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化膿性膽管炎 K83.013

急性化膿性膽管炎 K83.013

急性化膿性膽管炎 K83.013

急性化膿性膽管炎 K83.013 百科

急性化膿性膽管炎系膽道梗阻(最常見為膽石梗阻)使膽汁淤滯、膽管內壓力迅速增高所致膽道急性化膿性感染.感染的菌種主要是革蘭氏陰性桿菌,其中大腸桿菌最多見.本病起病急劇兇險,是我國膽石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急性化膿性膽管炎 K83.013

急性化膿性膽管炎 K83.013

急性化膿性膽管炎 K83.013 病因

病因在我國最常見的原因是肝內膽管結石,其次為膽道寄生蟲和膽管狹窄.在國外,惡性腫瘤、膽道良性病變引起狹窄、先天性膽道解剖異常、原發性硬化性膽管炎等較常見.近年隨著手術及介人治療的增加,由膽腸吻合口狹窄、PTC,ERCP、置放內支架等引起者逐漸增多.病理實驗證明,當膽道因梗阻壓力>1.47kPa(15cmH20)時,放射性核素標記的細菌即可在外周血中出現;而膽汁及淋巴液培養在膽道壓力<1.96kPa(20cmH20)

時為陰性,但>2.45kPa(25cmH20)時則迅速變為陽性.在梗阻的情況下,細菌經膽汁進人肝後大部分被肝的單核一吞噬細胞系統所吞噬,約10%的細菌可逆流人血,成菌血癥.

急性化膿性膽管炎 K83.013

急性化膿性膽管炎 K83.013

急性化膿性膽管炎 K83.013 症状

急性化膿性膽管炎的癥狀:

惡心煩躁不安高熱寒戰黃疸昏迷昏睡緊張劇烈疼痛脈率增快

起病常急驟,突然發生劍突下或右上腹劇烈疼痛,一般呈持續性,繼而發生寒戰和弛張型高熱,體溫可超過40℃,常伴惡心和嘔吐,多數病人有黃疸,但黃疸的深淺與病情的嚴重性可不一致,近半數病人出現煩躁不安,意識障礙,昏睡乃至昏迷等中樞神經系統抑制表現,同時常有血壓下降現象,往往提示病人已發生敗血和感染性休克,是病情危重的一種表現,體溫升高,脈率增快可超過120次/分,脈搏微弱,劍突下和右上腹有明顯壓痛和肌緊張,如膽囊未切除者,常可捫及腫大和有壓痛的膽囊和骯臟,白細胞計數明顯升高和右移,可達2~4萬/mm3,並可出現毒性顆粒,血清膽紅素和堿性磷酸酶值升高,並常有GPT和r-GT值增高等肝功能損害表現,血培養常有細菌生長.

急性化膿性膽管炎 K83.013

急性化膿性膽管炎 K83.013

急性化膿性膽管炎 K83.013 检查

實驗室檢查:白細胞計數升高,可超過20X109/L,中性粒細胞比例升高,胞漿內可種一馨琴釋蘸A魂(出現中毒顆粒.肝功能有不同程度的損害,凝血酶原時間延長.動脈血氣分析可有PaOZ下降、氧飽和度降低.常見有代謝性酸中毒及缺水、低鈉血癥等電解質紊亂.

影像學檢查:應根據病情選擇簡單、實用、方便的檢查方法.B超可在床邊進行,能及時瞭解膽道梗阻部位、肝內外膽管擴張情況及病變性質,對診斷很有幫助.如病情穩定,可行CT或MRCP檢查.對需要同時行經皮經肝膽管引流(percutaneoustranshepaticcholangio-drainage,PTCD)或經內鏡鼻膽管引流術(endoscopicnaso-biliarydrainage,ENBD)減壓者可行PTC或ERCP檢查.

