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壞死性小腸

新生兒壞死性小腸

新生兒壞死性小腸

新生兒壞死性小腸百科

新生兒壞死性小腸結腸炎是由於多種引起腸粘膜損害,使之缺血、缺氧的因素,導致小腸、結腸發生彌漫性或局部壞死的一種疾病.

新生兒壞死性小腸

新生兒壞死性小腸

新生兒壞死性小腸病因

①腸道供血不足,如新生兒窒息、肺透明膜病、臍動脈插管、紅細胞增多癥、低血壓、休克等;

②飲食因素,如高滲乳汁或高滲藥物溶液可損傷腸粘膜,食物中的營養物質有利於細菌生長和碳水化合物發酵產生氫氣;

③細菌感染,如大腸桿菌、克雷白桿菌、綠膿桿菌、沙門氏菌、梭狀芽胞桿菌等過度繁殖,侵入腸粘膜造成損傷,或引起敗血癥及感染中毒性休克加重腸道損傷.

新生兒壞死性小腸

新生兒壞死性小腸

新生兒壞死性小腸症状

1.腹脹:常為首發癥狀,伴腸鳴音減弱或消失.

2.嘔吐:嘔吐物帶膽汁或咖啡樣物.無嘔吐的患兒常可自胃中抽出含膽汁或帶咖啡樣胃內容物.

3.便血:輕者僅為大便潛血陽性,重者則為果醬樣或鮮血便.

4.全身癥狀:早期可有反應差、嗜睡、體溫不穩、呼吸暫停、心動過緩等.大多數病兒病情進展快,很快出現較重的感染中毒癥狀,精神萎靡、體溫不升、青紫或蒼白、四肢涼、休克、酸中毒,甚至頻繁呼吸暫停、呼吸衰竭、DIC、敗血癥及腸穿孔而死亡.

新生兒壞死性小腸

新生兒壞死性小腸

新生兒壞死性小腸检查

影象診斷:

X線檢查:以小腸擴張為主要表現,伴多個細小液平面,腸曲排列紊亂,腸壁間隔增寬.腸壁間積氣,呈多囊狀、細條狀或環狀透亮影.胃壁和結腸壁也可有積氣.門靜脈積氣,自肝門向肝內呈樹枝樣充氣影.腸穿孔時出現氣腹.

實驗室診斷:

1.血白細胞計數可正常、升高或減低.

2血氣分析可有代謝性酸中毒.

便隱血試驗陽性.

糞便和血培養可陽性,以桿菌多見.

鑒別診斷

1.中毒性腸麻痹:當原發病為腹瀉或敗血癥時,易將壞死性小腸結腸炎誤診為中毒性腸麻痹,但後者無便血,X線片上無腸壁間積氣等.

2.機械性腸梗阻:X線腹平片上液平面的跨度較大,腸壁較薄,無腸壁間隙增寬模糊,無腸壁積氣,再結合臨床不難區別.

3.腸扭轉:此時機械性腸梗阻癥狀重,嘔吐頻繁,腹部X線平片示十二指腸梗阻影像,腹部陰影密度均勻增深,並存在不規則多形氣體影,無明顯充氣擴張的腸曲.

4.先天性巨結腸:有腹脹,X線片上有小腸、結腸充氣影,需與早期壞死性小腸結腸炎鑒別.前者有便秘史,無血便,X線片動態觀察無腸壁積氣征.

5.新生兒出血癥:生後2~5天出現,可以胃腸道出血為主,需鑒別.本病有生後未給予維生素K註射史,無腹脹,X線片也無腸道充氣和腸壁積氣,維生素K治療有效.

6.自發性胃穿孔:多由於先天性胃壁肌層缺損引起,常見於胃大彎近賁門處.病兒生後3~5天突然進行性腹脹,伴嘔吐、呼吸困難和發紺,X線平片腹部僅見氣腹,無腸壁積氣或腸管脹氣.

新生兒壞死性小腸预防

NEC可發生暴發流行,具有傳染性,此病多見於體重少於2.5KG的早產兒.於出生時曾發生過窒息,或出生後曾患過呼吸團難,菌血癥或腹瀉等疾病的早產兒更易引發本病.因此,如果短期內發生數例壞死性小腸結腸炎,應將患病兒隔離,並對其餘接觸嬰兒進行評估,對直接或間接接觸過的新生兒和早產兒需每天檢查腹脹的出現和大便性質的改變.一旦出現腹脹應警惕NEC的發生.對極小的或患病早產兒通過使用全腸道外營養而延遲數天或數周喂養,然後在數周的時間內,緩慢增加腸道喂養,可降低壞死性小腸結腸炎(NEC)的發生.中醫學認為,本病的發生是由於正氣內虛,感受熱邪所致.熱毒內蘊,下移大腸,灼傷陰絡,致血不循經,妄動妄行,胃腸功能障礙,血從大便而下.熱邪耗傷津血,血少津枯,影響血的運行,血阻脈絡而成瘀血.病久氣血乏源,而見氣虛之證.本病病位在腸,與脾胃有關.

