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癬

明癬

明癬

明癬百科

明癬是黴菌引起傳染性皮膚病,可分淺部黴菌病和深部黴菌病,而肛擊皮膚癬必淺部黴菌病.它多由股癬蔓延至肛門、會陰、臀部所致.夏季多發,冬季少見.

明癬

明癬

明癬病因

中醫學診斷,本病是由外受風毒,凝聚皮膚,甚則皮膚不能濡潤;或由於風寒外襲,營衛失調;或風熱侵入毛竅,鬱久血燥;或沖任失調,營血虧耗,血虛生風化燥等致皮膚失養;或被風濕所侵,留於腠理;或久居濕地,水漿浸漬,濕邪外浸,鬱於皮膚;或因汗衣濕溻,淹淅肌膚,復受日曬,暑濕侵漬毛竅,而成本病.現代醫學認為,本病是由黴菌所致,而黴菌種類繁多,絕大多數不會致病,其中一小部分為條件致病菌,可存在於人的皮膚、粘膜、腸道等處.正常情況下,各菌群間相互影響,相互制約,平衡代謝.但由於長期使用抗生素可造成體內菌群失調,當人體皮膚破損,抵抗力下降時,致病性黴菌則大量繁殖,侵入皮膚,皮下組織而引起癬的發生.本病多是接觸接觸傳染,如通過衣物、用具或自身手足癬傳染致病.環境條件亦有影響,如在溫熱季節和潮濕地區,肛門皮膚受輕微損傷,容易發病.

明癬

明癬

明癬症状

典型癥狀:鱗屑(65%)結痂(63%)丘疹(63%)瘙癢(61%)膿皰(59%)體癬(49%)

明癬

明癬

明癬检查

皮損,皮膚塗片顯微鏡檢查,皮膚真菌鏡檢,皮膚病的物理檢查.

明癬预防

①、保持樂觀愉快的情緒.長期出現精神緊張、焦慮、煩燥、悲觀等情緒,會使大腦皮質興奮和抑制過程的平衡失調,所以需要保持愉快的心情.

明癬治疗

治療措施一中醫治療:1.內治法:治宜養血和營祛風,方用癬復康.若屬風寒者,加制川烏、麻黃各9g;若屬風熱者,加生地15g,菊花12g,苦參15g;若屬沖任不調者,加鹿角片9g、菟絲子12g、巴戟天6g.若為陰虛內熱者,用生地飲加減.若屬濕熱實癥者,用龍膽瀉肝湯加黃柏、蒼術、薏苡仁治之.2.外治法:可根據病情酌情選用下列諸方:①癬藥水,用毛筆蘸塗擦患處,每日2~3次.②滅癬靈,醋調膏,塗患處.③癬可凈,水煎坐浴.④汗斑方,調搽.⑤槿酒擦劑,外擦,每日1~次.⑥雄黃解毒散,醋調搽.二西醫治療:1.內治法:制毒菌素片100萬u,每日3次,口服.並內服復合維生素B,也可口服克黴唑,曲古黴素.2.外治法:常用的藥物有10%~20%冰醋酸溶液、復方雷鎖辛擦劑、20%~40%硫酸鈉、5%水楊酸酒精、1%克黴唑霜、汗斑藥不、復方苯甲酸軟膏、殺烈癬軟膏、2%雙氯苯咪唑霜、10%十一烯酸藥水、10%噻苯達唑霜、5%月桂酸酒精等.3.紫外線照射,每日1次,每次20~30分鐘.

明癬饮食

飲食方面要做到規律、合理,即以高蛋白、高維生素食物為主.選擇營養價值高的植物或動物蛋白,如牛奶、蛋類、魚類、瘦肉、各種豆制品等.各種新鮮蔬菜、瓜果富含維生素,營養價值高.

明癬并发症

一.皮膚癬菌:寄生在皮膚角蛋白組織致病真菌統稱為皮膚癬菌.該菌憑其侵犯組織不同和培養特點差異把它再劃分以下三屬:(一)毛癬菌屬:侵犯皮膚、毛發和甲.本菌屬已查明有13種可使人類致病.常見有黃癬菌、紅色毛癬菌、斷發毛癬菌、紫色毛癬菌、石膏樣毛癬菌等;彼等培養特點呈棒形大分子孢子,壁光滑.(二)孢子菌屬:侵犯毛發及皮膚,在我國以鐵銹色小孢子菌、羊毛樣小孢子菌等為多見;這些培養特征是梭形大分子孢子,壁有刺.已報道有8種能引起人類發病.(三)表皮癬菌屬:侵犯皮膚和甲.本菌屬僅絮狀表皮癬菌一種可使人類致病,其培養所見呈杵狀或梨形大分子孢子.上述三屬的皮膚癬菌,感染人體後可引起組織反應而發生紅斑丘疹、水皰、鱗屑、斷發、脫發和甲板改變等.按其侵犯部位差別,臨床可分為頭癬、體癬、股癬、手足癬和甲癬.二.角層癬菌:寄生於皮膚角層或毛幹表面的致病真菌可謂之角層癬菌.此類癬菌又分兩型,即角層型和毛發型.前者有花斑癬菌、紅癬微細棒狀桿菌,曼遜氏癬菌及威尼克氏癬菌;後一型有腋毛癬菌.由於角層癬菌是寄生於人體組織的表面,故一般不引起組織的炎癥反應,即使有也極輕微.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右室心肌梗死 右室梗死 右室心肌梗塞 人流 人工流產 咽部膿腫 脊髓炎 G04.907 橫貫性脊髓炎 肢萎 咽囊炎 J02.907 咽粘液囊炎 鼻咽部正中瘺 鼻咽囊腫
热门文章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