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瘤
脂肪瘤百科
脂肪瘤(lipoma)是起源於脂肪組織的一種良性腫瘤.瘤周有一層薄的結締組織包囊,內有被結締組織束分成葉狀成群的正常脂肪細胞.有的脂肪瘤在結構上除大量脂肪組織外,還含有較多結締組織或血管,即形成復雜的脂肪瘤.全身任何部位的脂肪組織均可發生,但很少發生惡變.臨床上常見發生於肩、背和臀部的皮膚下面.體積較大時需要手術治療.較常見,多見於中年人(50~60歲).
脂肪瘤
脂肪瘤病因
一、發病原因
病因不明,少數病人有傢族史或生後即有.多數學者認為與炎癥刺激致結締組織變性,組織內纖維小梁的腺管周圍脂肪浸潤或由於組織的淋巴供應和血液循環發生障礙,導致脂肪組織沉積有關.還有人認為脂肪瘤的發病與腦垂體前葉性腺激素的分泌有關.另外還有人認為本病的發病與先天性發育不良,全身脂肪代謝障礙以及腸營養不良所致,但證據尚不充分.
二、發病機制
病變位於真皮深層、皮下層,呈球形、結節狀或分葉狀外觀.瘤體主要由成熟的脂肪細胞構成,包膜菲薄而完整.纖維組織由包膜向瘤體內分佈纖維性間隔,形成小梁分支,將瘤體分隔成大小不等、比正常脂肪小葉為大的小葉,切面淺黃色、質軟,脂肪油膩狀.小梁內可見血管分佈,毛細血管隨小梁分支而進入瘤體.瘤體的血管分佈常不均勻,在瘤體表面或一側的血管較多.
當纖維組織增多達瘤體切面一半左右,即稱纖維脂肪瘤.若血管成分增多達瘤體切面一半左右,則稱血管脂肪瘤.
鏡下可見毛細血管內皮細胞增生,管腔狹窄,有時伴血栓形成.瘤細胞大小、形態,類似正常脂肪細胞,有時可見灶性黏液變性.該區域出現泡沫細胞、小星形細胞、梭形細胞伴基質黏液樣,稱為黏液脂肪瘤.腫瘤偶見出血、壞死、鈣化、液化或黃色瘤樣變.
遺傳學方面研究示本病與12q、6p、13q染色體改變有關.
脂肪瘤
脂肪瘤症状
一般的脂肪瘤,有經驗的醫生,幾乎都能做出明確診斷,一般的外科醫生也可以做到70%-80%的準確診斷率.
表現為單個和多個皮下局限性腫塊,或與血管球瘤並存,除腫瘤較大影響局部動作,或因壓迫神經而引起疼痛外,一般無自覺癥狀,極少惡變.
1.可發生於任何部位
病變好發於頸,肩,背和腹部,亦可見於腹膜後和內臟,最常見於頭,頸,臂和胸等部位皮下組織,約有7%皮損呈多發,多發皮損發育早,單發損害發育遲,到一定程度時即停止生長.
2.單發性脂肪瘤
脂肪瘤形態不一,常呈扁球形,結節分葉狀或蒂狀的質軟的皮下腫塊,有時為彌漫性腫塊,可推動,質軟而有彈性,不與表面皮膚粘連,一般界限清楚,生長緩慢,除非腫物過大,壓迫局部神經分支而產生疼痛感覺,一般無癥狀,大者達幾公斤,一般腫物的體積達到一定大小後,常停止生長,呈靜止狀態,被覆表面皮膚正常,多數皮損直徑<5cm,其底較廣,擠壓瘤體基部時,表面皮膚可呈“橘皮"樣,為皮下脂肪內垂直走向皮膚的纖維束牽拉所致,有時可出現自發萎縮或鈣化,液化的現象.
2.多發性脂肪瘤
可散在全身或局限於體表某部,數目在兩個以上,甚至上百個,呈大小不一的,無痛性皮下結節,部分呈對稱性生長,生長活躍時則有疼痛感.經常伴發於神經纖維瘤病.
3.血管脂肪瘤
具有典型脂肪瘤一切特征,多見男性中青年,有時有傢族史,病程緩慢,好發於前臂,腰,股部,蠶豆或黃豆大小,有時能自行脹縮,伴疼痛感,其疼痛原因推測與血管球瘤有關,或為周圍組織反應如水腫,炎癥的刺激或為腫瘤對周圍組織的壓迫所致.
4.綜合征表現
脂肪瘤還可見於Gardner綜合征的部分表現,此綜合征表現為面部多發性骨瘤,結腸多發性息肉,脂肪瘤,纖維瘤,纖維肉瘤和平滑肌瘤等.
脂肪瘤
脂肪瘤检查
1.組織病理檢查:腫瘤切面為淡黃色,腫瘤由薄層纖維膜包裹成熟脂肪小葉而成,包膜菲薄,完整,脂肪細胞大小,形態一致,內有小梁分隔的脂肪小葉,小葉間具有分支纖維組織和毛細血管,組織中血管不多,毛細血管分佈不均,可混雜有少量散在泡沫細胞,有時亦可見灶性黏液變性,鈣化,骨化,出血,壞死,液化或黃色瘤樣變,纖維組織一般不多,若較多,則稱為纖維脂肪瘤,較大脂肪瘤蒂扭轉時,可因局部血流障礙,引起液化改變而呈囊腫樣.
2.染色體檢查:細胞遺傳學方面研究示本病與12q,6p和13q染色體異常改變有關.
3.可以照B超:B超可以判它的位置,大小,質地,是實質性的還是囊性的,如果照彩超,可直接看到腫物的血液供應情況,血供豐富的,可能是惡性;有必要做彩色B超或血管穿刺造影,彩超或血管造影可明確判斷它的邊界,包膜是否完整,周圍大血管和神經等重要組織的關系.