急性化膿性膽管炎 K83.013 预防

    急性化膿性膽管炎是肝膽管結石、膽道蛔蟲癥的嚴重並發癥,故該病的一級預防主要是針對肝膽管結石及膽道蛔蟲的防治.
①防治肝膽管結石,肝膽管結石的預防關鍵在於預防及消除致病因素.而已確診為肝膽管結石的病人,則應高度警惕本病的發生,尤其在並發膽道感染時應更積極地防治.早期即應用大劑量敏感抗生素抗感染,註意水、電解質及酸堿平衡,加強全身支持治療控制膽道感染.在全身情況允許的情況下盡早手術,去除結石,通暢引流,從而達到預防AOST的發生.
②防治膽道蛔蟲癥.蛔蟲進入膽道後造成膽道不同程度的梗阻,使膽道壓力增高,當並發細菌感染時,可誘發AOST.另外,膽道蛔蟲癥也是肝膽管結石形成的重要因素.因此,防治膽道蛔蟲癥是預防AOST的極其重要的方面.主要是註意飲水、飲食衛生,防治腸道蛔蟲病.一旦確診即行驅蛔治療,如已確診為膽道蛔蟲癥,則應盡快治療.給予鎮痛、解痙、控制感染,促使蛔蟲自行從膽道退出.另外,可作十二指腸內鏡檢查,用圈套器將部分進入膽總管口的蛔蟲套住拉出體外.治療無效時方考慮手術治療.

急性化膿性膽管炎 K83.013 治疗

治療原則是立即解除膽道梗阻並引流.當膽管內壓降低後,病人情況常常能暫時改善,有利於爭取時間繼續進一步治療.

1.非手術治療既是治療手段,又可作為手術前準備.主要包括:①維持有效的輸液通道,盡快恢復血容量,除用晶體液擴容外,應加人膠體液.②聯合應用足量抗生素,經驗治療證明,應先選用針對革蘭陰性桿菌及厭氧菌的抗生素,根據該抗生素的半衰期來確定使用次數和間隔時間.③糾正水、電解質紊亂和酸堿失衡,常見為等滲或低滲性缺水及代謝性酸中毒.④對癥治療如降溫、使用維生素和支持治療.⑤如經短時間治療後病人

仍不好轉,應考慮應用血管活性藥物以提高血壓、腎上腺皮質激素保護細胞膜和對抗細菌毒素,應用抑制炎癥反應藥物,吸氧糾正低氧狀態.⑥以上治療後病情仍未改善,應在邊抗休克的同時行緊急膽道引流治療.

2.緊急膽管減壓引流隻有使膽道壓力降低,才有可能中止膽汁或細菌向血液的反流,阻斷病情的惡化.膽道減壓主要為搶救病人生命,方法力求簡單有效,包括:①膽總管切開減壓、T管引流.緊急減壓後,病情有可能立即趨於穩定,但對較高位置的肝內膽管梗阻,膽總管切開往往不能有效減壓.如手術中發現有較大的膿腫,可一並處理;如為多發小膿腫,則隻能行膽管引流.膽囊造口術常難以達到有效的引流,一般不宜采用.②ENBD.比手術創傷小,當膽道內壓增高時,能有效的減壓,並能根據需要持續放置2周或更長時間.但對高位膽管梗阻引起的膽管炎引流效果不肯定.

③PTCD.操作簡單,能及時減壓,對較高位膽管或非結石性阻塞效果較好,但引流管容易脫落和被結石堵塞,且需註意凝血功能.

3.後續治療急診膽管減壓引流一般不可能完全去除病因,如不作後續治療,可能會反復發作.如病人一般情況恢復,宜在1-v3個月後根據病因選擇徹底的手術治療.

急性化膿性膽管炎 K83.013 饮食

少吃高脂肪高膽固醇的食品,禁食高脂肪類和煎炸食品.烹調盡量少用動物油,可適量增加植物油,特別要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不飲酒.

急性化膿性膽管炎 K83.013 并发症

1.菌血癥部分病人可出現高熱、寒戰的菌血癥征象.

2.黃疸其發生率約占80%.黃疸出現與否及黃疸的程度,取決於膽道梗阻的部位和梗阻持續的時間.

3.腹膜炎有炎性滲出的患者,可出現右下腹膜炎征象.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彎曲菌腸炎 鼠疫 聖西巴斯提恩氏病 聖西巴斯提恩病 聖羅克氏病 黑死病 鼠瘟 肺鼠疫 小腸腫瘤 髕骨骨軟骨病 生長性髕骨炎 青少年髕骨炎 髕骨骨骺炎 δ-貯存池病 δ-貯存庫病 δ-儲存池病 妊娠期急性脂肪肝 產科急性假性黃色肝萎縮
热门文章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