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暫性腦缺血發作 TIA

短暫性腦缺血發作 TIA

短暫性腦缺血發作 TIA

短暫性腦缺血發作 TIA百科

短暫性腦缺血發作指某一區域腦組織因血液供應不足導致其功能發生短暫的障礙,簡稱TIA.

短暫性腦缺血發作 TIA

短暫性腦缺血發作 TIA

短暫性腦缺血發作 TIA病因

本病多與高血壓動脈硬化有關,其發病可能有多種因素引起.

(一)微血栓:頸內動脈和椎一基底動脈系統動脈硬化狹窄處的附壁血栓、硬化斑塊及其中的血液分解物、血小板聚集物等遊離脫落後,阻塞瞭腦部動脈,當栓子碎裂或向遠端移動時,缺血癥狀消失.

(二)腦血管痙攣:頸內動脈或椎一基底動脈系統動脈硬化斑塊使血管腔狹窄,該處產生血流旋渦流,當渦流加速時,刺激血管壁導致血管痙攣,出現短暫性腦缺血發作,旋渦減速時,癥狀消失.

(三)腦血液動力學改變:頸動脈和椎一基底動脈系統閉塞或狹窄時,如病人突然發生一過性血壓過低,由於腦血流量減少,而導致本病發作;血壓回升後,癥狀消失.本病多見於血壓波動時易出現本病發作.此外,心律不齊、房室傳導阻滯、心肌損害亦可使腦局部血流量突然減少而發病.

(四)頸部動脈扭曲、過長、打結或椎動脈受頸椎骨增生骨刺壓迫,當轉頭時即可引起本病發作.

短暫性腦缺血發作 TIA

短暫性腦缺血發作 TIA

短暫性腦缺血發作 TIA症状

60歲以上老年人多見,男多於女.多在體位改變、活動過度、頸部突然轉動或屈伸等情況下發病.

(一)頸動脈系統的TIA較椎一基底動脈系統TIA發作較少,但持續時間較久,且易引起完全性卒中.最常見的癥狀為單癱、偏癱、偏身感覺障礙、失語、單眼視力障礙等.亦可出現同向偏盲及昏厥等.

(二)椎基底動脈系統TIA較頸動脈系統TIA多見,且發作次數也多,但時間較短.主要表現為腦幹、小腦、枕葉、顳葉及脊髓近端缺血.神經缺損癥狀,常見為眩暈、眼震、站立或行走不穩、視物模糊或變形、視野缺損、復視、惡心或嘔吐、聽力下降、球麻痹、交叉性癱瘓,輕偏癱和雙側輕度癱瘓等.少數可有意識障礙或猝倒發作.

短暫性腦缺血發作 TIA

短暫性腦缺血發作 TIA

短暫性腦缺血發作 TIA检查

本病臨床表現具有突發性、反復性、短暫性和刻板性特點,診斷並不難.須與其它急性腦血管病和其它病因引起的眩暈、昏厥等鑒別,後者可參閱第12章有關章節.

短暫性腦缺血發作 TIA预防

短暫性腦缺血發作的出現說明顱內某小動脈管微栓塞、血流量降低局部腦組織發生缺血而出現臨床上的肢體麻木無力、頭暈等癥狀,後因腦血管自身的調節等原因短時間腦缺血改善,癥狀消失.醫學研究認為這種腦內小動脈的狹窄是由於從硬化的動脈內膜或心臟內膜上脫落的破碎小塊物或頸部動脈粥樣硬化斑脫落隨血流到腦內小動脈或腦動脈本身硬化後所引起.如果上述原因不解除,短暫性腦缺血發作就會再發甚至完全堵塞該動脈而引起大中風.因此其治療不僅是治療本病,而且對於預防大中風的發生是十分重要的.

活血素口服液對改善微循環效果好,阿司匹林和力抗栓被認為是目前有效的抗血小板藥,對該病的治療有效;潘生丁可與阿司匹林合用;抗凝劑可用於短暫性腦缺血發作的治療,但有引起嚴重出血的危險,需要醫生的隨訪和實驗室的監測;低分子右旋糖酐有降低血粘度、改善微循環等作用,在臨床上應用較為普遍.患有高血壓的短暫性腦缺血發作患者,在用降壓藥時,切不可使用強力降壓藥使血壓急劇降低,而應使血壓緩慢降低並維持在21.3KPa(150-160mmHg)左右,血壓過低會引起大中風.對短暫性腦缺血發作患者施行血管手術治療在國外已十分普遍,主要包括:狹窄的頸動脈內膜切除術、氣囊血管成形術、顱外頸內動脈搭橋術等.

