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神經官能癥 F45.308 神經循環衰弱癥 心臟神經癥

心臟神經官能癥 F45.308 神經循環衰弱癥 心臟神經癥

心臟神經官能癥 F45.308 神經循環衰弱癥 心臟神經癥

心臟神經官能癥 F45.308 神經循環衰弱癥 心臟神經癥百科

心臟神經官能癥是神經官能癥的一種特殊類型,以心血管系統功能失常為主要表現,可兼有神經官能癥的其他表現.其癥狀多種多樣,常見有心悸、心前區疼痛、胸悶、氣短、呼吸困難、頭暈、失眠、多夢等.大多發生於青壯年,20歲~40歲者最多,多見於女性,尤其是更年期婦女.

心臟神經官能癥 F45.308 神經循環衰弱癥 心臟神經癥

心臟神經官能癥 F45.308 神經循環衰弱癥 心臟神經癥

心臟神經官能癥 F45.308 神經循環衰弱癥 心臟神經癥病因

(一)發病原因本病病因尚不清楚,與一般神經癥一樣,主要是由於工作與生活過度緊張、焦慮或與人尖銳矛盾產生精神創傷,大腦皮質受到強烈刺激而使大腦皮質興奮與抑制過程產生障礙,導致中樞神經功能失調,自主神經功能紊亂,造成心臟血管功能異常.本病的發生與下列因素有關:

傢族性同一傢族或相同的環境作用下易患神經癥傾向.往往同一傢族父母、兄弟、姊妹均有不同程度的神經癥表現.

神經類型內向患者情感脆弱、較抑鬱、多愁善感,精神上稍受刺激或工作較緊張,即可誘發本病.

喜靜少動患者平時缺乏運動鍛煉,在一時較劇烈運動、心臟負擔較重,心跳較快或出現期前收縮,便過分註意心臟而致發病.

缺乏對心臟病認識患者看到親人或同事有心臟病或聽到某心臟病患者猝死,便憂心忡忡,可誘發本病.

醫源性由於醫務人員診斷上錯誤或解釋工作不足,將非器質性心臟病誤診為心臟病,如將無害性心臟雜音誤診為二尖瓣閉鎖不全,把竇性心律不齊作為心律失常,一時性血壓升高當作高血壓病,都可造成患者精神負擔過重、緊張、焦慮而誘發本病.

有些癥狀如心悸、心慌與β受體過敏綜合征(功能亢進)相似,故有人認為機體對β受體過敏是引起本病主要原因之一.

(二)發病機制心臟神經癥的病因和神經官能癥相似,被認為可能與體質、神經、行為、外界環境、遺傳等因素有關.患者的神經類型常為弱型,其傢庭成員中可有神經官能癥.此類病人平時活動范圍較為狹小,對環境事物較為淡漠、不感興趣,多慣於抑制其情緒,抑鬱和焦慮憂愁.在各種外來的負荷、刺激或勞損如精神上受到刺激或工作較緊張時,往往不能使自己適應於這種環境而易發病或使癥狀加重.傢屬中有較嚴重心臟病患者或有因心臟病而驟死者也常可誘發本病.也有由於患者缺乏對心臟病的認識,將某些生理性心血管功能改變如對醫生所說的“生理性雜音"、“竇性心律不齊"等發生誤解,或被錯誤地診斷為“心臟病"後亦常可成為起病因素.在體力活動較少,腦力勞動較多、循環系統缺乏鍛煉的基礎上,吸煙、飲濃茶或咖啡引起心臟搏動較為強烈或過早搏動,常可導致患者過分註意心臟而產生心臟神經癥.

心血管系統受神經和內分泌系統的調節,其中神經系統的調節起主導作用.交感神經使竇房結沖動發放加快,而迷走神經使竇性心律減慢.當中樞神經系統功能失調時,交感和迷走神經的正常活動也受幹擾,心血管系統的功能因而發生紊亂,產生一系列交感神經張力過高的表現.精神、環境等的刺激可引起各種生理改變,主要表現為交感神經活性增加和腎上腺皮質激素分泌增加.臨床研究還顯示本癥患者對運動、心理學試驗和疼痛刺激有異常反應,如運動時最大氧耗量較正常人為低和動靜脈血氧含量差降低以及毛細血管血流減慢、血乳酸鹽增多等.普萘洛爾等β腎上腺素能受體阻滯藥治療心臟神經癥的療效較好.這些患者同時伴有高動力循環的表現,如左心室噴血速度增快、心排血量增加、動脈搏動增強和偶見的收縮壓升高.經普萘洛爾治療上述表現可全部消失,更進一步支持本癥存在β腎上腺素能受體功能亢進綜合征.

