兵權:
1.用兵的權謀;計謀。
2.掌管和指揮軍隊的權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