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炎 L30.901 濕疹 皮膚炎癥

皮炎 L30.901 濕疹 皮膚炎癥

皮炎 L30.901 濕疹 皮膚炎癥

皮炎 L30.901 濕疹 皮膚炎癥百科

皮炎和濕疹常作為同義詞用來指一種皮膚炎癥,代表皮膚對於化學制劑、蛋白、細菌與真菌等種種物質的變應性反應.濕疹一詞沒有特殊的含義,而皮炎則有限定的意義.若用皮炎代替濕疹作為診斷術語,則指的是真皮、表皮聯合反應,它可以是急性、亞急性和慢性.

皮炎 L30.901 濕疹 皮膚炎癥

皮炎 L30.901 濕疹 皮膚炎癥

皮炎 L30.901 濕疹 皮膚炎癥病因

一、病因:

不良生活習慣.如常用過熱的水洗臉,或過頻地使用香皂、洗面奶等皮膚清潔劑,平時不註意對紫外線的防護等,這些理化刺激都會改變或損傷皮膚的保護屏障和血管調節功能.

二、發病機制:

⒈中醫病因病機:

本病的形成系胎中蘊毒或飲食失調,脾失健運,內蘊濕熱,外受風濕熱邪而致.胎毒與風濕熱邪相合,搏於肌膚則起紅斑、丘疹、水皰;熱盛肉腐則見糜爛、流液;風盛則瘙癢不休;熱擾神明則煩躁,寐不安.

⒉西醫病因病理:

病因尚不十分明確,一般認為與遺傳因素.免疫因素以及與環境因素相互作用有關.

⑴遺傳學說本病發病率約占人群0.1%~0.5%,傢庭遺傳傾向明顯.根據流行病學調查,小兒發病與父母過敏素質明顯相關.約70%患者有傢族遺傳過敏史.AD患者發生魚鱗病.斑禿、白癜風等病比普通人多.患者本人及傢族成員往往曾患異位性皮炎、哮喘、過敏性鼻炎、過敏性結膜炎、蕁麻疹、血管性水腫等變態反應性疾病.

⑵免疫異常學說

①患者血清IgE水平增高.患者Th2細胞在皮損組織中顯著增高,產生IL–4和IL–5導致IgE增高和外周血及組織中嗜酸性粒細胞增多.

②在患者外周血中,單核細胞可產生大量前列腺素E2(PGE2),後者可直接加強B淋巴細胞產生IgE.

③皮膚朗格漢斯細胞異常,選擇性活化Th細胞轉化成Th2細胞表型.

④高親和力IgE受體突變,這種突變的遺傳來自母方而非父方,其突變結果導致有變應性素質的子女.該高親和力IgE受體存在於肥大細胞.單核細胞和朗格漢斯細胞中並在調節IgE介導的過敏反應炎癥方面起重要作用.

⑶環境因素影響環境變應原(塵蟎.花粉等)可影響特應性皮炎的發作.變應原皮試可引起濕疹樣皮膚反應.

皮炎 L30.901 濕疹 皮膚炎癥

皮炎 L30.901 濕疹 皮膚炎癥

皮炎 L30.901 濕疹 皮膚炎癥症状

一、癥狀體征:

本病的臨床表現多種多樣,其炎癥可由急性到慢性,反復發作,劇烈瘙癢.皮疹在不同年齡階段有不同表現.

⒈嬰兒期以往又稱嬰兒濕疹.大約60%的病例都在1歲以內發病,通常在出生2個月以後.初為頰面部紅斑、瘙癢,繼而在紅斑基礎上出現針頭大丘疹、丘皰疹,密集成片.由於搔抓、摩檫,很快形成糜爛、滲出性損害和結痂等.皮疹迅速擴展到其他部位,包括頭皮、額部、頸、腕、四肢屈側等.滲出性損害最常見於嬰兒.皮疹多形性,界限不清,由於搔抓,可出現繼發性損害及感染.病情時輕時重,某些食品或環境因素可使病情加重.一般在2歲以內逐漸好轉、痊愈.