心臟神經官能癥 F45.308 神經循環衰弱癥 心臟神經癥

心臟神經官能癥 F45.308 神經循環衰弱癥 心臟神經癥

心臟神經官能癥 F45.308 神經循環衰弱癥 心臟神經癥症状

癥狀繁多反復易變,但陽性體征很少,以自主神經功能紊亂為主要表現.一般都是主觀感覺,缺乏客觀證據.

心悸是最常見的癥狀,自覺心跳、心前區搏動和不適,運動或情緒激動時更加明顯,純屬患者主觀感覺,客觀檢查無任何發現,但有時可見心尖搏動較強有力,或竇性心動過速,偶有房性或室性期前收縮或短暫陣發性室上性心動過速,輕度活動可使心率不相稱地明顯加快,患者常因此而不敢活動.

心前區疼痛自以為是心絞痛,但其部位與性質與典型心絞痛不同,疼痛部位多變不固定,多局限於心尖區及左乳房下區很小范圍,亦可在胸骨下或右胸前或胸背等處.痛為歷時數秒的刺痛或刀割樣痛或持續數小時或數天的輕微隱痛,有時疼痛可放射至左前臂外側或手指疼痛,疼痛出現與勞力無關,以活動後、精神疲勞後、甚至休息時才出現疼痛.有些患者用手按壓疼痛部位或左側臥位時可使疼痛緩解,另一些患者異常緊張不敢隨便轉動體位,或心前區肋骨、軟組織及其表面皮膚有壓痛點.

呼吸困難患者常感到空氣不足,呼吸不暢,淺短不規則呼吸,伴有胸痛,室內人多擁擠或通風較差的地方容易發作,常嘆氣樣式呼吸後感到舒服或面對窗口呼吸新鮮空氣.但較長時間深呼吸可出現四肢發麻、頭暈、眩暈、震顫甚至手足抽搐等表現.此乃過度呼吸,血中二氧化碳濃度降低,出現輕度呼吸性堿中毒,即所謂換氣過度綜合征.呼吸困難躺下時減輕,故與心性呼吸困難不同.

神經衰弱的癥狀患者常訴乏力、頭暈、頭痛,臉紅灼熱感、失眠、多夢、焦慮、易激動、食欲不振、惡心嘔吐,不定位肌肉跳動,腋部掌心出汗,手腳發麻等.

體格檢查體型常為無力型,焦慮緊張或憂鬱,淡漠面容,手掌多汗,兩手顫抖,有些患者低熱37.5℃左右.血壓輕微升高且波動性大,這可能與體溫調節中樞和血管運動中樞功能失調有關.心率增快,竇性心律不齊,心尖搏動強而有力,第1心音亢進,心尖區可聞及1/6~2/6級柔和收縮期雜音,或胸骨左緣第2~3肋間2/6級收縮期雜音,偶有期前收縮.膝反射亢進,劃痕試驗多數陽性.心臟X線檢查多無變化.心電圖無特異性改變,可有竇性心動過速、竇性心律不齊,偶爾Ⅱ、Ⅲ和aVF導聯T波平坦或輕度倒置,時隱時現.雙倍二級梯或活動平板負荷試驗陽性亦不少見.普萘洛爾(心得安)試驗大多數能使心率減慢,心電圖ST-T改變恢復正常,運動試驗轉為陰性.

分型根據心功能儀測定結果,心臟神經癥可分為兩型:①交感神經興奮性增高型:占73.4%,以心率快,血壓偏高;②迷走神經興奮性增高型:占26.6%,以心率慢,血壓偏低.

根據有上述心血管系統功能失調的癥狀而體征較少,且非特異性,加上全身性神經官能癥的表現,以及經詳細的全身和心血管系統方面檢查不能找到器質性心臟病的證據時,可以作出心臟神經癥的診斷.但必須盡可能排除器質性心臟病.相反,也應警惕誤診本癥為器質性心臟病.另外某些器質性心臟病的起始可無明顯客觀證據,且器質性心臟病亦可與心臟神經癥同時存在,或後者發生在前者的基礎上,因此診斷必須慎重.根據臨床表現和實驗室檢查來判斷心血管病的嚴重程度,以及神經癥所占據的成分.

