踝關節結核 A18.025+

踝關節結核 A18.025+

踝關節結核 A18.025+

踝關節結核 A18.025+ 百科

踝關節結核占全身骨結核的3.4%,在下肢三大關節中發病率最低.踝關節滑膜結核較多見,比骨結核更易轉變為全關節結核,尤其是距骨結核和脛骨下端結核.踝關節周圍軟組織較少,踝部膿腫極易穿破皮膚,形成竇道,以前側和外側最多.晚期可見足下垂和內翻畸形.

踝關節結核 A18.025+

踝關節結核 A18.025+

踝關節結核 A18.025+ 病因

(一)發病原因

結核病的致病菌是結核分枝桿菌,它一般不能直接侵犯骨與關節,因此,絕大多數骨關節病變都是繼發的.

(二)發病機制

病理改變表現以下幾方面:

1.骨結核

按骨的致密程度可分為松質骨(或稱海綿骨)和密質骨(或稱皮質骨),松質骨結核可分為中心型和邊緣型兩種,中心型結核以浸潤及壞死為主,壞死骨組織遊離後形成死骨,死骨吸收後遺留骨空洞;邊緣型結核不易形成大塊死骨,較小死骨也常被吸收或排出,形成局限性骨缺損,密質骨結核多自髓腔開始,以局限性骨性破壞為主,一般不形成死骨,所生膿液可沿Volkmann管匯集到骨膜下,將骨膜掀起,並刺激骨膜,形成新骨,反復多次,骨膜新骨呈現蔥皮樣外觀,管狀骨幹骺端結核是有松質骨和密質骨這兩種結核的特點.

2.滑膜結核

滑膜分佈於關節,腱鞘和滑囊的內面,滑膜感染結核後腫脹充血,炎性細胞浸潤,滲液增加,晚期滑膜增厚.

3.全關節結核

關節主要由骨端松質骨,關節面軟骨和滑膜所構成,最早的關節結核是單純骨結核或單純滑膜結核,單純性結核進一步發展是肉芽組織由軟骨面的邊緣侵入其下方,並在軟骨面下進行潛行性破壞,最後將使整個軟骨面及其附著的骨組織分離,軟骨面壞死和脫落,骨端松質骨結核的膿液可穿破軟骨面,進入關節腔,引起軟骨和滑膜的病變,此時,構成關節的三種組織都已感染結核,故稱為全關節結核,此期病變稱為全關節結核階段,軟骨面破壞較少,而病變不再發展;經過積極的功能鍛煉,大部分的關節功能可恢復正常,此期病變可稱為早期全關節結核階段,若大部分軟骨面被破壞,關節功能將嚴重喪失,甚至發生纖維性強直或骨性強直,這階段就稱為晚期全關節結核階段.

踝關節結核 A18.025+

踝關節結核 A18.025+

踝關節結核 A18.025+ 症状

1.癥狀和體征

常見於青壯年,男性略多於女性,發病比較緩慢,常有扭傷史,主要表現為踝部腫脹,疼痛和跛行,單純骨結核初起疼痛不明顯,休息則輕,勞累則重,轉變為全關節結核時疼痛劇烈,本病晚期,關節呈纖維性或骨性強直時,疼痛會減輕或消失.

檢查時單純骨型結核腫脹常限於骨病灶附近,滑膜結核和全關節結核腫脹可見於踝關節周圍,踝關節功能受限,主要表現在背伸蹠屈方面,如累及距跟關節,則內,外翻運動減少或消失,跛行與疼痛,畸形程度成正比,疼痛和畸形嚴重,跛行就顯著;有時須扶拐行走.

X線表現,單純滑膜結核可見骨質疏松及關節囊腫脹,在踝關節的側位片上,正常脂肪透亮區被推開,壓縮變窄或消失;關節內積液多時,可見關節間隙增寬.

單純骨結核可見局部有溶骨性破壞,磨砂玻璃樣改變或死骨形成.

由單純滑膜轉變為全關節結核時,可見軟骨下骨板模糊或邊緣骨質破壞,晚期關節破壞嚴重,出現畸形或強直.

a

踝關節結核 A18.025+

踝關節結核 A18.025+

踝關節結核 A18.025+ 检查

在病的活動期,血沉多增快,白細胞正常或稍多,常有輕度貧血,膿液培養在未經治療者,結核菌陽性率為70%左右,滑液培養陽性率為40%左右,標本中結核分枝桿菌培養陽性率隨方法的改進已明顯提高,聚合酶鏈反應(PCR)技術的應用對骨關節結核的診斷有很大幫助,病理檢查常發現典型病變.

1.X線檢查

單純性滑膜結核在X線片上表現為骨質疏松與軟組織腫脹陰影,單純性骨結核則表現為囊性溶骨性改變或毛玻璃樣改變,其間死骨並不多見,發展至全關節結核時則表現為進行性關節間隙變窄及不對稱,並可看到邊緣性骨破壞,隨著病變發展,骨破壞加劇,軟骨下骨皮質消失,至後期,踝關節毀損明顯,但極少發生骨性強直,除非有繼發感染存在,一般不會出現骨硬化表現.

