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諾綜合征 Raynaud’s syndrome

雷諾綜合征 Raynaud’s syndrome

雷諾綜合征 Raynaud’s syndrome

雷諾綜合征 Raynaud’s syndrome百科

雷諾綜合征(Raynaud`ssyndrome)系由寒冷或情緒因素誘發的一種以雙手皮膚發作性蒼白,發紺和潮紅為特征的病理生理改變.此征由指動脈的發作性痙攣所引起,多見於青年女性,好發於雙手和手指,但也可涉及雙足和足趾.中醫中並沒有“雷諾綜合征"的病名,但關於其臨床表現,文獻中有類似的記載.如遠在漢代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中即有“手足厥冷,脈細欲絕者,當歸四逆湯主之.若其人內有久寒者,加吳茱萸、生薑湯主之."本病應屬中醫痹證的脈痹,寒痹、四肢逆冷、手足厥寒范疇.

雷諾綜合征 Raynaud’s syndrome

雷諾綜合征 Raynaud’s syndrome

雷諾綜合征 Raynaud’s syndrome病因

寒冷刺激(40%)

相當部分的雷諾綜合征病人生活在氣候較為寒冷的北歐,北美,英國,中國北方等地,典型的雷諾綜合征發作往往是在受到寒冷刺激後,發作的頻度和程度也與氣候的寒冷程度相關.

精神因素(25%)

雷諾綜合征的病人中以交感神經興奮型者居多,有一部分病人在精神高度緊張的情況下也會誘發,可能是因病人血管運動神經中樞處於紊亂狀態,使得末梢動脈平滑肌張力增高,對刺激敏感度增加所致.

內分泌因素(20%)

雷諾綜合征多見於女性,病人癥狀在經期加重,孕期減輕,因此考慮可能與性激素的分泌水平有關.

職業因素(10%)

在長期從事振動性作業(如汽鉆,電鋸)的工人中間,雷諾綜合征的發病率可高達50%,研究表明振動頻率在125Hz時,對手指末梢動脈的沖擊張力相當大,病理上可出現內膜下層纖維化的表現,此外,在冷凍食品行業的從業人員中,雷諾綜合征的發病率也明顯增高.

有相當一部分特發性雷諾綜合征病人,在隨訪中會表現出原發疾病(表1),這些疾病所引起的肢體遠端缺血性改變主要是由動脈硬化或者慢性動脈炎癥,局部血栓形成導致末梢動脈閉塞所致,而並非簡單的動脈痙攣.

發病機制

雷諾綜合征發作時典型的三聯征為手指蒼白,青紫和潮紅,手指蒼白主要是由於小動脈強烈痙攣導致毛細血管灌流緩慢,因而皮膚血管內血流減少或缺乏所致;幾分鐘後由於缺氧和代謝產物積聚使毛細血管可能還包括小靜脈稍微擴張,有少量血流入毛細血管,迅速脫氧後引起青紫;肢端血管痙攣解除,大量血液進入擴張的毛細血管,即出現反應性充血,皮色轉為潮紅;當血流量恢復後,毛細血管灌流正常,發作即停止,皮色恢復正常.

研究雷諾綜合征發作時血管收縮的發病機制已經有一個世紀,雷諾認為雷諾綜合征是神經功能異常所引起,但這種理論被Lewis所否定,Lewis在臨床上反復用局麻藥封閉雷諾綜合征患者的自主和體壁神經,但並不能有效地阻止雷諾綜合征的發作,他認為雷諾綜合征發作是由於局部血管功能缺陷,在寒冷等刺激下血管壁高反應所引發.

當動脈的收縮力大於經動脈管腔的擴張力,動脈內的血流即終止,Lewis的研究表明,雷諾綜合征發作時,指動脈的血流完全中斷,導致指動脈血流中斷的壓力0.667kPa(5mmHg)左右,臨床觀察表明,引起雷諾綜合征發作有2種病理生理機制即動脈閉塞和動脈痙攣.

閉塞性雷諾綜合征患者由於近端動脈閉塞,指動脈腔內擴張力下降,寒冷和情緒刺激所產生的正常血管收縮反應,可使指動脈血流終止,雷諾綜合征發作,許多紊亂均可導致小動脈閉塞,其中最常見的原因是動脈粥樣硬化和自身免疫結締組織疾病所伴發的動脈炎,正常人動脈收縮期橈-指動脈壓力變化在1.33~2.00kPa(10~15mmHg),指動脈絕對壓力低於4.00kPa(30mmHg)或兩指動脈壓力差>2.00kPa(15mmHg),提示存在顯著的弓或指動脈閉塞,容積描記法研究表明:動脈閉塞性病變與動脈寒冷敏感性之間存在著定量的關系,弓和指動脈閉塞導致指動脈腔內壓力顯著下降的患者,容易發生雷諾綜合征.