⒉兒童期多在嬰兒期緩解1~2年後,自4歲左右開始加重,少數嬰兒期延續發生.皮損累及四肢伸側或屈側,常限於肘窩、膕窩等處,其次為眼瞼、顏面部,皮損潮紅,滲出現象較嬰兒期輕,丘疹暗紅,伴有抓破等皮膚損傷,久之,皮疹肥厚呈苔蘚樣變.少數可呈結節性癢疹樣損害,呈黃豆大小、角化明顯的隆起性堅硬結節,正常皮色或暗褐色,表面粗糙,散佈於四肢伸側,附近淋巴結可腫大.

⒊成人期指12歲以後青少年及成人階段的特應性皮炎,可以從兒童期發展而來或直接發生.皮損為苔蘚樣變,或呈急性、亞急性濕疹樣損害,好發於肘窩、膕窩、四肢、軀幹.除上述癥狀外,皮疹常為泛發性幹燥丘疹,或局限性苔蘚化斑塊.抓後有血痂,鱗屑及色素沉著,較少滲出.皮膚廣泛受累和苔蘚化,可形成“播散性神經性皮炎"改變.約60~70%可伴有支氣管哮喘或過敏性鼻炎史.

二、檢查:

可行血液學和血清學檢查.

皮炎 L30.901 濕疹 皮膚炎癥

皮炎 L30.901 濕疹 皮膚炎癥

皮炎 L30.901 濕疹 皮膚炎癥检查

一、檢查

可行以下檢查以明確診斷:

⒈血液學和血清學檢查外周血嗜酸性粒細胞增多.T淋巴細胞(尤其是Ts)減少.血清IgE含量明顯增高.

⒉皮膚試驗對某些變應原(如真菌、花粉、毛屑)的速發型過敏反應常呈陽性.用結核菌素、念珠菌素等作皮內試驗(遲發型過敏反應),常為陰性或弱陽性.

⒊皮膚白色劃痕試驗用鈍器劃皮膚,皮膚出現白色劃痕(正常人呈紅色).

二、鑒別

應與以下病癥相鑒別:

1、慢性濕疹:常因急性、亞急性濕疹反復發作不愈二轉為慢性濕疹;亦可開始不明顯,因經常搔抓、摩擦或其他刺激,以致發病開始時即為慢性濕疹.其表現為患處皮膚浸潤肥厚,表面粗糙,呈暗紅色或伴色素沉著,皮損多為局限性斑塊,常見於手足、小腿、肘窩、乳房、外陰、肛門等處,邊緣清楚.病程慢性,可長達數月或數年,也可因刺激而急性發作.

2、瘙癢病:多見於老年人,常與季節有關,皮損為繼發性.

3、扁平苔蘚:好發於腕部屈面,前臂、小腿伸側、軀幹等處、皮疹較大,圓形或多角形,扁平丘疹,中央稍圓,顏色暗紅,淡紫或正常皮色,表面有蠟樣光澤,組織病理學有特殊改變.

4、銀屑病:皮損基底呈淡紅色或暗紅色浸潤,上被銀白色鱗屑,剝離鱗屑後,基底有薄膜現象及點狀出血,全身其他部位常見有銀屑病損害.

5、原發性皮膚淀粉樣變:好發於小腿伸側面,皮損為高粱料至綠豆大之圓形或半圓形棕色丘疹,密集成斑塊而不融合,有蠟樣光澤,表面粗糙,觸之不平,剛果紅皮內試驗為陽性.

皮炎 L30.901 濕疹 皮膚炎癥预防

一、預防

⒈發病期間忌辛、辣、酒類等食物.對魚、蝦等易誘發本病的食物,應註意食用後及停用後的效果,但無須盲目地忌口.

⒉保持皮膚清潔,避免過度洗燙、肥皂及各種有害因子的刺激.

⒊治療全身性疾病,發現病灶應積極清除.

二、護理

暫無相關資料.

皮炎 L30.901 濕疹 皮膚炎癥治疗

一、西醫

治療原則:內用藥與外用藥相結合,與急性、亞急性和慢性濕疹的治療用藥相同.

西醫治療

1、全身治療

①抗組胺類藥主要起鎮靜止癢作用.常用撲爾敏4mg,每日3次.小兒皮損消退後,最好能繼續用數日.

