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性腹主動脈瘤

感染性腹主動脈瘤

感染性腹主動脈瘤

感染性腹主動脈瘤百科

感染性腹主動脈瘤(infectiousabdominalaneurysm)是由腹主動脈的細菌感染所引致,1885年由WhillianOsler報道,與動脈硬化性腹主動脈瘤相比,具有急劇增大傾向,易於破裂,不易早期診斷.

感染性腹主動脈瘤

感染性腹主動脈瘤

感染性腹主動脈瘤病因

(一)發病原因

動脈瘤的主要原因,在抗生素未廣泛應用前,a-溶血性鏈球菌,肺炎球菌,結核桿菌乃至梅毒螺旋體為主要病原微生物,隨著腹主動脈貫穿性損傷增多,血管外科手術的開展,葡萄球菌感染的比例有所增高,目前,因金黃葡萄球菌與沙門桿菌感染而致病者最常見,分別占約40%和20%,餘為厭氧菌等感染,並有少數耐藥葡萄球菌菌株致病的報道,特別需要強調的是,沙門菌具有親血管性,可引起正常動脈壁的結構破壞而形成假性動脈瘤.

增加本病易患性的危險因素包括:貫穿性動脈創傷(包括紮吸毒品誤傷動脈),並發菌血癥與敗血癥,感染性心內膜炎,先天性心臟病,由於患惡性腫瘤或應用某些藥物使免疫力低下等,除常見致病菌外,彎曲桿菌,假單胞桿菌,佈氏桿菌,克雷白桿菌,白色念珠菌等亦可致病.

感染性動脈瘤可隱匿性存在,北京某醫院曾收治1例女性感染性腹主動脈瘤發生破裂,其細菌培養為葡萄球菌,在動脈瘤破裂搶救成功後的半年又發生頸總動脈瘤,其細菌培養又為葡萄球菌,發生瞭葡萄球菌敗血癥,經搶救治愈.

(二)發病機制

Finseth等人根據感染性腹主動脈瘤的發生原因和機制分類如下:

1.原發性感染性動脈瘤:是由鄰近的感染病灶直接或通過淋巴途徑感染腹主動脈壁引起的,發生率不高.

2.栓塞感染性動脈瘤:源於遠隔部位感染灶的感染栓子附著於動脈壁,形成感染病灶及造成動脈壁的感染性損害而形成動脈瘤,其中細菌性心內膜炎是最常見原因,在20世紀70年代曾占感染性動脈瘤發生原因的80%.

3.外傷感染性動脈瘤:是由於動脈壁的穿通性外傷或留置導管,血管手術等醫源性原因導致動脈壁的細菌污染所引起.

4.隱源性感染性動脈瘤:原發感染灶不明確,在菌血癥或敗血癥時血中細菌通過動脈硬化造成的內膜損傷部位或通過滋養血管引起主動脈壁的感染性壞死而形成動脈瘤.

感染性腹主動脈瘤

感染性腹主動脈瘤

感染性腹主動脈瘤症状

患者可有腹痛或腰背部疼痛,有時較為劇烈,約94%病人有原因不明的發熱,且77%病人血白細胞數達10000/mm3以上,約53%病人可觸及腹部搏動性腫塊,有時伴有壓痛且可在短時間內增大,但同時具有發熱,腹痛或腰背部疼痛,腹部搏動性腫塊組成的“三聯征”的病人隻有18%,因此對原因不明的發熱,反復的菌血癥及快速出現的腹部搏動性腫塊,若同時有脊椎骨髓炎,心內膜炎或瓣膜病的患者應考慮本病而需詳查.

感染性腹主動脈瘤

感染性腹主動脈瘤

感染性腹主動脈瘤检查

血常規常提示白細胞計數升高,可見血沉加快,C癥反應蛋白水平上升等炎癥反應;血細菌學培養(尤其是從瘤體遠端的下肢動脈取血)陽性率雖不及50%,但可支持診斷.

1.B超檢查:腹部B超可顯示主動脈周圍非正常的低回聲區及主動脈囊狀動脈瘤,瘤壁通常缺乏鈣化表現,心臟M型超聲可能發現感染性心內膜的贅生物或動脈導管末閉等先心病改變.

