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爾堡病毒病

馬爾堡病毒病

馬爾堡病毒病

馬爾堡病毒病百科

馬爾堡病毒病是在歐洲新認識的病毒性出血病,其貯存宿主不明.馬爾堡病毒病1967年首先在歐洲發生,並分離到病毒.傳染源為病人和帶毒的猴,通過感染的血液、組織、尿及呼吸道分泌物、精液等傳播.

馬爾堡病毒病

馬爾堡病毒病

馬爾堡病毒病病因

一、病因

馬爾堡病毒能產生持續病毒血癥,但致病變的確切機制不清.

1、從分類上講,馬爾堡病毒歸類於絲狀病毒科.

2、腦內可有彌漫性炎癥和間質水腫,而腎小球可有纖維蛋白血栓.

3、其病理學改變包括:軟組織、內臟器官、皮膚、黏膜、腸出血和灶性壞死.

4、損害最廣泛的是:肝臟、淋巴系統、睪丸和卵巢.

5、其顯著特征是:肝細胞壞死.而且一般呈現散在性和局灶性.

馬爾堡病毒病

馬爾堡病毒病

馬爾堡病毒病症状

一、癥狀

1、此病的潛伏期為3~9天、

二、發病初期

(1)此病發病比較急,患者體溫迅速升高且怕寒.還伴有全身肌肉關節疼痛、嚴重頭痛、背痛並感不適.

(2)患者還可能會感到食欲減退、惡心、嘔吐和腹瀉且其大便呈水樣並可帶有黏液和血.

三、發病3~8天

(1)3~4天體溫達高峰,持續1~2周漸退.部分病人還有可能會發現第二次發熱.

(2)4~5天內病人進入危險期,極度嗜睡和精神改變,驚厥最後昏迷.

(3)患者常在軀幹部出現紅色斑丘疹並迅速波及全身,最後融合成片.

馬爾堡病毒病

馬爾堡病毒病

馬爾堡病毒病检查

白細胞數明顯降低,血塗片中可見不典型的漿細胞樣淋巴細胞和多形核白細胞並伴有獲得性PelgerHuet細胞核異常,血小板減少,血沉降低,天冬氨酸轉氨酶,丙氨酸轉氨酶和淀粉酶可升高,尿素氮升高,蛋白和鉀降低,凝血酶原時間延長.

可用細胞培養和動物接種分離馬爾堡病毒,用免疫熒光法檢測特異性抗體.

也有用雙抗夾心法檢測病毒抗原和PCR技術檢測病毒核酸,但這些檢查必須在P4級實驗室進行,以防止感染擴散.

馬爾堡病毒病预防

一、預防

此病危害較大,目前也沒有特效的治療方法,因此應當重視預防工作.一般可采取:

1、遠離傳染源

主要是對患者進行嚴格的隔離.

2、阻斷傳播途徑

醫務人員應嚴格執行防護措施,切斷有可能會傳播的途徑.

馬爾堡病毒病治疗

1、遠離傳染源

主要是對患者進行嚴格的隔離.

2、阻斷傳播途徑

醫務人員應嚴格執行防護措施,切斷有可能會傳播的途徑.

3、主要是對癥治療,目的是減輕癥狀,維持水和電解質平衡,控制出血.

4、使用幹擾素和恢復期血清來治療也可能有效,不過這種療效還未得到確定與肯定.

馬爾堡病毒病饮食

1、多以清淡食物為主,註意飲食規律.

2、根據醫生的建議合理飲食.

3、該疾病對飲食並沒有太大的禁忌,合理飲食即可.

馬爾堡病毒病并发症

並發休克,心衰,腎衰和肝功能衰竭.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胸椎病 胸椎疾病 縮窄性心包炎 I31.102 心包炎 口底蜂窩織炎 口底蜂窩組織炎 陰莖陰囊象皮腫 維生素A過多病 脾虛泄瀉 脾虛泄瀉癥
热门文章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