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弢 fú tāo
詞語解釋:
仆倒在弓套上。《左傳.成公十六年》:“王召養由基﹐與之兩矢﹐使射呂錡。中項﹐伏弢。以一矢復命。”《國語.晉語九》:“鄭人擊我。吾伏弢衉血﹐鼓音不衰。”韋昭註:“弢﹐弓衣也。”後以指為國捐軀或浴血奮戰。
分詞解釋:成公:
復姓。本姬姓,衛成公之後。三國魏有成公英,晉有成公綏。見《通志.氏族五》。
中項:
在三段論的兩個前提中都出現的共同概念。它作為小項和大項的中介,把兩者聯系起來,從而推出結論。
國語:
①指本國人民共同使用的語言。在我國是漢語普通話的舊稱。
②舊時指中小學的語文課。
養由:
春秋善射者楚臣養由基的省稱。為國捐軀:
捐:獻;軀:身體,指生命。為國傢犧牲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