心臟神經官能癥 F45.308 神經循環衰弱癥 心臟神經癥

心臟神經官能癥 F45.308 神經循環衰弱癥 心臟神經癥

心臟神經官能癥 F45.308 神經循環衰弱癥 心臟神經癥检查

心臟X線檢查無異常.

心電圖常有竇性心動過速、房性或室性過早搏動或非特異性ST段及T波變化.大多表現為ST段J點壓低或水平樣下移、T波低平、雙向或倒置.ST-T波改變以局限於Ⅱ、Ⅲ、aVF或V4~6導聯的多見,且較易改變,時而消失,時而加重.心率增快時常使ST-T波異常加重,而心率減慢時ST-T波可完全恢復正常.

雙倍二階梯或活動平板運動負荷試驗陽性的亦不少見.普萘洛爾等β腎上腺素能受體阻滯藥大多能使心率減慢,癥狀減輕或消失,心電圖ST-T波改變恢復正常,並使運動負荷試驗轉為陰性.針刺人迎穴後可使ST-T波改變恢復正常.

診斷根據上述臨床表現,一般不能做出心臟神經癥的診斷.尤其是有癥狀,但是體格檢查及輔助檢查等均未見異常,排除器質性疾病便可診斷.如果將本病診斷為器質性心臟病,不僅增加瞭不必要的檢查和治療,而且加重瞭患者的焦慮和心理負擔,使癥狀更加嚴重.然而,必須註意排除器質性心臟病,避免誤診;也需註意器質性心臟病有可能同時伴有心臟神經癥.

心臟神經官能癥 F45.308 神經循環衰弱癥 心臟神經癥预防

消除誘因,如憂慮,緊張,煩惱;糾正失眠;避免過度勞累和環境嘈雜不良因素的影響,一旦患瞭心臟神經官能癥,不必過於緊張,更不需臥床休息,可采取下列措施:

一、經常參加力所能及的體育活動,如打太極拳等,鍛煉身體,增強體質.

二、生活有規律,合理安排生活,盡量做到勞逸結合.

三、避免過度緊張,不宜從事持續時間過長,註意力高度集中的工作.

四、嚴重失眠者可選用安定,利眠寧,健腦合劑,谷維素,多種維生素,心得安等,或者辨癥選用中成藥歸脾湯,朱砂安神丸,黃連阿膠湯,交泰丸等,均可取得良好的治療效果.

心臟神經官能癥 F45.308 神經循環衰弱癥 心臟神經癥治疗

本癥雖無器質性心臟病證據,但確是一種病態或心理障礙,由此所造成的心臟神經功能紊亂也確給患者帶來莫大痛苦.因此,對心臟神經癥的治療措施如下:

醫務人員必須同情關心病人,對其不能說“無病"、“假病"或“思想病",取得病人的信任和配合治療.需進行心理疏導治療.詳細瞭解病者患病經過、工作、生活、思想情況及其傢庭、婚姻和工作環境.分析可能引起本癥的主要誘因,然後進行仔細心血管系統的檢查,包括X線、心電圖、超聲心動圖和其他必要實驗室檢查.根據檢查結果確無器質性心臟病證據,可向患者詳細分析和解釋病情,使之相信自己並無器質性心臟病.並耐心回答患者提出的有關問題,使其瞭解本癥的病因和本質,以解除不必要顧慮.同時告訴患者,本癥形成有一過程,要治愈也需要一段時間,且有不斷反復.因此,治療不能操之過急,樂觀對待,切莫悲觀,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

消除誘因,並與患者傢屬或工作單位一起設法改善其生活和工作環境,避免或消除各種容易引起病情加重的誘因.根據病情輕重減輕或調整工作,一般不宜臥床休息,合理安排有規律地生活,鼓勵病人適當參加體力活動和體育鍛煉,如戶外散步、郊遊、打太極拳等活動,但鍛煉要循序漸進,活動量不宜過大.

適當應用藥物治療以減輕癥狀鎮靜安神:可給予地西泮(安定)、艾司唑侖(舒樂安定)、刺五加、五味子糖漿、維生素B6、谷維素等,以調整中樞神經功能恢復平衡.必要時服氟哌噻噸/二甲胺丙烯(黛安神)、阿普唑侖0.4~0.8mg/d,氟西汀(fluaoxetine,百憂解)20~40mg/d,均分1~2次口服等有一定療效.

β受體阻滯藥應用:普萘洛爾(propranolal)10mg,3次/d,可減慢心率,減輕心悸的感覺.

抗心律失常如有頻發室性期前收縮可給予普羅帕酮100~150mg,3次/d.

