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 tiān xià
詞語解釋:
1.古時多指中國范圍內的全部土地;全國。
2.指全世界。
(1) [land;whole China under heaven]∶四海之內,全中國
魚鱉黿鼉為天下富。——《孫子.謀政》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孟子.公孫醜下》
天下三分。——諸葛亮《出師表》
天下之美。——明. 劉基《鬱離子.千裡馬篇》
(2) [among people;on society]∶人世間,社會上
天下誰人不識君。——唐. 高適《別董大》
天下物皆然。——清. 袁枚《黃生借書說》
天下事有難易乎。——清. 彭端淑《為學一首示子侄》
(3) [all over the world;whole people]∶全世界,所有的人
天下縞素。——《戰國策.魏策》
天下順之。——《孟子.公孫醜下》
以天下之所順。
先天下之憂而憂。——宋. 范仲淹《嶽陽樓記》
後天下之樂而樂。
(4) [rule;domination]∶國傢或國傢的統治權
傳天下不足多。——《韓非子.五蠹》
為天下理財。——宋. 王安石《答司馬諫議書》
共爭天下。——《資治通鑒》
天下事誰可支柱者。——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5) [nature;between heaven and earth]∶自然界,天地間
知天下之寒。——《呂氏春秋.察今》
分詞解釋:全國:
1.謂使敵國不戰而降。
2.保全國傢。
3.指整個國傢范圍內。
土地:
1.田地;土壤。
2.領土;疆域。
3.泛指地區,地方。
4.測量地形。
5.神名。指掌管﹑守護某個地方的神。
全部:
1.整個部類。
2.完全。
中國:
①古時“中國”含義不一。或指京師為“中國”。《詩.大雅.民勞》:“惠此中國,以綏四方。”毛傳:“中國,京師也”。《史記.五帝本紀》:“夫而後中國,踐天子位焉。” 裴駟集解:“劉熙曰:‘帝王所都為中,故曰中國。”或指華夏族,漢族地區為中國(以其在四夷之中)。《詩.小雅.六月序》:“《小雅》盡廢,則四夷交侵,中國微矣。”又《禮記.中庸》:“是以聲名洋溢乎中國,施及蠻貊。”而華夏族,漢族多建都於黃河南,北,因稱其地為“中國”,與“中土”,“中原”,“中州”,“中夏”,“中華”含義相同。初時本指河南省極其附近地區,後來華夏族,漢族活動范圍擴大,黃河中下遊一帶,也被稱為“中國”。《晉書.宣帝紀》:“孟達於是連吳固蜀,潛圖中國。”(“中國”指立國於黃河中下遊的魏國),甚至把所統轄的地區,包括不屬於黃河流域的地方, 也全部稱為“中國”。《史書.天官書》:“其後秦遂以兵滅六國,並中國。”19世紀中葉以來,“中國”始專指我國傢全部領土,不作他用。
②“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簡稱。
③中國(Madhya-desa)。古地名。即恒河中下遊一帶的中印度,佛教徒譯稱“中國”。見《法顯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