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頸肉瘤

子宮頸肉瘤

子宮頸肉瘤

子宮頸肉瘤百科

子宮頸肉瘤是一種少見的惡性程度較高的女性生殖道腫瘤.宮頸肉瘤因發病率低,無特異性臨床表現,不少患者是在手術,包括宮頸肌瘤切除術及術後病理學檢查時才發現.宮頸增大,尤其是宮頸突然增大,伴陰道出血,陰道分泌物明顯增多,應懷疑有宮頸肉瘤的可能.

子宮頸肉瘤

子宮頸肉瘤

子宮頸肉瘤病因

(一)發病原因

子宮頸肉瘤發生於子宮頸肌肉及間質組織,惡性程度較高,為中胚葉腫瘤,可來自宮頸肌層,宮頸管內膜間質,結締組織,上皮或血管,也可為上述多種成分的混合性腫瘤,與宮體肉瘤相比僅為其1/10~1/15,發病原因不確切,可能與以下因素相關:

口服避孕藥因素(37%):

長期口服避孕藥(>15年),肉瘤發生的危險性增大,主要為平滑肌肉瘤,長期使用非避孕類雌激素也增加肉瘤發生的危險性,主要是苗勒管混合瘤,也有文獻報道部分平滑肌肉瘤組織中存在雌,孕激素受體,為雌激素依賴性腫瘤,血中雌激素水平也較正常對照組為高.

肥胖因素(25%):

流行病學研究發現,高體重指數的婦女,肉瘤的發生率增加,包括各種類型的子宮肉瘤,在這部分患者中雌激素水平增高,有多種機制,包括雄烯二酮在外周脂肪組織中的轉化,非蛋白結合的雌激素的增加,雌二醇的降解代謝下降.

其他因素(13%):

種族黑種人群中發生肉瘤者高於對照組.社會經濟地位:平滑肌肉瘤少見於社會經濟地位較高的婦女,苗勒管混合瘤見於社會經濟地位較低的婦女.腫瘤相關基因:文獻報道32%~56%子宮頸肉瘤存在p53基因的突變,24%~32%檢測出k-ras基因的突變.放療:有報道宮頸局部接受放療後數10年,宮頸局部易發生肉瘤.

(二)發病機制

宮頸肉瘤遠處轉移途徑以血行播散為主,宮頸肉瘤組織病理學類型包括:平滑肌肉瘤,胚胎性橫紋肌肉瘤,宮頸間質肉瘤,血管內皮或外皮細胞瘤,淋巴瘤,未分類肉瘤,其中平滑肌肉瘤占大多數,其次是屬於間質肉瘤的脂肪肉瘤及惡性中胚葉混合瘤.

子宮頸肉瘤

子宮頸肉瘤

子宮頸肉瘤症状

子宮頸肉瘤的癥狀:

充血腹痛裡急後重尿急尿頻膿性分泌物異常出血陰道不規則出血陰道分泌物增多子宮頸變大

1.癥狀

(1)陰道異常出血:為主要表現,絕經前病人以經量多,經期延長,陰道不規則出血為主;絕經後病人則表現為絕經後陰道流血,其發生率為45.1%~70%.

(2)腹痛:也是常見的癥狀之一,由於肉瘤發展快,生長迅速,患者常見腹脹隱痛.

(3)陰道分泌物增多:可呈漿液性,血性,若合並感染,可呈膿性或惡臭.

(4)壓迫癥狀:當腫塊增大壓迫膀胱或直腸,可表現為尿頻,尿急和尿瀦留,大便困難和裡急後重.

(5)其他癥狀:如轉移癥狀.

2.體征

(1)宮頸明顯增大,可呈結節狀,實質偏軟.

(2)如肉瘤從宮腔脫出陰道口和宮頸口時,檢查可發現紫紅色腫塊,表面充血,合並感染時可有膿性分泌物.

子宮頸肉瘤

子宮頸肉瘤

子宮頸肉瘤检查

子宮頸肉瘤檢查項目:

陰道分泌物檢查婦科超聲檢查電子陰道鏡宮腔鏡宮頸刮片(TCT)血常規腫瘤標志物檢測

分泌物檢查,腫瘤標志物檢查.

1.彩色脈沖多普勒超聲檢查宮頸肉瘤可表現為子宮動脈充盈,並在瘤周圍和中央區有新生血管形成,出現舒張血流,並有子宮動脈血流增加,在多普勒超聲上表現高舒張血流和低阻抗,其平均RI較肌瘤明顯下降.

2.陰道鏡,宮腔鏡檢查.

