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硬

五硬

五硬

五硬百科

五硬是指小兒頭項硬、口硬、手硬、足硬和肌肉硬,是新生兒常見的疾患之一.本病在寒冷季節發病率較高,好發於早產、體弱兒,或伴有其他疾患之小兒,常危及小兒之生命.本病證多見於西醫的新生兒硬腫癥.

五硬

五硬

五硬病因

本病多因先天稟賦不足,氣血未充,元陽不振,護理不當,保溫較差,復感寒邪而致.陽氣不得溫煦肌膚四末,則身冷肢厥、體溫不升;陽虛則陰盛,氣化不利;水濕停滯則見皮膚蒼白腫亮;寒凝氣滯,氣血瘀阻則肌膚僵硬,色呈紫暗,口周及指端青紫.

五硬

五硬

五硬症状

五硬早期癥狀有哪些?

兒童五硬診斷要點

常發生在寒冷季節,嬰兒出生後1周左右,多見於早產兒及體弱兒,有明顯受凍史或伴有感染病史.患兒局部皮膚和皮下脂肪僵硬發涼,伴有水腫,不能用手捏起.體溫不升,反應低下,不吃、不哭,氣息微弱.嚴重者面頰、胸腹或全身肌膚僵硬、關節強直,口唇及指端青紫,或伴有肺炎、肺出血、敗血癥.

本病水腫多局限在患處,一般不波及眼瞼、陰囊、手足心等處,可與新生兒水腫癥區別.後者常因先天性心臟病、先天性營養不良癥或新生兒溶血癥等引起水腫,但癥狀出現較早,多在生後數小時或1―2日內發生,水腫波及范圍較大,手、足、背、眼瞼、頭皮、陰囊等處均可發生,且伴有相應疾病的特有癥狀和體征,故能與本病相鑒別.

實驗室檢查:多數呈低血糖,紅細胞壓積升高.

本病的辨證應首先辨別證之輕重.一般而言;體溫越低,皮膚硬腫范圍越大,則病情越重;若見胸腹硬腫,呼吸困難,脈律不整,或口鼻出血者,尤為險證,相反,體溫不甚低,皮膚硬腫僅見於小腿或大腿者,則病情較輕.

五硬

五硬

五硬检查

本病相當於西醫學裡的腦癱表現.具體的檢查如下述:

1.電診斷

(1)腦電圖(EEG)

由於腦癱患兒合並癲癇者較多,故應常規進行腦電圖檢查以排除該合並癥.常見異常包括背景活動減慢、限局性慢波灶或發作性癇樣放電等.

(2)誘發電位

懷疑有視、聽功能異常的患兒可做視覺及聽覺誘發電位,以早期發現異常,及時進行幹預.

(3)腦電地形圖(BEAM)

檢測小兒腦發育與腦波變化.

(4)腦磁圖檢查

(5)肌電圖

瞭解肌肉和神經的功能狀態.小兒腦癱合並肌萎縮者盡可能作此檢查.

(6)腦阻抗血流圖(REG):檢查頭部血管功能和供血情況.

2.影像診斷

顱腦CT、MRT檢查

主要用於明確有無器質性病變及病變部位等.可見有腦萎縮、腦室周圍白質軟化灶、多發性腦軟化灶及多囊性軟化,可伴有先天性腦穿孔畸形,透明隔發育不良、囊腫、腦室擴大、白質發育不良等.CT檢查幫助探討腦癱的病因,如先天性腦發育畸形、宮內感染等.

3.實驗室診斷

智商測定:評價智力和社會適應狀況,明確患兒是否合並智力低下.

五硬预防

1.特別是嬰兒出生前,從母親懷孕到分娩這段時間.胎兒的神經系統發育是優於其他系統發展的,而胎兒依賴母體生存,故孕婦的健康及營養狀況與胎兒的生長發育關系密切,這就需要積極開展早期產前檢查、胎兒預測,開展優生優育宣傳教育,做好圍產期保健工作,防止胎兒發生先天性疾病.

