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骨神經痛 M54.381 偏痹

坐骨神經痛 M54.381 偏痹

坐骨神經痛 M54.381 偏痹

坐骨神經痛 M54.381 偏痹百科

坐骨神經痛(sciatic)是指多種病因所致的沿坐骨神經通路的病損,腰、臀、大腿後側、小腿後外側及足外側以疼痛為主要癥狀的綜合征,西醫認為坐骨神經痛是指在坐骨神經通路及其分佈區內發生疼痛,為常見的周圍神經疾病.臨床上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兩類.按其受損部位,又可分為根性坐骨神經痛和幹性坐骨神經痛,其中根性疼痛遠較幹性疼痛多見.坐骨神經痛屬於中醫痹證的范疇,中醫稱腰腿痛.

坐骨神經痛 M54.381 偏痹

坐骨神經痛 M54.381 偏痹

坐骨神經痛 M54.381 偏痹病因

坐骨神經由腰5~骶3神經根組成.按病損部位分根性和幹性坐骨神經痛兩種,前者多見根性坐骨神經痛病變位於椎管內,病因以腰椎間盤突出最多見,其次有椎管內腫瘤、腰椎結核、腰骶神經根炎等.幹性坐骨神經痛的病變主要是在椎管外坐骨神經行程上,病因有骶骼關節炎、盆腔內腫瘤、妊娠子宮壓迫、臀部外傷、梨狀肌綜合征、臀肌註射不當以及糖尿病等.

根性坐骨神經痛(40%):

最常見的腰椎間盤突出,常在用力、彎腰或劇烈活動等誘因下,急性或亞急性起病.少數為慢性起病.疼痛常自腰部向一側臀部、大腿後,膕窩、小腿外側及足部放射,呈燒灼樣或刀割樣疼痛,咳嗽及用力時疼痛可加劇,夜間更甚.

幹性坐骨神經痛(25%):

起病緩急也隨病因不同而異.如受寒或外傷誘發者多急性起病.疼痛常從臀部向股後、小腿後外側及足外側放射.行走、活動及牽引坐骨神經時疼痛加重.壓痛點在臀點以下,Lasegue征陽性而Kernig征多陰性,脊椎側彎多彎向患側以減輕對坐骨神經幹的牽拉.

坐骨神經痛 M54.381 偏痹

坐骨神經痛 M54.381 偏痹

坐骨神經痛 M54.381 偏痹症状

本病男性青壯年多見,單側為多.臨床癥狀以疼痛由腰骶部經臀部向下肢放散,呈放射性、燒灼樣或針刺樣疼痛,行動時加重,彎腰、咳嗽、噴嚏時疼痛加劇為主.患側腰、骶、髂、臀、、腓、踝等處可有明顯的壓痛點.疼痛程度及時間常與病因及起病緩急有關.

(一)根性坐骨神經痛:起病隨病因不同而異.最常見的腰椎間盤突出,常在用力、彎腰或劇烈活動等誘因下,急性或亞急性起病.少數為慢性起病.疼痛常自腰部向一側臀部、大腿後,膕窩、小腿外側及足部放射,呈燒灼樣或刀割樣疼痛,咳嗽及用力時疼痛可加劇,夜間更甚.病員為避免神經牽拉、受壓,常取特殊的

坐骨神經解剖示意圖

減痛姿勢,如睡時臥向健側,髖、膝關屈曲,站立時著力於健側,日久造成脊柱側彎,多彎向健側,坐位進臀部向健側傾斜,以減輕神經根的受壓.牽拉坐骨神經皆可誘發疼痛,或疼痛加劇,如Kernig征陽性(病員仰臥,先屈髖及膝成直角,再將小腿上抬.由於屈肌痙攣,因而伸膝受限而小於130度並有疼痛及阻力);直腿抬高試驗(Lasegue征)陽性(病員仰臥,下肢伸進、患肢上抬不到70度而引起腿部疼痛).坐骨神經通路可有壓痛,如腰旁點、臀點、國點、踝點及蹠點等.患肢小腿外側和足背常有麻木及感覺減退.臀肌張力松弛,伸拇及屈拇肌力減弱.跟腱反射減弱或消失.

(二)幹性坐骨神經痛:起病緩急也隨病因不同而異.如受寒或外傷誘發者多急性起病.疼痛常從臀部向股後、小腿後外側及足外側放射.行走、活動及牽引坐骨神經時疼痛加重.壓痛點在臀點以下,Lasegue征陽性而Kernig征多陰性,脊椎側彎多彎向患側以減輕對坐骨神經幹的牽拉.