動脈痙攣引發的雷諾綜合征病理生理機制仍未完全明瞭,痙攣性雷諾綜合征患者沒有顯著的弓和指動脈閉塞,在室溫下指動脈壓力正常,動脈造影研究表明,在正常情況下,雷諾綜合征患者指動脈無明顯的病變,但在寒冷刺激下,指動脈的血流可完全中斷,Krahenbahl等研究痙攣性雷諾綜合征患者在寒冷刺激下指動脈的血流動力學發現,當溫度降至28℃之前,患者指動脈壓力降低很少,當溫度降至28℃時,痙攣突然發生,指動脈血流中斷.

臨床和實驗研究表明,痙攣性雷諾綜合征患者腎上腺素能神經活力增強,正常人手指寒冷刺激時動靜脈分流明顯減少,而毛細血管的血流量沒有明顯的改變,痙攣性雷諾綜合征患者在室溫和寒冷刺激下,動靜脈分流和毛細血管的流量均明顯降低,用交感神經阻滯劑後,痙攣性雷諾綜合征患者在室溫和寒冷刺激下,動靜脈分流和毛細血管流量均顯著增加,這些研究表明,腎上腺素能神經活力增強可能是痙攣性雷諾綜合征病理生理的主要因素.

血管平滑肌細胞α-腎上腺能受體的改變可能與反復的寒冷刺激有關,這也可能與痙攣性雷諾綜合征患者的病理生理機制有關,Keenan和Porter的研究表明,痙攣性雷諾綜合征患者循環血小板中,α2-腎上腺能受體水平明顯高於閉塞性雷諾綜合征患者和正常人,用痙攣性雷諾綜合征患者的血清培育正常人的血小板,正常人血小板上的α2-腎上腺能受體水平明顯下降,而對照組則沒有這種改變,這些研究表明,受體的調控是通過增加細胞受體的合成來進行的,盡管血小板膜上的受體和血管平滑肌上的受體水平在人類仍然需要進一步定量研究,但實驗和臨床研究則支持二者的直接聯系,認為受體水平的改變是眾多因素中最根本的導致血管痙攣的異常.

許多別的因素也被認為參與痙攣性雷諾綜合征病理生理過程,如血液黏滯性的改變,異常的血清蛋白,血清中5-羥色胺水平的增高和血管切應力的改變等,最近還有研究認為,血管作用相關肽,諸如鈣相關肽,內皮素等也參與痙攣性雷諾綜合征的發病,但在大部分患者不是主要因素.

雷諾綜合征 Raynaud’s syndrome

雷諾綜合征 Raynaud’s syndrome

雷諾綜合征 Raynaud’s syndrome症状

雷諾綜合征的癥狀

皮膚蒼白皮膚青紫色改變皮膚痛手皮膚發紫手背部皮膚發紅腫脹手指發紺或壞死睡後手指出現麻木或燒灼痛而致醒指甲床發紺指甲呈現青紫色肢體局部的皮膚顏色和溫度改變

癥狀:起病緩慢,一般在受寒冷後.尤其在手指接觸低溫後發作,冬季多發,發作時手指膚色變白,繼而紫紺,常先從指尖開始,以後波及整個手指,甚至手掌,伴有局部冷,麻,針針刺樣疼痛或其他異常感覺,而腕部脈搏正常,發作持續數分鐘後自行緩解,皮膚轉為潮紅而伴有燒灼,刺痛感,然後轉為正常色澤,局部加溫,揉撩,揮動上肢等常可使發作終止,受累手指往往兩手對稱,小指和無名指常最先受累,以後波及其他手指,拇指多不受累,下肢受累者少見,發作間歇期,除手足有寒冷感外無其他癥狀,個別病情嚴重的患者,發作呈持續狀態,間歇期幾乎消失.