脂肪瘤预防
低膽固醇飲食
膽固醇攝入過多,可加重臟器的新陳代謝,清理負擔,並引起多餘的膽固醇在皮下或內臟,積聚和沉淀,從而形成脂肪瘤,因此,脂肪瘤患者應降低膽固醇攝入量,尤其是晚上,應避免進食高膽固醇類食品如:肉類食品,每日限制再75g以下,品種應以瘦豬肉以及去皮的雞,鴨肉為佳,但應避免吃肥肉,雞、鴨的皮和加工的肉制品(如肉腸)等,此外魚子、魷魚、動物的內臟,如肝、腦、腎、肺、肚(胃)腸均應嚴格限食.
脂肪瘤治疗
(一)治療
一般無需治療,當瘤體積較小,又無痛感時,無需治療,腫瘤體積較大者,可行手術切除.
較小脂肪瘤,發展緩慢,無臨床癥狀者一般無需處理,如果長得很大,感覺疼痛或影響美觀時,可考慮手術切除,激光手術治療脂肪瘤有多種方法,但對小的脂肪瘤采用微切口激光切除分葉取出,較大脂肪瘤根據部位按外科要求選擇切口摘除.
脂肪瘤切除術
[適應證]
表淺脂肪瘤影響功能,勞動和美觀者,可考慮手術.
[術前準備]
清洗局部皮膚.
[麻醉]
局麻.
[手術步驟]
沿皮紋切開脂肪瘤的表面皮膚,用彎止血鉗沿瘤體包膜分離腫瘤,鉗夾及結紮所有見到的血管,脂肪瘤多呈多葉狀,形態不規則,應註意完整地分離出具有包膜的脂肪瘤組織,用組織鉗提起瘤體分離基底,切除腫瘤,止血後,分層縫合切口.
[術後處理]
切口敷料要妥善包紮,手術後應保持傷口敷料的清潔,疼痛時可服用去痛片等解熱鎮痛藥,術後5-7天拆線,如切口出現感染,局部紅腫,壓痛,應到醫院診治.
激光手術
術前準備
激光在臨床切除中有多種用法,即可似外科操作切開,也可光剝離切除,根據腫瘤特點可采用微切口切開皮(用光切開或常規手術刀切開皮膚都可),再用Nd∶YAG激光刀頭經小切口進入把脂肪瘤分葉切割,用鉗取出,手術準備視腫瘤大小而定,但均要在嚴格的無菌術下進行,較小脂肪瘤常用靜脈切開包(內有止血鉗2把,持針鉗1把,短平鑷1把,5mL空針1副,手術刀柄1個,縫線及圓,三角縫針等,敷料有紗佈,棉球,洞巾1個),較大脂肪瘤應準備皮膚鉗2把,牽開器,止血鉗數把及中單及腹單消毒備用.
麻醉:手術常用局部浸潤麻醉,腫瘤周圍可以多註射麻醉液,手術激光剝離時對保護組織有積極的作用,常用0.5~1%利多卡因,勿加腎上腺素.
手術步驟
Nd∶YAG激光微切口分葉切除脂肪瘤術,用切除10cm以下脂肪瘤,特點為:以解剖復雜特殊的部位,如頸,面及關節功能位,術後留下的創痕極輕微,尤其對顏面,頸部美容很有作用,而且關節功能位變化不大,手術在局部浸潤麻醉後,用手術刀沿皮紋切開0.5~1cm,直達皮下,用Nd∶YAG激光切(消毒)外上硬膜外針管進入切口內似桔瓣狀分葉於皮下切開,基部用光刀同法分離,分葉切除時註意光刀損傷脂肪瘤外組織,由於激光切割脂肪瘤較快速,術中光刀可不必超出瘤體,分葉切割完畢,用無菌大彎止血鉗進入切口內逐步取出,主要瘤體取出後,用血管鉗對腔壁進行輕夾清除殘餘脂肪組織,或用止血鉗夾住紗佈進入腔內清除脂肪,術畢,0.5cm以下切口可不用縫合,1cm大切口縫合1~2針,手術創面用多層紗佈加壓包紮.
術後處理
常規處理:包括術後抗炎及支持治療,抗菌藥應用1周,較小脂肪瘤激光術中嚴格無菌操作,術後可不用抗生素,僅給予大劑量維生素丙及其它維生素類藥物,較大脂肪瘤術後除給予抗生素外,還應根據病人具體情況進行處理,包括支持治療等.
術後24小時更換敷料,觀察切口有無流出物及辨別分泌物性質並作好相應處理,在絕大多數激光術中觀察,並發術後感染極少,隻要遵循嚴格的無菌操作規程,就可避免發生,傷口縫線7~10天後拆除.
(二)預後
1%可復發,提示切除不完全或非典型性改變,多數皮損直徑<5cm,除腫瘤較大影響局部動作,或因壓迫神經而引起疼痛外,一般無自覺癥狀,極少惡變.
脂肪瘤饮食
1、多吃新鮮的水果和蔬菜.
2、進食低脂肪,低膽固醇的食物.
3、低膽固醇食品有香菇,木耳,芹菜.
4、日常選用的油要多用植物油,不用動物油.
5、少吃辣椒,生蒜等刺激類辛辣食品.
6、用煮、蒸、燴、炒、拌、氽、燉的烹調方法,不用油煎、炸、烤、熏的烹調方法.
7、多飲水、多活動.
8、保持心情舒暢、情緒穩定.
脂肪瘤并发症
絕大多數的脂肪瘤不導致直接的癥狀和並發癥.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