短暫性腦缺血發作 TIA治疗

短暫性腦缺血發作西醫治療方法

短暫性腦缺血發作約有1/2~3/4患者在3年內發展為腦梗塞,經過治療可使短暫性腦缺血發作終止發作,或發作減少者占79.6%,不治療自動停止發作者僅占20.38%.因此,對短暫性腦缺血發作應當進行積極治療,降低血液粘稠度,調整血液的高凝狀態,控制和維持血壓在正常范圍內,終止和減少短暫性腦缺血發作,預防或推遲腦梗塞的發生.

1、抗血小板聚集治療

主要是抑制血小板聚集和釋放,使之不能形成微小血栓.此類藥物安全簡便,易被患者接受.常用腸溶阿斯匹林,50~100毫克,每日1次;潘生丁50~100毫克,1日3次.

2、擴溶治療低分子右旋糖酐及706代血漿具有擴溶、改善微循環和降低血液粘度的作用,常用低分子右旋糖酐或706代血漿500毫升靜滴,每日1次,14天為1療程.

3、抗凝治療若患者發作頻繁,用其他藥物療效不佳,又無出血疾患禁忌者,可抗凝治療.常用藥物肝素、雙香豆素等.如肝素可用超小劑量1500~2000μ加5%~10%葡萄糖500毫升靜滴,每日1次,7~10天為1療程.必要時可重復應用,療程間隔時間為1周,但在應用期間,要註意出血並發癥.

藻酸雙脂鈉是一種新型類肝素類藥物,能使纖維蛋白原和因子Ⅷ相關抗原降低,使凝血酶原時間延長,有抗凝,溶栓,降脂降粘的作用.可口服或滴服,口服50~100毫克,1日3次;靜滴2~4毫克加10%葡萄糖500毫升,20~30滴/分,10天為1療程,可連用2~3個療程.

4、擴血管治療可選用培他定、腦益嗪、西比靈、喜得鎮、卡蘭片等.常用劑量:培他定10毫克,每日3次;腦益嗪25毫克,每日3次;西比靈6毫克,每日兩次;喜得鎮3毫克,每日3次;卡蘭片5毫克,1日3次,口服.、

5、活血化瘀中藥丹參、川芎、桃仁、紅花等,有活血化瘀,改善微循環,降低血液粘度的作用,對治療短暫性腦缺血發作有一定作用,可選用.腦血管造影或多普勒證實有顱內動脈狹窄者,藥物治療無效時,可考慮手術治療.

短暫性腦缺血發作中醫治療方法

1.肝陽上亢型:以眩暈為主,伴耳鳴、頭痛且脹,或自覺頸項板樣僵硬,面色潮紅,性情急躁易怒,怒時暈痛加重,心煩少寐,多夢,口幹或苦,舌質偏紅,苔黃,脈弦數.

治療:平肝潛陽.方用天麻鉤藤飲加減:天麻15g(先煎),鉤藤15g(後下),天門冬15g,麥門冬15g,白芍20g,生龍骨30g,生牡蠣30g,牛膝15g,桑寄生15g,石決明30g(先煎),黃芩15g,夜交藤15g,菊花10g.若小便頻數,大便秘結者為肝膽熱盛,加龍膽草20g,大黃6g(後下).

按:此癥型多見中年人,體質壯實者.患者素體陽盛或長期憂慮惱怒,肝氣鬱滯,氣鬱化火,肝為風木之臟,而致風陽升動,肝陽上亢.此證主要責之於肝,肝體陰而運陽,肝之陽氣升發與疏泄是肝的正常生理功能,太過則為害.故在治療此證時不可一味重鎮降逆,適當配以柔肝、養肝、疏肝之品,而達到陰陽平衡的狀態.