典型發作可分為3期

蒼白:這是早期表現,發生突然,系肢端細小動脈痙攣,導致組織毛細血管血流灌註緩慢,皮膚血管內血流量減少所致,當血流量嚴重減少或毛細血管內血流停滯時,就會出現“死指”現象,其特征是常對稱地發生在兩手指動脈,嚴重時可累及掌動脈,若手足同時發病,而手部病情總是較足部為重,偶有鼻尖,頰部及耳郭發病者,罕見的是舌動脈也發生痙攣現象,發病一般是自指端開始,而後向指根部或手掌發展,但很少超過腕骨區,皮膚蒼白先從一個手指開始,其順序多是第4,第5,第3,第2手指,因大拇指血液循環較豐富,所以隻在病情較重時才能引起皮膚顏色改變,發作時手部有冷感,局部溫度降低,或有麻木,針刺,笨重以及僵硬等,若發作持久,感覺功能可能減退;若運動神經功能受到影響,還可引起運動障礙或有多汗現象等.

青紫:幾分鐘後,細小動脈痙攣即行解除,而細小靜脈仍處於痙攣狀態,阻礙血液流動,此時乳頭下靜脈叢和毛細血管出現缺氧性麻痹,血流緩慢或淤滯,致使血中氧含量減少,還原血紅蛋白量增加,於是出現皮膚蒼白後的青紫現象,此時自覺癥狀一般較輕.

潮紅:當患者處於溫暖環境中,寒冷刺激解除和血管痙攣消失後,細動脈,毛細血管和細靜脈反應性擴張,大量血液隨之流入,於是皮膚變成潮紅,此時局部溫度增高,或有輕度燒灼樣脹痛及搏擊性疼痛,當血液灌流正常後,發作即行停止,皮膚顏色恢復正常.

上述典型發作表現多見於Raynaud病,Raynaud現象與Raynaud病的早期臨床表現相似,但常較不典型,有的可不呈上述規律性的連續變化,如先青紫而無蒼白或有蒼白而無青紫,或不出現潮紅而由蒼白和(或)青紫而恢復正常,這種情況較少或是見於晚期病例.

輕型病例每次發作持續僅數分鐘,經局部溫暖後恢復正常,兩次發作間皮膚無異常表現,嚴重病例發作持續時間較長或頻繁發作,即使在夏天或陰雨氣候中亦能引起發作,並必須經全身溫暖和消除寒戰感後方能恢復正常,這種患者普遍都怕冷,並常有中樞神經失調現象,如易於興奮或情緒激動,多疑.

體征

激發試驗:①冷水試驗:將手指浸入4℃左右冷水中1min,可誘發典型發作,②握拳試驗:兩手握拳1min後,在彎曲狀態下松開手指,也可出現發作.

手指皮溫恢復:試驗正常人15min以內皮溫恢復正常,患者則超過20min.

雷諾綜合征 Raynaud’s syndrome

雷諾綜合征 Raynaud’s syndrome

雷諾綜合征 Raynaud’s syndrome检查

雷諾綜合征檢查項目

激發試驗抗RNP抗體抗著絲點抗體類風濕因子皮膚顏色皮損

一)激發試驗:

①冷水試驗:將指(趾)浸於4℃左右的冷水中1分鐘,可誘發上述典型發作,

②握拳試驗:兩手握拳1分半鐘後,在彎曲狀態下松開手指,也可出現上述變化,

③將手浸泡在10~15℃水中,全身暴露於寒冷的環境中更易激起發作.

二)指動脈壓力測定:用光電容積描記法測定指動脈壓力同指動脈造影一樣精確,如指動脈壓低於肱動脈壓>5.33kPa(40mmHg),則指示為梗阻型.

三)指溫與指動脈壓關系測定:正常時,隨著溫度降低隻有輕度指動脈壓下降;痙攣型,當溫度降到觸發溫度時指動脈壓突然下降;梗阻型,指動脈壓也隨溫度下降而逐漸降低,但在常溫時指動脈壓則明顯低於正常.

四)指溫恢復時間測定:用光電容積描記法測定,浸冰水20s後,指溫恢復正常的平均時間為5~10min,而本征患者常延長至20min以上.

五)指動脈造影和低溫(浸冰水後)指動脈造影:此法除能明確診斷外,還能鑒別肢端動脈是否存在器質性改變,此法特別適用於有缺血性潰瘍者.

