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色體異常

染色體異常

染色體異常

染色體異常百科

先天性腎上腺皮質增生癥(CAH)是由於腎上腺皮質激素生物合成酶系中某種或數種酶的先天性缺陷,使皮質醇等激素水平改變所致的一組疾病.常呈常染色體隱性遺傳.臨床上以21-羥化酶缺陷癥為最常見,占90%以上,其發病率約為1/4500新生兒,其中約75%為失鹽型,其次為11β-羥化酶缺陷癥,約占5%~8%,其發病率約為1/5000~7000新生兒.其他類型均為罕見.

染色體異常

染色體異常

染色體異常病因

染色體是基因的載體,染色體病即染色體異常,故而導致基因表達異常機體發育異常.

染色體異常染色體畸變的發病機制不明,可能由於細胞分裂後期染色體發生不分離或染色體在體內外各種因素影響下發生斷裂和重新連接所致.

染色體異常

染色體異常

染色體異常症状

一、癥狀染色體異常的病癥有以下幾種:

1、21三體綜合征又稱先天愚型或Down綜合癥屬常染色體畸變,是小兒染色體病中最常見的一種.21三體綜合征包含一系列的遺傳病,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第21對染色體的三體現象,會導致包括學習障礙、智能障礙和殘疾等高度畸形.其臨床特征如下:

(1)在體型方面:身材矮小,肌肉緊張度低下,體力低下,頸椎脆弱.頭部長度較常人短,面部起伏較小,瞼裂可輕微向上、向外傾斜,形成蒙古樣面容.鼻子,眼睛之間的部分較低,眼角上挑,深雙眼皮.頭發細軟而較少.耳朵上方朝內側彎曲,整體看上去呈圓形而且位置較低.舌頭比較大.脖子粗壯.手比較寬,手指較短,拇指和食指之間間隔較遠,小指缺少一個關節,向內彎曲.手掌的橫向紋路隻有一條,指紋為弓狀,而且兩條掌橫褶合並為一條稱“猿線”,也就是稱“通貫手”.腳趾第一趾與第二趾之間間隔也比較大.四肢短,由於韌帶松弛,關節可過度彎曲.骨齡常落後於年齡,出牙延遲且常錯位.以下特征並非全部出現在患者身上,根據個人差異,也有身體特征上不明顯的例子.

(2)在智力和發育情況方面:主要特征為智能低下、體格發育遲緩和特殊面容.患兒眼距寬,鼻梁低平,眼裂小,眼外側上斜,有內毗贅皮,外耳小,硬腭窄小,舌常伸出口外,流涎多,故稱伸舌樣癡呆.患兒在出生時即已有明顯的特殊面容,且常呈現嗜題和喂養困難.隨著年齡增長,其智能低下表現逐漸明顯,動作發育和性發育部延遲.約30%患兒伴有先天性心臟病等其他畸形.因免疫功能低下,易患各種感染,白血病的發生率也增高10~30倍.胃腸道異常如十二指腸狹窄等,寰樞關節不穩定,劇烈運動可導致脊髓壓迫.患者40多歲時幾乎普遍發生Alzheimer病,出現註意力不集中、寡言少語、視空間定向力差、記憶力及判斷力下降和癲癇發作等.如存活至成人期,則常在30歲以後出現老年性癡呆癥狀.

2、13三體綜合征(Patau綜合征)新生兒中的發病率約為1:25000,女性明顯多於男性,而且患兒多發畸形比18三體綜合征及21三體綜合征均嚴重.

13三體綜合征臨床表現如下:(1)在外表和體型方面:患兒頭小,前額後縮,顳部窄,前囟及骨縫寬,顱頂頭皮有潰瘍.瞼裂呈水平線,可見不同程度的小眼至無眼,眼距寬,有白內障、虹膜缺損及視網膜發育異常.可見獨眼畸形、大扁平三角嘴、薄嘴及小下頜.2/3病例見上唇裂,常為兩側性,並伴有腭裂.耳位低,耳輪較平而界限不清,且有耳聾.面、前額或頸背可有一個或多個血管瘤.頸部皮膚松.手指屈曲重疊或有或無,常見六指(趾),指甲過度凸出.足呈搖椅底樣足,足跟突出.

(2)生長發育和智力發育方面:出現生長發育障礙、喂養困難、生活力差、智能遲鈍、肌張力低下,常有驟發恐懼征象和呼吸暫停及運動性驚厥發作,伴有腦電圖高峰性節律不齊改變.80%病例有先天性心臟病,主要為室間隔缺損、動脈導管未閉、房間隔缺損等.消化道畸形可見結腸旋轉不良、臍和腹股溝疝、胰腺或脾組織異位等.30~60%患兒有泌尿系畸形,可見多囊腎、腎盂積水、雙腎及雙輸尿管.男性80%有隱睪,見陰囊畸形,女性可有雙角子宮、陰蒂肥大及雙陰道.

