邏些 luó xiē
詞語解釋:
藏語的音譯。吐蕃的都城。即今西藏自治區拉薩市。
分詞解釋:西藏自治區:
簡稱“藏”。在中國西南部。面積122.84萬平方千米。人口約235萬(1995年),是中國人口最少的省級行政區。居民以藏族為主體。1965年建立自治區。首府拉薩。地處青藏高原,海拔一般在4000米以上,氣候高寒。雅魯藏佈江橫貫南部。河谷地區水熱條件較好。水能、太陽能充沛,地熱能居全國首位。中國主要牧區,盛產綿羊,犛牛為特有牲畜。藏東南是重要林區。經濟以農牧業為主。主要作物有青稞、小麥等。
吐蕃:
公元七至九世紀,我國古代藏族所建政權。據有今西藏地區全部,盛時轄有青藏高原諸部,勢力達到西域﹑河隴地區。其贊普松贊幹佈﹑棄隸縮贊先後與唐文成公主﹑金成公主聯姻,與唐經濟文化聯系至為密切。吐蕃政權崩潰後,宋﹑元﹑明史籍仍習慣沿稱青藏高原及當地土著族為吐蕃,一作吐番。元中統間改稱烏斯藏。
音譯:
1.猶消息;情報。
2.把一種語言的語詞用另一種語言中與它發音相同或近似的語音表示出來。拉薩市:
西藏自治區首府。在區境中部、拉薩河中遊。為中國歷史文化名城。向為西藏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1960年設市。人口13.4萬(1995年)。川藏、青藏、拉亞(東)、拉樟(木)等公路交會於此。全年無霧,光照充足,有“日光城”之稱。公元7世紀,吐蕃王松贊幹佈在此修建佈達拉宮,還有大昭寺、羅佈林卡、藥王山、哲蚌寺、色拉寺等名勝古跡。有西藏大學等高等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