六)甲皺微循環檢查:有助於區分是雷諾病還是繼發性雷諾征,在間歇期與發作期的3個不同階段微循環變化均有所不同,非發作期輕癥患者可無異常所見,輕者有微血管襻迂曲扭轉異形管襻(呈多形性改變)偶見輕微的顆粒樣血細胞聚集;重者毛細血管周圍有散在紅細胞滲出,偶見小出血點,管襻內血流緩慢淤滯,如為結締組織病引起的雷諾現象,可見襻頂顯著膨大或微血管口徑極度擴張形成“巨型管襻”,管襻周圍有成層排列的出血點.

七)其他:血液抗核抗體,類風濕因子,免疫球蛋白電泳,補體,抗DNA抗體,冷球蛋白以及Coombs試驗檢查;測定上肢神經傳導速度有助於發現腕管綜合征;手部X線檢查有助於發現類風濕性關節炎和手指鈣化癥.

有時為尋找原發病,應作相關實驗室檢查和其他輔助檢查,如疑及自身免疫性結締組織病者,應查血清抗核抗體,抗asDNA抗體(SLE的特異性抗體),抗著絲點抗體(CREST綜合征的特異性抗體),抗Scl-70(PSS的特異性抗體),類風濕因子,免疫球蛋白,補體,冷球蛋白測定,Coombs試驗,抗RNP抗體(對混合性結締組織病有特異性)等.

雷諾綜合征 Raynaud’s syndrome预防

冬季註意保暖,防止局部受寒,可飲少量酒.

不吸煙,避免應用各種收縮血管藥物及β-受體阻滯劑.

皮膚要保持清潔,避免創傷,及時治療可引起血管損傷的各種疾病.

室內保持溫暖,定期消毒.

避免不必要的情緒激動和精神緊張.

若患處有潰瘍或壞疽時,應註意皮膚的清潔,必要時配合藥物熏洗和外敷.

若兼見發熱,惡寒,身痛等全身癥狀時,應及時控制感染和對癥治療.

雷諾綜合征 Raynaud’s syndrome治疗

一)治療

西醫治療

一般治療:註意防寒保暖,避免情緒因素影響,忌煙,防止局部創傷,避免從事低溫工作,繼發性病人應盡可能治療其原發疾病.

藥物治療:

①α受體阻滯劑阻斷去甲腎上腺素和腎上腺素與血管壁的僅受體部分,產生α受體阻滯效應,使血管擴張,常用酚芐明(苯芐胺),鹽酸哌唑嗪,吲哚拉明,鹽酸妥拉唑林(妥拉蘇林),口服.

②腎上腺素能神經阻滯劑可用胍乙啶,甲基多巴,利舍平(利血平),口服.

③慢鈣通道拮抗劑通過體內,外試驗證明,該類藥物可阻滯細胞對鈣的攝入,可降低平滑肌收縮力,使肌肉松弛,緩解動脈痙攣,藥物同時還具有α受體阻滯作用和對血小板血栓素A2合成有抑制作用,可選用硝苯吡啶,或與山莨菪堿聯合應用效果良好,或地爾硫卓(硫氮卓酮),口服.

④血管平滑肌松弛劑直接作用於血管平滑肌,常用煙酸與煙酸肌醇(煙酸肌醇酯)口服.

⑤血管緊張紊轉換酶抑制劑卡托普利(開搏通),口服,每次25~50mg,3次/d,劑量宜逐漸增加.

⑥5-羥色胺拮抗劑對冷引起的血管痙攣有效,酮色林Ketanserin,每次40mg,3次/d.

⑦前列腺素PGE1和前列環素PG12具有擴張血管和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

⑧司坦唑(康力龍)增加纖溶活性及降低血液黏度,口服,每次2mg,2~3次/d.

⑨雌激素適用於內分泌紊亂所致疾病的女性患者.

局部治療:2%硝酸甘油軟膏局部塗搽,每日數次,可緩解癥狀,但作用持續時間較短.

誘導血管擴張療法患者全身暴露在0℃的寒冷環境中,而雙手浸泡在43℃的熱水中,每次治療10分鐘,冷試驗結果表明,治療後肢端溫度平均升高2.2℃,其機制為通過條件反射,使患者再次暴露於寒冷環境中,肢端血管不再出現過度收縮反應.

麻醉療法臂叢神經阻滯,腰背,臀,下肢神經阻滯,星狀神經節阻滯,胸腰交感神經阻滯.

肢體負壓治療患者取坐位,將患肢置入負壓艙內,治療壓力為上肢-8.6~-13.3kPa,一般為-10.6kPa;下肢-10.6~-17.3kPa,一般為-13.3kPa,每日1次,每次10~15min,10~20次為一個療程,平均治療14次,治療原理為負壓使下肢體血管擴張,克服瞭血管平滑肌的收縮,動脈出現持續擴張.