3、18三體綜合征是指經染色體檢查多一個額外的染色體,認為是17號染色體,相繼許多學者陸續報道瞭相似的觀察,證實這些臨床綜合征與18號染色體異常有關.其活嬰發病率為1/4000,女性多見,患者母親平均生育年齡為34歲.

(1)臨床表現如下:患兒表現為生長遲緩、上瞼下垂、眼瞼畸形、耳位低、小嘴、小下頦、皮膚斑點、示指超過中指並握緊拳頭、並指(趾)畸形、搖籃底足(rocker-bottomfeet)、足趾大而短、室間隔缺損、臍疝或腹股溝疝、胸骨短、小骨盆和肌張力增高,偶有癲癇發作、嚴重精神發育遲滯等,常死於嬰兒早期.

4、貓叫綜合征:貓叫綜合征(Criduchatsyndrome)又稱cri-du-chat綜合征,病孩的哭聲好像貓在叫一樣,遠較Down氏綜合征常見,是5號染色體短臂缺失所致.

(1)癥狀表現如下:患兒生後數周至數月出現小貓叫樣哭聲,智能發育低下,童年期肌張力過低,到成年期則轉變為肌張力過高;兩眼距離過寬、短頭畸形、滿月臉、外眼角往下傾斜、反先天愚型樣瞼裂歪曲、小頜、肌張力減退和斜視等.這些特征大多也是童年期較明顯,隨著年齡增大可能消失.

(2)出聲時哭聲小、體重輕、小頭、小顏、小喉頭、內眥贅皮、最突出的是新生兒哭聲似貓叫,其智力遲鈍、斜視、眼距寬、先天心臟病、高腭弓、掌紋異常、指趾過長等.

5、脆性X綜合癥是由於在人體內X染色體的形成過程中的突變所導致.本綜合征是導致遺傳性精神發育遲滯最常見的原因.由於女性具有兩條X染色體,受累率為50%,程度較輕.據估計,10%以上的男性遺傳性精神發育遲滯患兒有異常脆性X染色體,有時女性也受累,但病情較輕.

(1)患兒表現為典型的三聯征:精神發育遲滯,特殊容貌(如長臉、大耳、寬額頭、鼻大而寬和高腭弓)和大睪丸等.患兒身高正常,大睪丸一般出現於8~9歲,85%的患兒可有智力低下,多為中等程度,常表現為行為異常,多出現於青春期前,常見自傷性行為、多動及沖動性行為,以及刻板和怪異動作、多動癥、多言癖,孤獨癥患者可有特有的拍手動作.9%~45%的患兒可出現癲癇發作.

6、環狀染色體指的是在第一次減數分裂終變期到中期時,著絲點在中點附近而兩端有交叉的二價染色體.表現為精神發育遲滯,伴各種身體畸形.

7、Klinefelter綜合征:其染色體表型為XXY,僅見於男性.

(1)臨床表現:患者身材高大,表現類似無睪丸者的外表,肩寬、頭發及體毛稀疏、音調高、乳房女性化和小睪丸,肌張力減低,通常伴精神發育遲滯,但程度較輕.本病並發精神病、哮喘和內分泌功能異常,如伴糖尿病幾率較高.

8、Turner綜合征:染色體為XO(45X)型,僅見於女性.

(1)臨床表現:患者身材矮小,頸部有蹼,臉呈三角形,小下頦,乳頭間距寬,指(趾)彎曲,肘外翻和指甲發育不全,可伴五官距離過遠,內眥贅皮折疊,可有性發育遲緩及中度精神發育遲滯等.

9、Colpocephaly綜合征為少見的腦部畸形,病因很多,有些是8號染色體三倍體嵌合所致,常誤診為多種類型的腦室擴張伴腦發育異常.患者表現為精神發育遲滯、痙攣狀態和癲癇發作,視神經發育不全導致視覺異常等.側腦室枕角顯著擴張,皮質灰質邊緣重疊增厚,白質變薄.

10、Williams綜合征:Williams綜合征是7號染色體編碼彈性蛋白基因區域存在微小缺失,新生兒發病率為1/2萬,由Williams首先描述.

(1)臨床表現:患者精神發育遲滯較輕,音樂能力早熟,有非凡的音樂才能,對樂譜有驚人的記憶力,聽一遍交響樂可全部記住;有些患者可寫出大段的描寫文字,措辭和內容正確,但不會描繪簡單事物.患兒發育遲緩,外貌獨特,如寬嘴、杏仁眼、鼻孔上翻、耳朵小而尖,稱為“小妖精樣”外貌;性格溫和,對聽覺刺激敏感,言語交談能力獲得較晚,可有視空間和運動能力缺陷.可有心血管畸形如主動脈瓣狹窄.