2.CT掃描:較有價值,常可見:

①局限性不規則的主動脈擴張而缺乏瘤壁鈣化表現;

②分葉狀囊狀動脈瘤;

③多灶性囊狀動脈瘤;

④囊狀動脈瘤周圍可被造影劑增張的軟組織腫塊影.

3.MRI檢查:對鈣化不敏感,但便於顯示病灶細節,並可區分炎性組織與血腫,在T1加權像上,前者表現為低信號,後者則為高信號.

4.主動脈造影:可見特征性的分葉狀囊狀動脈瘤,且通常為多發性或連續性,主動脈壁可有或無動脈硬化表現,瘤栓可因血栓或周圍組織的覆蓋而不規則,血栓充滿瘤腔時可不顯影.

5.放射性核素檢查:如67Ga-枸櫞酸鹽掃描或131In標記的白細胞可顯示腹主動脈的局部核素濃聚而提示感染性動脈瘤的存在,多用於反復菌血癥而感染灶不明確的病例.

感染性腹主動脈瘤预防

對囊狀腹主動脈瘤患者,如有長期不明原因的發熱、反復的菌血癥、瘤體增大較快、瘤壁缺乏鈣化等表現時應考慮感染性腹主動脈瘤.

感染性腹主動脈瘤治疗

對囊狀腹主動脈瘤患者,如有長期不明原因的發熱、反復的菌血癥、瘤體增大較快、瘤壁缺乏鈣化等表現時應考慮感染性腹主動脈瘤.

感染性腹主動脈瘤西醫治療方法

手術治療:感染性腹主動脈瘤是一種暴發性感染過程,必須積極早期治療以免破裂,單純的抗生素治療並不能減少破裂的發生,應在積極手術的同時使用有效的抗生素.手術方式是切除感染性動脈瘤,徹底清除鄰近的感染壞死組織,采取解剖或非解剖途徑的人工血管移植術.

1.手術方法:采用腹部正中切開,切開後腹膜,可見囊狀腹主動脈瘤,有時可見瘤周積膿.阻斷瘤頸部近端腹主動脈,因瘤體感染較脆易破裂,必要時在膈肌腳處阻斷主動脈以減少剝離.然後顯露並阻斷髂動脈,切除感染性動脈瘤,並行瘤壁及附壁血栓的細菌培養用以指導診治.徹底清除感染壞死組織,用含抗生素的生理鹽水沖洗.目前認為:當內臟血運受損時,需行解剖途徑的人工血管移植;對於腎下腹主動脈瘤,如術中革蘭染色陰性且無主動脈周圍膿腫時,可行解剖途徑的人工血管移植術,但需6~8周的有效抗生素治療,對於沙門菌應選擇半衰期長的抗生素;如有明顯的主動脈周圍積膿和(或)革蘭陽性菌感染時,應切除動脈瘤後徹底清除壞死物質,用二列非吸收性血管縫合線閉鎖主動脈殘端,要求殘端主動脈邊緣無感染,必要時用冰凍切片判定,並用大網膜覆蓋,然後行腋-雙股動脈旁路移植術以維持下肢的血供.人工血管應選擇ePTFE血管,抗感染能力較強.

2.圍術期處理:感染性腹主動脈瘤一經診斷就應采取高效抗生素進行經驗性治療,術後依據細菌培養與藥敏試驗采取更有針對性的治療,對沙門菌感染,應選擇半衰期長的抗生素,其療程尚無確定性標準,一般認為至少須用藥4~6周,對於某些高毒力致病微生物,有人甚至推薦終生藥物治療.由於該類患者多屬免疫力低下、一般狀況欠佳者,圍術期應註意糾止貧血,加強營養支持,提高免疫功能,並加強重要臟器功能監護.

鑒於感染性動脈瘤可能於術後復發,並可能出現各種並發癥,必須嚴密隨訪觀察,以便及時處理.