血漿交換療法可降低血漿粘滯度,每日抽去血液500ml,或1~2次抽去350~1000ml,去除量1L以內可用人造血漿2~2.5L代替,去除量更大時必須用新鮮血漿或白蛋白等滲溶液,每周1次,共5次,療效至少可維持6周,如用血細胞分離器進行時可僅僅去除血漿,保留血細胞,療效更佳.

手術治療

指征①病程>3年;②癥狀嚴重,影響工作和生活;③足量療程的藥物治療無效;④免疫學檢查無異常發現.

方法①交感神經切除術,上肢病變可考慮施行上胸交感神經切除術;下肢病變可施行腰交感神經切除術,療效約可維持2~5年,②掌和指動脈周圍微交感神經切除術.

生物反饋療法此法是將機體正常情況下非知覺的或難以知覺的生物信息,利用專門設備進行探查,放大,並通過記錄和顯示系統轉變成信號,讓患者感覺到這些功能變化,從而使其能把自己的某些感覺與軀體功能聯系起來,並在某種程度上調節這些功能.

方法:

①用連接燈光指示系統的溫度儀,每15秒測定一次皮溫,當皮溫上升或穩定時,指示系統發光,而皮溫下降時不發光,這樣患者就接受瞭這一反映皮溫的視覺刺激.

②自我控制訓練,訓練時通過錄音告訴患者深呼吸,放松,然後回想愉快溫暖的經歷,如沐浴著溫暖的陽光,躺在松軟的沙灘上,周圍的海浪輕輕地拍打著沙灘等,每次治療進行1小時,第1月每周3次,第2月每周2次,第3月每周1次,並囑患者每天在傢進行15分鐘的相同訓練,治療後的患者進入3.3℃的冷室內時,皮溫可保持在21.4℃(正常人為22.2~23℃),而在治療前平均下降至19.5℃.

中醫治療

辨證論治:

①血虛寒凝:

主癥:肢端發涼,冰冷,呈蒼白或淡紅色,受寒冷或情緒刺激即刻引起發病,冬季明顯加重,夏季緩解,舌質淡,舌苔薄白,脈微細.

治法:養血散寒,溫經化瘀.

方藥:當歸四逆湯加味.

桂枝10g,細辛3g,當歸10g,芍藥15g,通草6g,大棗5枚,桃仁10g,片薑黃l0g,甘草6g.

加減:若內寒較重者,加吳茱萸3g,生薑3片,溫中散寒止痛.

②陽虛寒凝:

癥狀:肢端厥冷,膚色蒼白,發作頻繁,以冬季為著,面色咣白,畏寒喜暖.小便清利,口不渴,舌質淡,舌苔白,脈遲細或沉細.

治法:溫補和陽,散寒通滯.

方藥:陽和湯加味.

熟地黃15g,鹿角膠l0g,薑炭10g,肉桂4g,麻黃5g,自芥子10g,黨參10g,仙靈脾l0g;細辛3g.

加減:疼痛明顯者,可加制乳香,沒藥各10g,雞血藤30g,丹參30g以散瘀止痛.

③氣虛血瘀:

癥狀:間歇性發作,手足指(趾)蒼白發冷,漸轉青紫,伴有麻木,刺痛感,得溫緩解,舌苔白,舌質淡紅,脈細弱.

治法:益氣溫陽,活血通絡.

方藥:黃芪桂枝五物湯加味.

黃芪30g,桂枝10g,杭白芍12g,生薑3片,大棗5枚,當歸10g,地龍10g.

加減:若指(趾)瘀腫,舌質紫暗有瘀斑者加丹參30g,制乳香,沒藥各10g,蜈蚣2條.

④四末失榮:

癥狀:發作呈持續狀態,患肢皮膚幹燥,脫屑,萎縮或增厚,指甲呈縱向彎曲,畸形,指墊消瘦,末節指骨脫鈣,指尖潰瘍,延及指甲下,引起指甲和甲床分離,疼痛劇烈,甚則肢端壞疽,舌暗紫而淡,舌邊有瘀斑,脈澀而沉.

治法:益氣養血,逐瘀通絡.

方藥:十全大補湯加味,合用大黃廑蟲丸.