3.診斷性刮宮診刮是早期診斷子宮肉瘤的方法,但須註意組織切片檢查陽性者可確診,結果陰性者尚不能排除診斷,診斷性刮宮對子宮平滑肌肉瘤診斷性價值不大,陽性率低,文獻報道是10%~8.2%,診刮在診斷子宮內膜間質肉瘤及惡性苗勒管混合瘤中陽性率較高,有文獻報道陽性率分別為100%及66.7%,這是由於這兩種肉瘤病變位於內膜間質,由於惡性中胚葉混合瘤有癌和肉瘤多種成分,而且因診刮取材及鏡檢的局限性,有時術前也難以確診,常誤診為宮頸腺癌,故可疑病例可重復取材.

子宮頸肉瘤预防

由於子宮頸肉瘤惡性度高且無特異性的臨床表現,故應做好病因預防,對婦女特別是高發人群應進行定期體查,以做到早期診斷,早期治療並做好隨訪工作.

子宮頸肉瘤治疗

(一)治療

治療原則:目前主張采用綜合治療,以手術治療為主,放射治療為輔,術前術後全身或腹腔內應用化療,如臨床癥狀及B超高度提示有宮頸肉瘤者,術中應高度重視.

1.手術治療

Ⅰ期~Ⅱa期宮頸肉瘤應采用廣泛性全子宮切除加盆腔淋巴結清掃術加大網膜切除,但未作為常規,有文獻報道有10%~37%的病例可有大網膜轉移,是一個常見的轉移部位,腫瘤較大的可在術前加用全盆腔放射治療,使瘤體縮小,並通過纖維化阻塞血管床及淋巴床,有利於手術切除,減少醫源性播散,提高存活率.

2.放射治療a

放射治療對宮頸肉瘤的作用並不十分明確,大多數學者認為敏感性較低,但子宮內膜間質肉瘤相對較敏感,盡管如此,對以下幾種情況可考慮放射治療:

(1)對某些大的腫瘤,術前放療可提高手術切除率.

(2)術後再加盆腔照射對預防局部復發有一定效果.

(3)對手術不能切凈的病灶可於術後加用放射治療.

(4)對復發病灶局限於盆腔或腹腔者盡可能再次手術切除轉移灶後加用放射治療.

(5)對不宜手術者可單用放射治療.

3.化療

作為主要的綜合治療方法之一,近年來多主張以多種藥物聯合應用,於術前應用1~2個療程使瘤體縮小有利於手術切除,術後輔助化療目的多在於預防遠處轉移.

對宮頸肉瘤有效的化療藥物包括:多柔比星(阿黴素),環磷酰胺,異磷酰胺,長春新堿,放線菌素D(更生黴素),氟尿嘧啶,達卡巴嗪(氮烯咪胺)等,常用聯合化療方案有;CyADIC方案,VAC方案,ADI方案.

子宮頸肉瘤饮食

適宜飲食

(1)宜吃薊菜、甜瓜、菱、薏米、薜荔果、烏梅、牛蒡菜、牡蠣、甲魚、海馬.

(2)出血宜吃魚翅、海參、鮫魚、黑木耳、香菇、蘑菇、淡菜、蠶豆.

(3)水腫宜吃鱘魚、石蓴、赤豆、玉蜀黍、鯉魚、鯪魚、泥鰍、蛤、胰魚、鴨肉、萵苣、椰子漿.

(4)腰痛宜吃蓮子、核桃肉、薏米、韭菜、梅子、栗子、芋艿、甲魚、海蜇、蜂乳、鱟、梭子蟹.

(5)白帶多宜吃烏賊、淡菜、文蛤、蟶子、牡蠣、龜、海蜇、羊胰、雀、豇豆、白果、胡桃、蓮子、芡實、芹菜.

(6)防治化療、放療副作用的食物:豆腐、豬肝、青魚、鯽魚、墨魚、鴨、牛肉、田雞、山楂、烏梅、綠豆、無花果.

飲食禁忌

(1)忌煙、酒及辛辣刺激性食物.

(2)忌肥膩、油煎、黴變、醃制食物.

(3)忌羊肉、韭菜、狗肉、胡椒、薑、桂皮等溫熱性食物.

(4)忌公雞等發物.

子宮頸肉瘤并发症

子宮頸肉瘤屬於惡性腫瘤並發癥的出現主要和腫瘤侵犯的部位相關,局部轉移引起周圍組織粘連,導致陰道出血、下腹或盆腔疼痛、陰道異常分泌物、組織物排出.轉移到膀胱泌尿系統,引起血尿、尿路感染、甚至導致腎功能異常,遠處轉移,可以引起肝臟轉移瘤,引起肝功能損傷、腹水;晚期出現血性腹水,以及相關的遠處轉移癥狀和體征,出現惡液質.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夾色傷寒 泄殖腔外翻 膀胱腸裂 軟組織肉瘤 M88000 3 小兒房間隔缺損 陰道鱗狀上皮癌 陰道扁平上皮癌 心房內折返性心動過速
热门文章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