感染性腹主動脈瘤饮食

感染性腹主動脈瘤術後食療方(下面資料僅供參考,詳細需要咨詢醫生)

1、紅棗紅糖煮南瓜[組方]鮮南瓜500g、紅棗20g、紅糖適量.[制法]南瓜去皮,切成小方塊,加入紅棗、紅糖,清水煮熟即可.[用法]佐餐食用,空腹時食用更佳.[適用]術後氣血兩虛、體質虛弱者.

2、黑芝麻豆奶[組方]黑芝麻30g、黃豆粉40g.[制法]黑芝麻用微火翻炒至熟,研成細粉備用,將黃豆粉放入鍋中,加清水適量,調拌成稀糊狀,浸泡30分鐘,小火煨煮至沸,用紗佈過濾收取豆漿,再加入鍋中,用小火煨煮至沸,調入黑芝麻粉,拌和均勻即成.[用法]早晚分服,服時可酌加紅糖.[適用]手術後氣血兩虛,肝血不足者尤適宜.

3、黃芪鱸魚湯[組方]鱸魚1條(200g)、黃芪30g、懷山藥30g、陳皮6g、生薑4片.[制法]將鱸魚去雜洗凈切成塊.黃芪、山藥、陳皮洗凈,全部用料一起放入鍋內,加清水適量,大火煮沸後,小火煨1小時即可.[用法]飲湯食肉.[適用]健脾益氣,開胃和中,手術後病人恢復體質尤為適用.

4、紅棗燉兔肉[組方]紅棗60g、兔肉250g.[制法]將兔肉洗凈,入沸水鍋中焯透撈出切成小塊與紅棗同放入砂鍋,加水適量,大火煮沸,加入料酒,改用小火煨燉40分鐘,待兔肉熟後加入蔥花、薑末、鹽、味精、五香粉拌均勻,煨沸再加入香油即成.[用法]佐餐當菜,隨意服食.適用]雙補氣血,恢復術後體力、精神.

感染性腹主動脈瘤飲食宜忌

1、腫瘤病人熱能消耗大,因此飲食要比正常人多增加20%的蛋白質.如果已產生營養不良,則需要補充更多的蛋白質.蛋白質的攝入最好是植物蛋白和部分動物性蛋白.此外,還需註意選擇低脂肪、低鹽和富含維生素、無機鹽食品,這對腫瘤病人的治療和康復有利.

2、安排腫瘤病人的飲食,除瞭考慮上述營養因素之外,還應註意充分利用食物中的抗癌物質.某些食物可以誘癌,而另一些則可抗癌,腫瘤病人應盡量避免吃誘癌性食物而多吃抗癌性食物.據研究,常見的抗癌食物有十字花科蔬菜(如卷心菜和菜花等)及蘿卜、大蒜、酸梅、黃豆、牛肉、蘑菇、蘆筍、薏苡仁等.

3、腫瘤病人的飲食形式有普通飯、軟飯、半流食與流食,應根據病人具體病情及消化、吸收能力分別供給.如某些肺癌晚期的病人在進食時容易發生嗆咳,致使病人不敢進食,此時應給軟飯或軟幹的半流食.面部放療病人唾液減少,咽喉幹燥疼痛,吞咽困難,飲食應多帶水分,並較清涼.

1、飲食上要禁忌辛辣刺激性食物.

2、少吃油膩過重的食物.

3、少吃狗肉、羊肉等溫補食物.

4、少吃不帶殼的海鮮、筍、芋等容易過敏的"發物".

5、少吃含化學物質、防腐劑、添加劑的飲料和零食.

6、忌食過酸、過辣、過咸、煙酒等刺激物.

感染性腹主動脈瘤并发症

本病主要有感染因素存在,故可因感染進入血液循環造成其他組織或器官的感染,如皮膚的繼發性膿腫,感染性的心內膜炎,肺部感染則可形成細菌性的膿胸.同時感染也可直接作用於血管瘤造成血管瘤增大,破裂則形成大出血,出血量以及出血速度相當迅速,短時間內可直接進入休克狀態.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假性動脈瘤 帕金森病 震顫麻痹 特發性帕金森病 PD 膽紅素腦病 膽紅素中毒性腦病 暫時性亞臨床膽紅素神 男性生殖器畸形 恐懼癥 恐怖癥 神思間病
热门文章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