黨參10g,雲苓15g,白術10g,甘草6g,生地.15g,白芍12g,當歸10g,川芎l0g,黃芪30g,肉桂3g,薑黃10g,紅花10g.

加減:疼痛劇烈酌加制乳香,沒藥各10g,延胡索10g,雞血藤30g,若潰瘍久不愈合可配合外敷生肌解毒之品如生肌玉紅膏等.

⑤瘀血毒熱:

癥狀:血瘀日久化熱,熱聚生毒而致手指或足趾局部發生輕淺潰瘍,甚或發生局部壞疽,其指(趾)發熱,發紅,腫脹疼痛,舌質紅,苔黃膩,脈弦澀.

治法:清熱,涼血,化瘀,通絡,金銀花20g,當歸10g,玄參12g,甘草6g,公英30g,地丁10g,連翹12g.

加減:若患處皮膚紫紺酌加丹皮10g,地龍10g,赤芍12g,忍冬藤30g,瘀血毒熱型患者除應服用清熱涼血,化瘀通絡之品外,還應註意患處局部的用藥和保護,用金銀花,公英,地丁,赤芍,黃柏煎水泡洗患處後外敷如意金黃散或三黃膏,忌食辛辣,肥甘之品.

綜合治療:

①中成藥:復方丹參片,人參鹿茸丸,加味逍遙丸,寒濕痹沖劑,刺五加片.

②單驗方:

毛冬青片每次5片,3次/d,口服.

毛冬青針劑每次2ml~4ml,肌內註射,2次/d.

丹參片每次5片,3次/d,口服.

四蟲丸:蜈蚣,全蠍,地鱉蟲,地龍各等份,共研細末,水泛為丸,每次3g,2~3次/d,有活血通絡,解痙鎮痛作用.

通脈安丸:洋金花1.5g,丹參60g,當歸,川芎,赤芍,琥珀15g,朱砂1g,炒棗仁,雞血各30g,共研細末,煉蜜為丸,每次9g,日服2次,有活血止痛,鎮青蜮神作用.

活血通脈片:丹參180g,赤芍,土茯苓各90g,當歸60g,金銀花,11~30g,共研細末,制成0.3g片劑,每次20片,口服2~3次,有活血化瘀,通絡消腫的作用.

丹參註射液20ml~30ml加入5%葡萄糖或生理鹽水200ml~300ml中,靜脈滴註,1次/d.

③針灸療法.

毫針取穴:合谷,八邪,手三裡,外關,八風,三陰交,足三裡,絕骨;中脘,關元,脾俞,腎俞,兩組穴位輪換,溫針治療,隔天1次,每次灸7-9壯.

灸法取穴:a.大椎,至陽,命門,上脘,中脘;b.足三裡,膈俞,脾俞,胃俞,腎俞,每次a.穴位選針灸2穴,b.組穴位選灸1穴,隔天1次,每次灸7~9壯.

藥物穴位註射:

取穴:上肢取曲池,尺澤,外關,內關,下肢取足三裡,三陰交,絕骨,血海.

藥物:丹參註射液2ml.

治法:取患肢2個穴位,輪流註射,每日1次,30次為1個療程.

三棱針,主穴:手足指尖各刺血3~5滴.

辨證加減:發生於手部者肘部靜脈放血3~5ml,手背輕輕點刺至充血為度;發生於足部者於理窩顯現絡脈刺血5~10ml,足部輕輕點刺至充血或稍出血為度,均2~3天1次,5~7次為1個療程,療程間休息5天.

頭針取額頂帶後l/3,頂顳後斜帶(雙側相應部位)用小幅度提插瀉法,額頂帶後l/3由前向後刺,頂顳後帶宜沿帶接力透刺,在行針時,囑患者深吸一口氣,憋氣,同時讓病人自己搓揉,按摩病側肢體,如遇冷加重者,在行針前,應用冷水或冰使其時期誘發,再行刺,可保證和鞏固療效,每次行針3~5min,可間隔行針數次,留針24h,1次/d.

耳針取部位:雙耳熱穴,心血管,皮質下,交感,心,肺,枕大神經點,右肝,左脾,指穴,每3~5天1次,5次為1個療程.

④推拿治療:病人取坐位,醫者點曲池,內關,外關,少府,勞宮,魚際,後溪,前谷,中尊:登門,善谷,三間,二間穴各1min,拍打病人手掌,手背各5min,以腕關節為軸搖動手2次,施抖法,於手部2次,結束治療,10次為,1個療程,休息1天,進行下1療程治療.

