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薣 lóng gǔ
詞語解釋:
葒草。
分詞解釋:
● 草 cǎo ㄘㄠˇ
◎ 對高等植物中除瞭樹木、莊稼、蔬菜以外的莖幹柔軟的植物的統稱;廣義指莖幹比較柔軟的植物,包括莊稼和蔬菜:青草。野草。茅草。水草。花草。草鞋。草堂(茅草蓋的堂屋,舊時文人以此自稱山野間的住所,有自謙卑陋的意思)。草原。草坪。草行露宿。草菅人命。
◎ 特指用作燃料、飼料的稻麥之類的莖葉:草料。柴草。稻草。
◎ 粗糙,不細致:草率(shuài )。草鄙(粗野樸陋)。草具(粗劣的食物)。
◎ 漢字的一種書體:草書。草字(亦為舊時謙稱自己的別名)。章草(草書的一種,筆畫保存瞭一些隸書的筆勢,因其最初用於奏章,故名“章草”)。狂草。草體(a.指漢字草書;b.拼音文字的手寫體,有大草、小草之分)。
◎ 打稿子,亦指稿子;引申為初步的,非正式的:草擬。草詔(為皇帝草擬詔書)。
◎ 荒野,原野,引申為在野的、民間的:草野。草莽。草寇。草賊。
◎ 雌性的(用於某些傢畜、傢禽):草雞。
● 葒(葒) hóng ㄏㄨㄥˊ
◎ 〔葒草〕一年生草本植物,莖高達三米,葉大,長卵形而尖,莖葉都帶紅色,生密毛,夏季開粉紅色花,可供觀賞。果黑色,可入藥。亦稱“紅草”、“水葒”、“蘢古”。
◎ (葒)
● 龍(龍) lóng ㄌㄨㄥˊ
◎ 傳說中的一種長形、有鱗、有角的神異動物,能走,能飛,能遊泳,能興雲作雨:龍舟。龍燈。龍宮。龍駒(駿馬,喻才華出眾的少年)。畫龍點睛。龍蟠虎踞。
◎ 古生物學中指一些巨大的有四肢有尾或兼有翼的爬蟲:恐龍。
◎ 封建時代用作皇帝的象征,或稱關於皇帝的東西:龍顏。龍體。龍袍。
◎ 姓。
● 薣 gǔ ㄍㄨˇ
◎ 〔蘢薣〕即“葒草”,一種水草,果入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