2.肝腎陰虧型:眩暈而神疲健忘,耳鳴如蟬,甚則突然昏仆,昏不知人,短時即醒,雙目幹澀,視物昏花,甚則出現一過性眼盲,失明多夢,腰膝酸軟,手足心熱,口幹,舌紅少苔或無苔,脈沉細弦.治療:滋補腎陰.方用杞菊地黃湯加減:龜板30g,枸杞子10g,天門冬20g,菊花10g,白芍30g,懷牛膝15g,杜仲15g,桑寄生15g,熟地黃10g,山茱萸10g,茯苓15g,澤瀉lOg,山藥10g,砂仁6g(後下),甘草6g.若五心煩熱者加知母10g,黃柏10g.

按:此型多見於老年人,由於年老肝腎陰虧於下,而致陽亢於上,此病位在肝腎.宜滋補腎陰以潛陽,但滋陰藥有礙於脾胃,尤其老年人脾胃運化功能下降,故用藥時少佐行氣理脾之品.本證在急性期過後,平素可以杞菊地黃丸填補腎精,以預防其復發.

3.風痰阻絡型:頭暈目眩,或頭重如裹,甚則神志迷蒙,一側肢體發麻或沉重無力,或突然昏仆,少時而醒,平素嗜酒食甘,體肥,少氣懶言,嗜臥欲寐,口中黏膩不爽,胸膈滿悶,惡心,舌苔厚膩,脈弦滑.治療:祛風豁痰通絡.方用半夏白術天麻湯加減:半夏10g,白術10g,天麻15g,陳皮10g,茯苓10g,白芍10g,甘草6g,石菖蒲10g,竹茹10g,鬱金10g,僵蠶10g.若兼頭目脹痛,苔黃膩,脈滑數,加膽南星10g;黃芩10g;若體豐痰濕黏滯者,可加白芥子6g,皂角6g.

按:此型多見於形體肥胖,痰多濕重的患者.《丹溪心法》說:“無痰不作眩."本型主要責之於脾胃虧虛,雖以治痰濕為重,但用藥不要過於辛燥,過用辛燥則易損肝陰而引動肝風.在治療過程中,酌加疏肝理氣、柔肝熄風之品,同時囑患者少食肥甘厚味之品,進行合理的體育鍛煉.

4.氣虛血瘀型:眩暈動則加劇,或突然昏不知人,旋時即醒,或一過性肢麻不用,氣短乏力,心悸神疲,臥睡時口角流涎,手指麻木,肢體疼痛,夜間尤甚,諸癥遇勞加劇,舌紫暗,脈沉細澀.

治療:益氣活血通絡.用補陽還五湯加減:黃芪30g,當歸20g,川芎10g,赤芍10g,地龍12g,全蠍6g,石菖蒲15g,鬱金10g,水蛭1.5g(研末沖服),甘草6g.若脈弦者,去黃芪加懷牛膝15g,龜板20g(先煎),白芍20g.按:本型多見於體質較差的老年患者,年老體衰,氣血虧損,津血不能正常運行,而致痰、瘀內生.《景嶽全書》日:“無虛不作眩,當以治虛為主."治療時當重用黃芪(可用至60~100g)、當歸益氣養血活血,氣充血盈,脈絡通利,則諸證自愈.益氣之品多性溫而內守,若非氣虛之證不可用此方.臨床中此型患者多兼有便秘,若臨廁努責,易出現變證,尤應註意.分析其便秘的原因多因氣虛傳導無力,血虛腸中津枯所致,以補中益氣丸合潤腸木瓜丸加當歸、何首烏治之即可,而不必重用瀉劑,反致氣血更虧.

短暫性腦缺血發作 TIA饮食

患者飲食宜忌

患者可多吃活血的食物:茄子,柿子,藕,空心菜,黑木耳,桃子等.

患者應禁煙戒酒,少吃辛辣刺激食物.低鹽少糖飲食.

短暫性腦缺血發作 TIA并发症

並發偏側舞蹈病.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小兒卡肺囊蟲肺炎 小兒肺孢子蟲性肺炎 小兒間質性漿細胞肺炎 小兒卡氏肺孢子蟲肺炎 小兒卡氏肺囊蟲性肺炎 血管損傷 上肢血管損傷 血管炎 天柱倒 老年膽石病 老年膽石癥 老年人膽石病 急性胰腺炎 K85.X07 胰腺炎 胰癉 久瘧
热门文章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