坐骨神經痛 M54.381 偏痹

坐骨神經痛 M54.381 偏痹

坐骨神經痛 M54.381 偏痹检查

坐骨神經痛隻是一個癥狀,根據疼痛的部位及放射方向,加劇疼痛的因素,減痛姿勢,牽引痛及壓痛點等診斷不難但確定病因十分重要.

(1)腰椎間盤突出:病員常有較長期的反復腰痛史,或重體力勞動史,常在一次腰部損傷或彎腰勞動後急性發病.除典型的根性坐骨神經痛的癥狀和體征外,並有腰肌痙攣,腰椎活動受限和生量前屈度消失,椎間盤突出部位的椎間隙可有明顯壓痛和放射痛.X線攝片可有受累椎間隙變窄,CT檢查可確診.

(2)馬尾腫瘤:起病緩慢,逐漸加重.病初常為單側根性坐骨神經痛,逐漸發展為雙側.夜間疼痛明顯加劇,病程進行性加重.並出現括約肌功能障礙及鞍區感覺減退.腰椎穿刺有蛛網膜下腔梗阻及腦脊液蛋白定量明顯增高,甚至出現Froin征(腦脊液黃色、放置後自行凝固),脊髓碘水造影或MRI可確診.

(3)腰椎管狹窄癥:多見於中年男性,早期常有“間歇性跛行",行走後下肢痛加重,但彎腰行走或休息後癥狀減輕或消失.當神經根或馬尾受壓嚴重時,也可出現一側或兩側坐骨神經痛癥狀及體征、病程呈進行性加重,臥床休息或牽引等治療無效.腰骶椎X線攝片或CT可確診.

(4)腰骶神經根炎:因感染、中毒、營養代謝障礙或勞損,受寒等因素發病.一般起病較急,且受損范圍常常超出坐骨神經支配區域,表現為整個下肢無力、疼痛、輕度肌肉萎縮、除跟腱反射外,膝腱反射也常減弱或消失.

另外,還需考慮腰椎結核、椎體轉移癌等.幹性坐骨神經痛時,應註意有無受寒或感染史,以及骶髂關節、髖關節、盆腔和臀部的病變,必要時除行腰骶椎X線攝片外,還可行骶髂關節X線攝片,肛指、婦科檢查以及盆腔臟器B超等檢查以明確病因.

坐骨神經痛 M54.381 偏痹预防

註意事項

1、硬板床休息,可堅持做床上體操.

2、要勞逸結合,生活規律化,適當參加各種體育活動.

3、運動後要註意保護腰部和患肢,內衣汗濕後要及時換洗,防止潮濕的衣服在身上被焐幹,出汗後也不宜立即洗澡,待落汗後再洗,以防受涼、受風.

預防常識

1、註意保暖:預防坐骨神經痛,首先大傢應該註意避免風寒的侵襲,尤其是冬季,應該註意做好必要的保暖.

2、糾正不良姿勢和體位:平時可能會有些人有些不良的坐姿,古語就有說,站有站相,坐有坐相,所以平時的姿勢一定要註意保持正確,對於不良的姿勢一定要註意及時進行糾正.

3、勞逸結合:勞逸結合也是預防坐骨神經痛的一項關鍵措施,大傢應該註意不要過度的勞累以免增加腰部的壓力,發生意外情況.

4、適量運動:對於長期在辦公室辦公的人來說,預防坐骨神經痛一定要註意適當的時候起身活動一下,休息的時候應該做一些適當的運動,緩解一下局部的酸痛.

坐骨神經痛 M54.381 偏痹治疗

治療包括病因治療及對癥治療.隻有找到引起坐骨神經痛的確切病因放有可能徹底治愈.對癥治療也很重要.

急性期的處理

1、應針對病因治療.腰椎間盤脫出急性期臥硬板床休息1-2周常可使癥狀穩定.

2、對癥治療,疼痛可用撲熱息痛加可待因30mg,3-4次/d,以及其他非甾體類鎮痛藥,如異丁苯乙酸、萘普生等.肌肉痙攣可用安定5-10mg口服,3次/d;或環苯紮林10mg口服,3次/d,可能有效.