2.孕婦應戒除不良嗜好,如吸煙、飲酒;不要濫用麻醉劑、鎮靜劑等藥物;避免流感、風疹等病毒感染及接觸貓、狗;避免輻射等有害、有毒物質接觸及頻繁的B超檢查、最好少看電視及操作計算機,如因為工作需要,可以穿著防輻射的衣服,減少輻射.

有下列情況的孕婦應盡早做產前檢查:

(1)高齡孕婦(35歲以上)或男方50歲以上;

(2)近親結婚;

(3)有不明原因的流產、早產、死胎及新生兒亡史;

(4)孕婦智力低下,或雙方近親有癲癇、腦癱及其他遺傳病史.若懷孕早期發現胎兒異常,就盡早終止妊娠.

3.在出生時,分娩過程中引起的胎兒窒息和顱內出血是造成小兒腦癱的一個重要原因.因此,應預防早產、難產,提高醫護人員的醫技、醫德,認真細致地處理好分娩的各個環節,做好難產胎兒各項處理,這是預防小兒腦癱發生的極為重要的一環.

4.胎兒出生後一個月內要加強護理,合理喂養,預防顱內感染、高熱驚厥、腦外傷等疾病,若出現應盡早去醫院診治.    

五硬治疗

五硬治療前的註意事項?

本病治療的總原則:以益氣溫陽,活血通絡為主.

兒童五硬辨證論治

陽氣虛衰

證見體溫不升,面色灰暗,僵臥少動,昏昏多睡,氣息微弱,肌膚發冷發硬,蒼白腫亮,按之凹陷,硬腫范圍較廣,唇舌俱淡.

治法益氣溫陽.

方藥

1.主方參附湯(危亦林《世醫得效方》)加減

處方:人參3克(另煎),熟附子3克(久煎),黃芪6克,茯苓6克,桂枝3克,幹薑3克,丹參6克,炙甘草3克.水煎服,每日1劑.水腫甚者,加大腹皮6克、木通3克.氣息微弱,脈律不整者,加麥冬6克、五味子6克.

2.中成藥

(1)四逆湯,口服,每次5毫升,每日3次.

(2)生脈飲,口服,每次5毫升,每日3次.

(3)參茸片,口服,每次l~2片,每日2次.

3.單方驗方加味真武湯(賴天松等《臨床方劑手冊》)

處方:熟附子、茯苓、白術各4克,肉桂3克,白芍2克,生薑1片.濃煎,分多次服,每日l劑.

寒凝血澀

證見全身欠溫,四肢發涼,硬腫范圍較少,多見於面頰、臀、小腿等處,皮膚色暗發紫,或紅腫如凍傷,面色晦暗,唇舌暗紅.

治法溫經通絡.

方藥

1.主方當歸四逆湯(張仲景《傷寒論》)加減

處方:當歸6克,赤芍6克,細辛1.5克,桂枝3克,木通3克,桃仁3克,紅花3克,人參3克(另煎),川芎3克,炙甘草3克.水煎服,每日1劑.

水腫者,加茯苓6克.嘔吐者,加法半夏6克、陳皮3克.

2.中成藥

(1)復方丹參片,口服,每次1片,每日3次.

(2)復方丹參註射液,每次4毫升,加入10%葡萄糖註射液50毫升中靜脈滴註,每日1次.

3.單方驗方

(1)溫陽益氣湯(賴天松等《臨床方劑手冊》)

處方:黃芪10克,紅參、鹿角片、羌活、桂枝、當歸、炙甘草各5克,麻黃3克,細辛2克.濃煎,分多次服,每日1劑.

(2)新生兒硬腫癥方(田風鳴驗方)

處方:紅花、丹參、川芎、赤芍、威靈仙、荊芥、防風、茯苓、大腹皮、地骨皮、枸杞子、山茱萸各5克,甘草3克.濃煎分服,每日1劑.

