鵝口瘡 白念菌病

鵝口瘡 白念菌病

鵝口瘡 白念菌病

鵝口瘡 白念菌病百科

鵝口瘡(thrush)又名雪口病,白念菌病(moniliasis),是由真菌傳染,在粘膜表面形成白色斑膜的疾病,多見於嬰幼兒.本病是白色念珠菌感染所引起.這種真菌有時也可在口腔中找到,當嬰兒營養不良或身體衰弱時可以發病.新生兒多由產道感染,或因哺乳奶頭不潔或喂養者手指的污染傳播.

鵝口瘡 白念菌病

鵝口瘡 白念菌病

鵝口瘡 白念菌病病因

接觸感染(30%):

念珠菌的食物,衣物和玩具,另外,嬰幼兒在6~7個月時開始長牙,此時牙床可能有輕度脹痛感,嬰幼兒便愛咬手指,咬玩具,這樣就易把細菌,黴菌帶入口腔,引起感染.母親陰道有黴菌感染,嬰兒出生時通過產道,接觸母體的分泌物而感染.

消毒不徹底(25%):

奶瓶,奶嘴消毒不徹底,母乳喂養時,媽媽的奶頭不清潔,都可以是感染的來源,在幼兒園過集體生活,有時因交叉感染可患鵝口瘡.由此可見,平時不註意清潔是患病的一大原因.

長期服用抗菌素(20%):

或不適當應用激素治療,造成體內菌群失調,黴菌乘虛而入,並大量繁殖,引起鵝口瘡.

鵝口瘡 白念菌病

鵝口瘡 白念菌病

鵝口瘡 白念菌病症状

可見口腔粘膜表面覆蓋白色乳凝塊樣小點或小片狀物,可逐漸融合成大片,不易擦去,周圍無炎癥反應,強行剝離後局部粘膜潮紅、粗糙、可有溢血,不痛,不流涎,一般不影響吃奶,無全身癥狀;重癥則整個口腔均被白色斑膜覆蓋,甚至可蔓延到咽、喉頭、食管、氣管、肺等處而危及生命.重癥患兒可伴低熱、拒食、吞咽困難.取白膜少許放玻片上加10%氫氧化鈉一滴,在顯微鏡下可見真菌的菌絲和孢子.

鵝口瘡 白念菌病

鵝口瘡 白念菌病

鵝口瘡 白念菌病检查

鵝口瘡檢查項目:尿常規,體溫,測量.血常規本病應與滯留奶塊相鑒別.口腔滯留奶塊,其性狀雖與鵝口瘡相似,但用溫開水或棉簽輕拭,即可移動、除去奶塊.而本病白屑不易擦去,若用力擦去,其下面的黏膜潮紅、粗糙.

鵝口瘡 白念菌病预防

1.產婦有陰道黴菌病的要積極治療,切斷傳染途徑.

2.嬰幼兒進食的餐具清洗幹凈後再蒸10~15分鐘.

3.哺乳期的母親在喂奶前應用溫水清洗乳暈,而且應經常洗澡,換內衣,剪指甲,每次抱孩子時要先洗手.

4.對於嬰幼兒的被褥和玩具要定期拆洗,晾曬,寶寶的洗漱用具盡量和傢長的分開,並定期消毒.

鵝口瘡 白念菌病治疗

[治療]

一般不需口服抗真菌藥物.可用2%碳酸氫鈉溶液於哺乳前後清潔口腔.或局部塗抹10萬-20萬U/ml制黴菌素魚肝油混懸溶液,每日2~3次.亦可口服腸道微生態制劑,糾正腸道菌群失調,抑制真菌生長.預防應註意哺乳衛生,加強營養,適當增加維生素E2和C.

鵝口瘡 白念菌病饮食

嬰兒室應註意隔離和哺乳的消毒,以預防傳播.

鵝口瘡 白念菌病并发症

長瞭鵝口瘡,寶寶的口腔會有疼痛的感覺,寶寶會因此而拒絕吃奶,造成食量減少,體重增長緩慢的結果.

如果鵝口瘡擴散到口腔的後部,有可能“殃及"食道,食道是食物由口腔輸送到胃裡的管道,食管一旦受到牽連,寶寶吞咽東西就會感到不舒服,甚至會因為怕疼,連水都拒絕喝,這樣寶寶就有可能出現脫水.

如果不及時治療,酵母菌還可能波及身體的其他部位,當然,彌漫性酵母菌感染是十分罕見的,如果真遇到這種情況,需要采用更有效的抗真菌治療.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考後綜合癥 高原病 卵泡囊腫 孤立性卵泡囊腫 毛囊囊腫 濾泡囊腫 小腸纖維瘤 增生性毛根鞘瘤 增生性毛膜瘤 頭皮毛發瘤 頭部毛發腫瘤 破傷風
热门文章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