中醫中藥:對功能性疾病采用中醫中藥辨證論治有良好效果,對心脾兩虛者可用歸脾湯;對心煩多汗,心火偏旺者,可服補心丹或朱砂安神丸;對腎陰虧損、心火陽亢、心腎不交者,可用黃連阿膠湯.此外,針灸、鈣離子導入、氣功等均有一定療效.

預後本癥雖非器質性心臟病,不影響人的壽命,但癥狀較多,反復易變、遷延不愈,嚴重者可長期處於病理狀態不能正常生活和工作,部分患者完全喪失勞動力.

心臟神經癥的護理要教育患者瞭解本癥的性質以解除患者的思想顧慮.醫務工作者要以同情和關心的態度對待患者,獲得他們的信任.在診斷確定後必須堅決的告訴患者其心臟是完全正常的.

與患者傢屬一起設法改善患者的生活和工作環境避免各種可以引起病情加重的因素,創造有利的治療條件.增強患者戰勝疾病的信心.

鼓勵患者堅持工作和體育鍛煉生活起居要規律,避免疲勞和緊張的工作.

心臟神經官能癥 F45.308 神經循環衰弱癥 心臟神經癥饮食

食療法取熟燕麥粉100克,橘皮末10克,制成麥糊,加蜂蜜調服,分次服用.可治胃腸神經官能癥.

新鮮或幹的萵苣葉浸泡的汁液,每天晚上飲1~2湯匙,或食用新鮮萵苣,對神經官能癥、高血壓、心律紊亂和失眠患者,有顯著療效.

葵花子30克.葵花子殼嚼服.對失眠,安定情緒,防止老化,預防疾病都有好處.

豬腰500克,山藥30克,當歸10克,黨參20克,油、鹽、醬、醋、蔥、薑各透量.將豬腰對半剖開,取去網膜及導管,洗凈.加入山藥等三味中藥清燉至熟.將豬腰取出晾涼,切成腰花裝盤,澆上各調料即成.分次食用,補益氣血.用於氣血不足、疲倦乏力、身體不適的患者.

用豬心1個,洗凈,加紅棗10個燉服,吃肉飲湯.治多夢失眠.

乳鴿1隻,黃酒、白糖、鼓油、食油各適量,紅棗7枚,冬菇5朵,鮮薑2片,大米150克.將鴿洗凈切片,用黃酒、糖、鼓油、食油調汁醃漬.棗去核,冬菇泡軟切絲,薑切片,同倒入鴿肉碗中,拌勻.街蒸米飯水開時,將鴿肉、紅棗攤於飯上,蓋嚴,用文火燜至熟.宜晚餐用,主治體弱神經官能癥、病後虛損癥.

雞肉300克,切成塊狀,猴菇蘑100克,洗凈切片,共煮湯,調入調料食用,連服數天.雞肉含蛋白質豐富,味道鮮美,易為人吸收.猴菇蘑含有多種氨基酸及維生素,以及多肽、多糖和脂肪族的酰胺物質,可治神經官能癥.身體虛弱,特別是伴有胃及十二指腸潰瘍的患者食用更佳.

棗子7枚,枸杞子20克,和雞蛋2個同煮,蛋熟去殼再煮片刻,吃蛋喝湯,連續服用.健腦益智,適心臟神經官能癥用於失眠、健忘者食用.

桂圓、蓮子、五味子、核桃等對腦力衰退、健忘、煩躁等癥狀都有一定療效.

食療僅供參考,具體請詢問醫生.

心臟神經官能癥 F45.308 神經循環衰弱癥 心臟神經癥并发症

關於本病的並發癥非常少見,唯一需要註意的是部份病人因對本病缺乏正確的瞭解,因本病的種種癥狀而產生焦慮抑鬱的癥狀,隨著時間的延長,癥狀逐漸加重而形成一個惡性循環,對本病的治療極為不利.

嚴重的影響生活質量:情緒心理問題沒有解決,患者的焦慮、抑鬱、緊張、擔心這些不良情緒愈加嚴重,患者往往是心神不寧、坐臥不安、無心睡眠、日夜煎熬,面容日漸憔悴、體力日漸衰弱,根本無法正常的工作,學習,給患者本人及其傢屬帶來極大的痛苦和煩惱.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嬰兒青銅綜合征 嬰兒青銅綜合癥 小棘苔蘚 孟氏骨折 S62.0051 蒙泰賈骨折 尺骨骨幹骨折兼橈骨頭脫位 嬰兒臍疝 十二指腸類癌 小兒腎病
热门文章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