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可汗 tiān kě hàn
詞語解釋:
唐代西北各族君長對唐太宗的尊稱。我國古代西北各族君長稱可汗﹐為對太宗表示擁戴。故尊之為“天可汗”。唐王朝給西北各族君長的璽書對太宗亦沿用此稱。唐柳宗元《唐鐃歌鼓吹曲.高昌》:“文皇南面坐,夷狄千群趨。咸稱天子神,往古不得俱。獻號天可汗,以覆我國都。”宋王溥《唐會要.雜錄》:“貞觀四年,諸蕃君長詣闕,請太宗為天可汗。乃下制,令後璽書賜西域北荒之君長,皆稱皇帝天可汗。”後亦為西北各族對中國皇帝的尊稱。
分詞解釋:西域:
漢代以後對今甘肅玉門關以西地區的通稱。狹義指蔥嶺以東,廣義泛指亞洲中西部、印度半島乃至東歐、北非等地。
皇帝:
最高封建統治者的稱號。在我國皇帝的稱號始於秦始皇。
天子:
古以君權為神所授﹐故稱帝王為天子。
會要:
記載某一朝代各項經濟政治制度的書籍,多用做書名,如《唐會要》。
鼓吹:
①宣傳提倡:鼓吹革命。
②吹噓:鼓吹自己如何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