新生兒壞死性小腸治疗

中醫治療

治法與方藥:

在治療上,急性期以清熱解毒,活血化瘀為主,恢復期以益氣健脾為主,佐以活血化瘀.

本病的治療可按臟腑氣血進行辨證,急性期重在祛邪,恢復期重在補虛.由於血瘀為其主要病機,故活血化瘀法應貫穿始終.

辨證選方

1.熱毒蘊結

治法:清熱解毒,活血化瘀.

方藥:葛根芩連湯加減.葛根、黃柏、紅花、三棱、莪術各6g,黃連、丹參各3g,大黃2g.嘔吐加薑半夏、旋覆花、代赭石;腹痛加金鈴子、延胡索.

2.氣血虧虛

治法:益氣健脾,活血化瘀.

方藥:四君子湯加減.黨參、茯苓各9g,當歸、川芎、白術各6g,甘草、紅花各3g.血虛明顯加雞血藤、阿膠珠;餘熱末盡加黃連、葛根.

中藥:

成藥

1.八寶五膽藥墨:具有涼血止血,清熱解毒,熄風定驚之功效.適用於本病屬熱毒蘊結者.每服0.25g,日服2次.

2.黃明膠:具有養陰止血的功效.適用於本病便血屬陰虛者.每服2g,日服2次.

3.止血膠:具有滋陰止血的功效.適用於本病便血屬氣陰兩虛者.每服2ml,日服3次.

專方驗方

1.三七白及散:參三七粉、白及粉各3~6g.以溫開水調成糊狀,口服或鼻飼給藥,每服3g,日服2次,便血停止後藥量減半,繼服3日.

2.導毒化瘀湯:黃連6g,黃芩1Og,大黃1Og,炒地榆1Og,炒槐花1Og,白頭翁1Og,丹皮1Og,炒枳實1Og,甘草3g.水煎,1劑分4次口服或鼻飼.另煎1劑保留灌腸,日2次.

3.解毒活血湯:紫花地丁16g,鳳尾草16g,劉寄奴16g,紅藤16g,地榆16g,仙鶴草31g.每日1劑,頻服.

4.清腸解毒湯:川軍6g,當歸6g,敗醬草6g,白芍6g,玄明粉2g,桃仁5g,丹皮5g,紅藤5g,地榆5g,枳實1Og.水煎,川軍後入,玄明粉沖服.日1劑,分3次服.

5.馬齒莧合劑:馬齒莧200g,生大黃1Og,蒲公英30g,槐花30g,桃仁5g,赤芍1Og,白芍1Og,生地榆1Og,檳榔1Og.馬齒莧取汁兌入煎液中,生大黃後下,全藥水煎.每劑藥服2日,頻服.

西醫治療

治療上以禁食、維持水電解質和酸堿平衡、供給營養及對癥為主.近年來由於廣泛應用全靜脈營養,加強支持療法,使本病的預後大大改善.

新生兒壞死性小腸饮食

1.禁食時間:一旦確診應立即禁食,輕者5~10天,重者10~15天或更長.腹脹明顯時給予胃腸減壓.

2.恢復進食標準:腹脹消失,大便潛血轉陰,腹部X線平片正常,一般狀況明顯好轉.如進食後患兒又出現腹脹、嘔吐等癥狀,則需再次禁食.

3.喂養食品:開始進食時,先試喂5%糖水3~5ml,2~3次後如無嘔吐及腹脹,可改喂稀釋的乳汁,從每次3~5ml開始,逐漸加量,每次增加1~2ml,以母乳最好,切忌用高滲乳汁.

新生兒壞死性小腸并发症

如病情進展,腸壞死從黏膜層開始,逐漸累及腸壁全層,導致:

(1)腸穿孔:腸部的病理改變以造成腸壁壞死為特征,最後導致穿孔.癥狀就是先有一般性疼痛,然後突發加劇.但發病期間不會是單純的肚子疼,一般伴有發燒等一系列癥狀出現.

(2)腹膜炎和腹水:繼發性腹膜炎,由於腹腔的臟器感染,壞死穿孔、外傷等引起.其主要臨床表現為腹痛、腹部壓痛、腹肌緊張,以及惡心,嘔吐,發燒,白血球升高,嚴重時可致血壓下降和全身中毒性反應,如未能及時治療可死於中毒性休克.

(3)敗血癥:1/3的新生兒可發生敗血癥,並發多臟器功能不全、DIC等.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運動性哮喘 運動誘發性喘息 exercise-inducedasthma EIA 急性咽炎 J02.904 連續性肢端皮炎 小兒神經性貪食 小兒狂吃綜合征 小兒神經性貪食癥 小兒貪食癥 小兒急性中毒 氣癭
热门文章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