②抗生素對皮損廣泛且有糜爛、滲液的病例,即使沒有明顯細菌感染的表現,也應適當給予抗生素治療.如紅黴素250mg,每日4次.

③類固醇激素原則上不用於一般病例,但異位性哮喘例外.對嚴重病例,為盡快控制癥狀,可短期(2~3周)使用.

④免疫抑制劑包括硫唑嘌呤、環孢素A(CYA)和幹擾素等.對AD療效如何,目前尚無足夠資料證實.

2、局部治療

①類固醇激素用於炎癥較重但無明顯糜爛、滲液的皮損.在療程中適當更換品種,起初用強效的,以盡快控制癥狀,數日後逐漸換成中、低效的.對不同部位的皮損,在品種選擇方面也應註意.皮損面積廣泛,尤其嬰幼兒,宜選用作用較弱或低濃度的制劑

②抗生素用於感染的皮損.常與類固醇激素並用.

③焦油類煤焦油、糠餾油等對AD有效,常用糊劑,單獨外塗或與激素制劑並用.

二、中醫

中醫治療

1、辨證論治

①胎熱證

證候嬰兒期,皮疹常在兩頰發生紅斑,針尖大小密集丘疹、丘皰疹、水皰和滲處,滲液幹涸則結橘黃色痂皮,痂剝脫後又顯露出潮紅的糜爛面.舌質紅,苔少,指紋紫色.

治法清心導赤護陰止癢

方藥方用三心導赤散加減.

②濕熱證

證候兒童期,皮疹以針頭大丘疹、丘皰疹和小水皰為多見,部分融合成片,輕度浸潤,並多集中在肘窩、膕窩等部位.自覺癢重,搔破滲血或滲液.舌質紅,苔薄黃,脈濡數.

治法清熱,祛濕,止癢.

方藥方用除濕胃苓湯加減.

③血燥證

證候成人期,皮疹主要發生在肘、膝、頸等處,肥厚而呈苔蘚樣變,境界不清楚,搔抓或摩擦刺激後則有少量滲出或血痂,幹燥,甚則幹裂不適,夜間尤重.舌質淡紅,苔少,脈細數.

治法滋陰除濕,潤燥止癢.

方藥方用滋陰除濕湯加減.

2、針灸治療

宜選用曲池、足三裡、血海、委中等穴位施平補平瀉法,留針30分鐘,每日1次.

皮炎 L30.901 濕疹 皮膚炎癥饮食

一、飲食

膳食中要註意控制脂肪量,脂肪不宜過多,否則會加重癥狀,每天供給總膳食脂肪量應在50克左右.可適當給予高蛋白飲食,因為蛋白質有利於保持正常皮膚角化代謝和毛囊正常暢通.還應註意少吃甜食,因為含糖較多的飲食可促使脂肪異生後產生更多的脂肪.

值得註意的是要吃富含維生素的食物,康利萊專傢提出尤其是維生素A的食物要適量多吃,豬肝、胡蘿卜、蛋黃等,以糾正毛囊皮脂角化異常,防止毛囊堵塞.有人研究,缺鋅也可產生脂溢性皮炎,應在膳食中補充含鋅高的食物,如動物肝、瘦肉、禽類、堅果類等,以糾正人體內鋅含量相對不足.避免高碘飲食很重要,因高碘飲食可使毛囊角化或堵塞,要控制海帶、紫菜等海產品的攝入.

皮炎 L30.901 濕疹 皮膚炎癥并发症

一、並發病癥

可發生以下並發癥:

脂溢性皮炎與皮脂分泌過剩,飲食、生活、細菌感染等多方面因素有關,長時間不治療,皮脂侵蝕毛發,很容易滋生細菌感染,導致毛發破壞逐漸引起脫發癥狀,最終導致斑禿或者脫發.

皮膚廣泛受累和苔蘚化,可形成“播散性神經性皮炎"改變.約60~70%可伴有支氣管哮喘或過敏性鼻炎史.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韋格內肉芽腫 韋格內肉芽腫 韋格納肉芽腫病 壞死性肉芽腫 頸椎椎體楔形壓縮骨折 遲發性低丙球血癥 腎積膿 膿腎 膿性腎病 息賁 厥陰頭痛
热门文章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