3、嚴重病例可用地塞米松10-15mg/d,靜脈滴註,7-10天;一般可口服潑尼松10mg,每日-4次,10-14次為一療程.也可用1%-2%普魯卡因或加潑尼松龍各1ml椎旁封閉.可配合針灸和理療,保守療法多可緩解.療效不佳時可用骨盆牽引或潑尼送龍硬脊膜外註射,個別無效或慢性復發病例可考慮手術治療.

中醫治療

(一)

辨證寒濕閉阻.

治法散寒除濕,通痹止痛.

方名蠲痹鎮痛湯.

組成制川烏10克,制草烏10克,細辛6克,牛膝15克,蒼術12克,防己12克,制乳香10克,制沒藥10克,川芎15克,桂枝12克,甘草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劑,日服2次.

出處周天寒方.

(二)

辨證風寒濕邪凝滯,經絡瘀阻.

治法祛風除濕,散寒止痛.

方名皂獨附薑湯.

組成皂刺30克,獨活9克,附子9克,肉桂6克,薑黃15克,蒼術15克,薏仁30克,防己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劑,日服2次.

出處呂廣振方.

(三)

辨證風寒濕邪阻滯經絡,氣血運行不暢,筋脈失養.

治法舒筋活絡,行血止痛.

方名舒筋活絡飲.

組成獨活15克,靈仙12克,千年健10克,杜仲12克,牛膝15克,續斷12克,木瓜10克,雞血藤30克,紅花9克,當歸12克,川芎9克,地龍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劑,日服2次.

出處曾沖方.

(四)

辨證風寒濕氣侵入肌膚,流註經絡,濕凝為痰,痰瘀互結,閉塞遂道,營衛失其流暢.

治法祛風除濕,活血化瘀,滌痰通絡.

方名通經止痛湯.

組成制南星10克,白芷10克,黃柏10克,川芎10克,紅花10克,羌活10克,威靈仙25克,蒼術15克,桃仁15克,防己15克,元胡15克,獨活15克,龍膽草6克,神曲12克,桂枝12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劑,日服2次,3天為1療程.

出處李治方方.

(五)

辨證寒濕阻絡.

治法通陽開痹,驅濕逐寒.

方名驅痹湯.

組成細辛6-12克,制草烏6-12克,制川烏6-12克,麻黃15克,牛膝20克,木瓜20克,乳香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劑,日服2次,細辛、制川草烏的藥量即先從小量開始,逐漸增量.

出處李述文方.

(六)

辨證風寒侵襲,脈絡阻滯.

治法祛風散寒,活血通絡.

方名蛇蠍湯.

組成烏梢蛇10克,炒地龍10克,僵蠶10克,桂枝10克,川芎10克,甘草10克,全蠍6克,制川烏6克,制草烏6克,蜈蚣4克.

用法川、草烏先煎半小時以減少毒性,後入他藥,取藥液300毫升,每日劑.

出處王健民方.

(七)

辨證陽虛氣弱,寒濕阻滯經脈,氣血運行不利.

治法溫陽益氣,散寒祛濕,和血通絡.

方名薏苡附子散合芍藥甘草加味.

組成薏苡仁70克,制附子25克(先煎),炙甘草30克,赤芍20克,黃芪30克,黨參20克,當歸15克,卷柏12克,木通10克,秦艽18克,海風藤10克,雞血藤12克,乳香10克,沒藥10克,牛膝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劑,日服2次.

出處程廣裡方.

(八)

辨證寒熱瘀阻.

治法散寒祛濕,舒筋活絡.

方名坐骨神經Ⅰ號方加味.

組成川牛膝60-120克,黃柏9-12克,生苡仁30-40克,川芎10-12克,木瓜12-18克,細辛4-6克,蒼術10-15克,獨活10-15克,土鱉蟲10-15克,桑寄生30克,淫羊藿30克,雞血藤30克,伸筋草30克,赤芍15克,白芍15克,生地15克,熟地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劑,日服2次.

出處宋新傢方.

(九)

辨證氣血兩虛,寒濕痹阻.

治法益氣活血,舒筋止痛.

方名坐骨丸.

組成黨參60克,當歸60克,木瓜60克,延胡索60克,甘草60克,續斷90克,全蠍30克,落得打30克,甘松30克,蜈蚣20條,蜂房2隻.

用法研末煉蜜為丸,每服6克,日服3次.

出處章次公方.

(十)

辨證寒濕之邪侵襲,氣血流行不暢.