11、Prader-Willi綜合征新生兒發病率為1/2萬,兩性患病率均等,為15號染色體q11-q13缺失所致.

(1)臨床表現:患兒表現為肌張力降低、腱反射消失、身材矮小、面容變形、生殖器明顯發育障礙,出生時可有關節彎曲等,1年後出現明顯精神發育遲滯或智力低下(hypomentia),由於過度進食變得肥胖.

12、Angelman綜合征是15號染色體q11-q13缺失所致,與Prader-Willi綜合征不同的是本病由母系單基因遺傳缺陷所致.

(1)臨床表現:患兒表現為嚴重精神發育遲滯、小頭畸形及早期出現癲癇發作等,抗癲癇藥治療不敏感,出現少見的牽線木偶樣姿態和運動障礙,常想大笑或微笑樣,舊稱“快樂木偶綜合征”.

13、Rett綜合征:Rett綜合征由Rett首先(1966)描述,病因不明,呈X染色體顯性遺傳.有人推測代謝機制參與致病.發病率為1/1.5萬~1/1萬,僅見於女性,可存活多年,男性為純合子,常不能存活.若為女性,出生時及生後早期發育正常,6~15個月時手部自主運動喪失,以後交流能力喪失、身體發育遲滯、頭顱增大等.

(1)典型癥狀為手部徐動、搓丸樣刻板樣運動,逐漸出現共濟失調及下肢強直,最終喪失行走及語言能力.可出現發作性過度換氣和屏氣、夜間呼吸節律正常和癇性發作等.

(2)註意本病可誤診為Kanner孤獨綜合征,兩者的不同點是Rett綜合征早期即運動能力喪失,無註意力不集中及眼球聯合運動消失.主要根據患兒的特征性癥狀、體征及染色體檢查.檢出染色體異常可確診.

(溫馨提示:以上資料僅提供參考,具體情況請向醫生詳細咨詢.)

染色體異常

染色體異常

染色體異常检查

實驗室檢查

1、Down綜合征血清學檢查可見血清素降低、白細胞中堿性、磷酸酶增高、紅細胞二磷酸葡萄糖增高、過氧化物歧化酶增高50%、但與患者發育異常及智力低下無關.

2、約1/3的Down綜合征患兒母親在妊娠4~6個月時血清甲胎蛋白含量增高,血清絨毛膜促性腺激素含量增產前檢查是關鍵高、雌三醇含量降低,可提示胎兒Down綜合征檢查結果.陽性孕婦應行羊膜囊穿刺,檢測患者羊水細胞或染色體.

其它輔助檢查孕婦行羊膜囊穿刺可發現羊水細胞染色體異常可以早期篩查Down綜合征患兒及其他染色體發育不全.

染色體檢查可用熒光原位雜交技術(fluorescentinsituhybridizationtechnique)檢測患者羊水細胞或染色體,如Down綜合征可發現21號染色體為三倍體.

染色體異常预防

染色體發育不全治療困難,療效不滿意,預防顯得更為重要,預防措施包括推行遺傳咨詢,染色體檢測,產前診斷和選擇性人工流產等,防止患兒出生.

染色體異常治疗

一、西醫目前治療以癥狀治療及器官畸形矯正為主,基因治療、細胞治療、替代治療也正發展中.但是染色體異常治療困難,療效不滿意,導致的先天性智能障礙的治療,也尚無有效藥物,可嘗試康復訓練.

二、中醫目前治療以癥狀治療及器官畸形矯正為主,基因治療、細胞治療、替代治療也正發展中.但是染色體異常治療困難,療效不滿意,導致的先天性智能障礙的治療,也尚無有效藥物,可嘗試中藥或康復訓練.

染色體異常饮食

根據不同的癥狀,有不同情況的飲食要求,具體詢問醫生,針對具體的病癥制定不同的飲食標準.

染色體異常并发症

一、並發病癥染色體異常種類繁多,臨床癥狀體征復雜多樣,例如約30%的21三體綜合癥的患兒伴有先天性心臟病等其他畸形.因免疫功能低下,易患各種感染,白血病的發生率也增高10~30倍.胃腸道異常如十二指腸狹窄等,寰樞關節不穩定,劇烈運動可導致脊髓壓迫.患者40多歲時幾乎普遍發生Alzheimer病,出現註意力不集中、寡言少語、視空間定向力差、記憶力及判斷力下降和癲癇發作等.如存活至成人期,則常在30歲以後出現老年性癡呆癥狀.不同的疾病引起的臨床表現和並發癥各不相同,體詳情可參見各病臨床表現.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腦血管病 I67.903 腦血管疾病 CVD 小兒膿胸 小兒化膿性胸膜炎 陰道黑色素瘤 輸尿管脫垂 輸尿管口囊腫 輸尿管囊腫 輸尿管膨出 輸尿管疝 妊娠合並急性腎盂腎炎 絲狀角膜炎
热门文章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