兒童五硬其他療法

1.外治法

(1)復溫是治療本病的重要措施之一.可用熱水袋等置於包被內溫暖,或由人貼肉抱兒於懷,臥於棉被中,使患兒體溫逐漸上升.有條件者可用暖箱,自26℃開始,每小時上升1CC為宜,4―6小時逐漸升至30~32~C,不宜升溫過快,以免引起突然死亡.

(2)取韭菜150克,切成約3厘米長短,加少量水煮熟,然後加適量白酒,候溫,用紗佈蘸汁擦硬腫處,每日2次.

(3)取當歸、川芎、紅花、赤芍、透骨草各15克,川烏、草烏、乳香、沒藥各7.5克,丁香9克,肉桂6克,共研末,加羊毛脂100克、凡士林900克,拌勻,塗於紗佈上,再用熱水袋加溫後敷於患部,每日換藥1次.

2.針灸療法

溫灸關元、氣海、足三裡,或艾條配生薑片溫灸患部.

五硬饮食

杜仲豬腎湯:豬腎1個,杜仲10克,枸杞子20克.將豬腎剖開取去筋膜,杜仲、枸杞子用紗佈包好,加水共煮至熟,食肉飲湯.有補腎益精、強筋壯骨之功效.

杜仲豬骨湯:杜仲10克,狗脊15克,豬骶骨適量,加水久煮,飲湯食肉.有補腎壯腰,強身健體之功效.

黨參黃芪牛肉粥:黨參10克,黃芪15克,牛肉片適量,粳米50克,鹽少許.將黨參、黃芪用紗佈包好,加水與牛肉、粳米共煮,煮成稀粥,加入調味品溫食.有補脾益氣,強壯身體之功效.

五硬并发症

1.身體方面

(1)腦癱患兒一般身高比正常兒童矮,營養吸收差,常有呼吸障礙和易患呼吸道感染疾病,還有咀嚼、吸吮、吞咽障礙和流涎.

(2)大部分腦癱患兒合並癲癇發生.因為大腦內有固定病灶誘發癲癇,尤其是智力重度低下的孩子.癲癇不僅妨礙腦癱的康復治療,並且反復的驚厥有增強腦損傷的危險.

(3)患兒容易患牙齒和齒齦疾病,而且治療困難.患兒牙齒疾病中多為齲齒,以及由於使用抗痙攣藥而致的齒跟增生、牙服炎、齒列及咬合異常等

(4)大部分腦癱患兒在視覺上有問題,其中最常見的是斜視、弱視.一般在嬰兒期出現,隨年齡增長斜視逐漸消失.

(5)腦癱患兒伴有聽力缺損,部分患兒完全失聰,部分聽力喪失.聽力障礙多見於手足徐動型腦癱患兒,這主要由核黃疽後遺癥所致.

2.生長發育

(1)智力發育

智能低下,多動癥,多有自閉癥,智商測定困難.

(2)性格特征

患兒可能有以下的性格特點:固執、任性、易怒、孤僻,情緒波動大,有時出現強迫、自傷、侵襲行為.

(3)知覺、認知障礙

腦癱患兒在這方面的功能看起來很好,但已確認存在有兩點識別、形的鑒別、空間知覺等知覺、認知障礙.

(4)語言障礙

四肢癱患兒語言障礙的發生率較高,往往以吸吮困難、吞咽和咀嚼困難為先導,表現為發音不清、構語困難、語言表達障礙、甚至失語癥等.由於發聲、構音器官的運動障礙和四肢運動障礙、聽覺障礙、智能和生長環境等原因導致.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先天性冠狀動脈瘤 Q24.552 咽白喉 A36.055 老年人食管癌 陽虛 小兒囊性纖維性變 絲狀角膜炎
热门文章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