治法溫經通絡,祛風散寒.

方名痛痹湯.

組成烏蛇20克,延胡索10克,申薑10克,雞血藤25克,牛膝15克,丹參15克,當歸15克,白芍15克,炙甘草15克,乳香7.5克,沒藥7.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劑,日服2次.

出處石正仿方.

(十一)

辨證風寒濕痹,阻滯經絡.

治法除濕散寒,溫通經脈.

方名新方桂枝湯.

組成桂枝30-60克,白芍15-30克,生薑3-5片,甘草5-6克,大棗5-10枚,北黃芪15-30克,當歸10-15克,川牛膝10-15克,獨活10-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劑,日服2次.

出處劉志斌方.

(十二)

辨證風寒濕邪,阻閉經絡.

治法散寒利濕,驅風通絡.

方名當歸回逆湯.

組成全當歸15克,嫩桂枝10克,酒杭芍10克,北細辛3克,小木通10克,川牛膝12克,香獨活10克,宣木瓜10克,生甘草3克,幹地龍10克,全蠍5克,川蜈蚣3條,防己10克,川斷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劑,日服2次.

出處曾紹裘方.

(十三)

辨證寒濕之邪,內傳經絡,氣血瘀阻,經遂不通.

治法祛濕散寒,溫通經脈,化瘀止痛.

方名加味桂烏湯.

組成桂枝12克,白芍30克,丹參30克,制川烏9克,炙甘草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劑,日服2次.

出處祝漢臣方.

(十四)

辨證寒凝氣滯,瘀阻經脈.

治法溫陽散寒,化瘀通絡.

方名加減陽和湯.

組成麻黃10克,熟地20克,油桂5克,白芥子15克,焦白術15克,鹿角霜50克,玄胡25克,桃仁15克,赤芍15克,茯苓15克,生甘草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劑,日服2次.

出處尚爾壽方.

(十五)

辨證勞傷筋脈,氣血不運,經遂不通.

治法舒筋活絡,緩急止痛.

方名加味芍藥甘草湯.

組成生白芍50克,炙甘草50克,元胡15克,罌粟殼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劑,日服2次.

出處陳玉明方.

針灸治療

對針刺治療坐骨神經痛的病理生理機制的實驗研究已經充分證實針刺通過調節痛閾治療坐骨神經痛所引起的疼痛,通過促進神經再生對神經纖維損傷起到恢復的作用.

主穴:腰2-5夾脊穴、阿是穴、環跳

輔助治療

疼痛發作時,可用冰敷患處30-60分鐘,每天數次,連續二至三天,然後以同樣的間隔用熱水袋敷患處,也可服用消炎痛等非處方止痛藥.

每日睡前用熱毛巾或佈包的熱鹽熱敷腰部或臀部,溫度不可太高,以舒適為宜.

坐骨神經痛 M54.381 偏痹饮食

坐骨神經痛患者飲食宜忌

1、少量飲酒:少量飲酒對本病有益,根據各人酒量不同,多者不宜超過50毫升.

2、多食兩素:兩素即維生素和纖維素.尤其是B族維生素,它神經代謝非常重要的物質,維生素C、維生素D等是人體不可缺的營養物質,有些脂溶性維生素易引起缺乏,所以應適當吃些牛奶粗米、粗面、胡蘿卜、新鮮蔬菜和水果來補充,適當吃些堅果,核桃、白果、松子等,它們含豐富的神經代謝營養物質.

3、宜鈣質豐富的食品,如牛奶、奶酪、酸奶、豆制品;多吃新鮮綠色蔬菜.

4、多吃蔬菜、核果、種子、谷類等有益的食物.

5、忌煙、酒、辛、辣、炸烤食物.

6、避免大量飲酒.因為酒量過多,對肝臟損害較重,降低機體兔疫力,對疾病恢復有嚴重影響.

坐骨神經痛 M54.381 偏痹并发症

1.通常作為其他疾病的並發癥出現,如腰椎間盤突出癥等.

2.若為原發病,甚者可致殘.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小兒卡肺囊蟲肺炎 小兒肺孢子蟲性肺炎 小兒間質性漿細胞肺炎 小兒卡氏肺孢子蟲肺炎 小兒卡氏肺囊蟲性肺炎 巨大兒 陰道惡性腫瘤 C52.X01 寶寶胎記 天疤瘡 天皰瘡 科羅拉多蜱熱 A93.251
热门文章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