⑤熏洗療法:

活血止痛散透骨草,威靈仙,五加皮,延胡索,川牛膝,紅花,歸尾,乳香,沒藥,土茯苓,薑黃,羌活,川椒,白芷,海桐皮,蘇木各10g,煎水熏洗,適用於氣虛血瘀證及四末失榮證.

回陽止痛洗藥:透骨草30g,當歸,赤芍,川椒,蘇木各15g,生南星,生半夏,生川草烏,川牛膝,香白芷,海桐皮各10g,煎水熏洗,適用於陽虛寒凝型.

無潰瘍和壞疽者,可用中藥熏洗患肢,藥用透骨草,川楝子,薑黃,海桐皮,威靈仙,川牛膝,羌活,白芷,蘇木,五加皮,紅花,虎杖,川椒,乳香,沒藥,水煎取藥液外熏洗患肢,具有活血止痛,散寒通絡的作用.

已有潰瘍和壞疽者,則需註意清創換藥,1~2天換藥1次,可用生肌玉紅膏(久不收口者用),養陰生肌散.

護理:

護理問題:手指皮膚遇冷或情緒緊張時出現蒼白,麻木;疼痛;皮膚硬化,壞疽.

護理目標:①避免寒冷刺激及不良情緒,減少發作,②減輕疼痛麻木不適感,③預防皮膚病變惡化.

護理措施:

①避免各種誘發因素,冬季註意保暖,防止四肢局部暴露於寒冷的環境中,保持病室溫度在22~23℃之間,禁用血管收縮藥物及B受體阻滯劑,避免創傷,積極鼓勵戒煙,因尼古丁可使血管收縮,影響血液循環,同時積極治療引起血管損傷的各種疾病,保持皮膚清潔,病室要定期消毒.

②避免刺激性飲食,忌生冷,辛辣厚味之品.

③做好心理護理,向患者講明精神因素與本病的關系,避免精神緊張及情緒激動,以保持良好的情緒.

④觀察患者指(趾)端皮膚血液循環狀況,當出現顏色蒼白,疼痛及麻木等癥狀時,可予溫水浸泡,加強按摩,必要時可在指(趾)端局部塗以硝酸甘油軟膏,每次保留1h時後擦幹.

⑤患者局部發生潰瘍或壞疽時,註意皮膚的清潔,必要時配合藥物熏洗和外敷,若兼見發熱,惡寒,身痛等全身癥狀時,更應及時采取對癥治療,控制感染,避免患肢下垂位及活動過久.

⑥發作時出現疼痛,給予局部揉擦,加溫,可使疼痛緩解或發作停止.

⑦積極治療引起雷諾現象的各種疾病,如系統性紅斑狼瘡,皮肌炎等.

⑧適當進行戶外活動,註意保護暴露部位.

二)預後

雷諾病經避免寒冷刺激和情緒激動,忌煙,藥物和手術治療,預後較好,可以完全治愈,雷諾征則取決於原發病的治療效果和預後,由自身免疫性風濕病引起的雷諾現象,一般預後較差.

雷諾綜合征 Raynaud’s syndrome饮食

食療法

豬蹄1隻,毛冬青30克、雞血藤50克、丹參50克.豬蹄洗凈與上述藥一起煮,豬蹄爛熟後,棄藥渣,吃豬蹄喝湯,孕婦禁用.(2)當歸20克,紅棗40枚,煨熟後吃棗喝湯.

雞蛋1隻,黑木耳15克、紫菜10克、煮湯後加佐料食之.

硫磺20克、血竭10克、丁香10克、白胡椒6克、研成細末後用醋調成糊狀,敷於手足心,每2日換一次.

蔥白30克,生薑、桂枝、紅花、地膚子各15克,煎汁熏洗患處,每日1次,每次30分鐘左右.

雷諾綜合征 Raynaud’s syndrome并发症

常伴有情緒易激動,憂鬱,傷感,多疑,失眠,多夢,周身痛無定處等精神癥狀.

病久且反復頻繁發作者,表現為手指皮膚變薄,緊縮,硬韌,伴有關節失靈或僵硬,甚則靜息痛和指端潰瘍.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白內障 老年性白內障 年齡相關性白內障 腎癰 股骨頸骨折 S72.002 喉瘡 蹠疣 verrucaplantaris 牛程蹇 瘊子 濕熱蘊脾
热门文章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