2.CT檢查

在單純性滑膜結核可以看到關節腔內積液,積液大都在踝關節的前方與後方跟腱的兩側;單純性骨結核可以在相應部位有溶骨性改變,死骨形成及病灶附近的寒性膿腫.

3.MRI檢查

可早期發現病變,表現為骨松質炎性浸潤異常陰影,通常在關節的兩側骨端均有相似的變化.

踝關節結核 A18.025+ 预防

1.控制傳染源:結核病的主要傳染源是結核病人,尤其是痰結核菌陽性患者早期接受合理化療,痰中結核菌克在短期內減少,以至消失,幾乎100%可獲治愈,因此早期發現病人,尤其是菌陽性者,並及時給予合理的化療是現代防癆工作的中心環節.

2.切斷傳染途徑:結核菌主要通過呼吸道傳染.

踝關節結核 A18.025+ 治疗

(一)治療

1.單純滑膜結核

除總的治療原則外,可自關節前方脛前肌和長伸肌腱之間做局部註射抗結核藥物.

滑膜切除術也是常用的方法.切口可在踝關節外側,圍繞外踝做弧形切口,以便同時切除關節前方和後方的滑膜組織,並能對整個踝關節的軟骨面及其邊緣骨板進行探查,防止遺漏小的隱匿病灶.術後用小腿石膏托固定3周,後進行功能鍛煉.

2.單純骨結核

根據病變的不同部位選用合適的手術切口,顯露病灶並清除,註意勿進入病變尚未侵犯的關節內.病灶清除後,如骨洞過大,可取自體髂骨植入.

3.早期全關節結核

及時做病灶清除,保留關節的功能,顯露關節後,先切除水腫肥厚的滑膜,再刮除所有隱匿的骨病灶.應徹底刮除軟骨關節面邊緣的肉芽和被破壞的軟骨面.術後處理同滑膜切除術.

4.晚期全關節結核

多需做病灶清除,對15歲以上的病人同時做踝關節融合,將踝關節融合於90°~95°位.

手術方法如下:

(1)腓骨固定法:采用腓骨下端直切口,遠端向前轉彎.於外踝上6~8cm、處截斷腓骨,將遠段骨的前面脛腓之間切開,保留其外側及後側軟組織,並將此段骨向後翻開,將其內側面鑿成粗糙面,待病灶清除和殘留軟骨面切除後,將脛骨下端和距骨體外側鑿成粗糙面.將後翻的腓骨復位,用3枚螺絲釘固定於脛骨下端和距骨體外側.固定時註意距骨應在內外翻中立位,術後用小腿石膏托固定,拆線後改用行走小腿石膏靴固定3個月.

(2)脛骨片滑動植骨法:經踝前方途徑顯露出踝關節,將足盡量蹠屈,顯出整個脛骨下端和距骨體的關節面.病灶清除後,切除殘餘軟骨面.在脛骨下端鑿一長5~6cm、寬2.5cm的骨皮質.在距骨背面相應位置鑿出寬2.5cm、深1.5cm的骨槽.將脛骨片下滑置入距骨的骨槽內,並使脛骨下端與距骨體緊密對合,脛骨片用2枚螺絲釘內固定.術後處理同上.

(3)加壓融合法:取外側或前側途徑手術.清除病灶,切除殘餘的軟骨面,骨粗糙面對合後在脛骨下端和跟骨穿骨圓針,安放關節加壓器,進行加壓融合.

以上三種融合術中,加壓融合法效果好,操作簡單,融合時間短,骨性融合率高.

(二)預後

單純性結核階段,治愈後,關節仍能保留大部或全部功能.而晚期全關節結核,即使治愈,也喪失關節活動功能.

踝關節結核 A18.025+ 饮食

1、踝關節骨結核吃哪些食物對身體好:應增加鐵質供應,多吃綠葉蔬菜、水果以及雜糧,可補充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

2、踝關節骨結核最好不要吃哪些食物:應忌食刺激性食物及辛燥生痰之食物.對踝關節結核病人應該給予高熱量、高蛋白,並選擇色、味、美具全的飲食.每日保證兩個雞蛋和適量的肉類、新鮮蔬菜、水果、豆制品,早晚加餐飲用新鮮牛奶.另外維生素和無機鹽對結核病康復促進作用很大.

踝關節結核 A18.025+ 并发症

長期可導致骨關節纖維性和骨性強直:各種關節創傷如果處理不當,固定時間過長,可引起關節的粘連,甚至纖維強直,嚴重影響膝關節的功能,甚至造成殘疾,因此膝關節強直的治療具有重要意義.由於下肢長期固定,未能及時進行膝關節功能鍛煉,關節內靜脈及淋巴回流障礙,組織水腫,滲出增多.關節腔內出血難以吸收,逐漸纖維化,瘢痕形成引起關節內粘連.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隱斜視 新生兒佝僂病 小兒膿胸 小兒化膿性胸膜炎 皮膚結核 失眠癥 心理生理性失眠 血友病 D66.X02 血溢病
热门文章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