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匿型乳腺癌

隱匿型乳腺癌

隱匿型乳腺癌

隱匿型乳腺癌百科

隱匿型乳腺癌(occultbreastcancer,OBC)是乳腺癌的一種特殊類型.一般是指臨床上無乳房腫塊可及而是以轉移的淋巴結為臨床首要表現的乳腺癌.

隱匿型乳腺癌

隱匿型乳腺癌

隱匿型乳腺癌病因

發病原因:

至於乳腺原發癌隱匿的原因,Owen通過25例OBC分析認為:

①原發腫瘤小(腫瘤直徑小於1cm者20/25,小於5mm者14/25);

②纖維性乳腺炎造成全乳組織增厚,妨礙瞭小原發灶的檢出(7/25);

③病變深在(23/25)且多為粉刺樣癌不利於捫診,從臨床實踐上看,腫瘤直徑大於2cm而臨床未捫及者,多發生在肥大乳房的病人.

隱匿型乳腺癌

隱匿型乳腺癌

隱匿型乳腺癌症状

病人以腋部腫塊就診,腋部腫大淋巴結多由病人在淋浴或更衣時發現,偶爾在健康查體時由醫生檢出,腫塊直徑以3cm左右居多,大者可達5cm以上,國內較大病例組報道者均無遠處轉移的發現,山東省腫瘤防治研究院發現1例同側鎖骨上淋巴結腫大,1例以胸膜轉移為首發癥狀而乳腺無臨床腫塊及鉬靶片陽性象征的OBC,前者表現為同側直徑5cm的鎖骨上淋巴結腫大,腋淋巴結腫大但直徑均<1cm,手術證實在乳房內上象限有直徑0.5cm的原發灶,後者以胸腔積液就診,胸腔積液查到腺癌細胞,在行胸腔積液治療的過程中,對側乳腺出現乳頭溢血性液,連續3次溢液塗片細胞學檢查查到癌細胞,乳腺鉬靶片檢查無乳腺腫塊及鈣化灶,經行單純乳房切除術組織學檢查證實為乳腺浸潤性導管癌,乳房體積均偏大.

自發現轉移灶至檢出乳腺原發灶的間隔時間,短者數天,長者可達2年以上,Kloppe報道1例,在腋淋巴結切除活檢術後48個月才出現乳腺原發癌的臨床表現.

在腋淋巴結腫大的病例中,多數為良性病變,約占76.4%,而惡性病例中,可由原發癌與轉移癌兩種原因引起,如淋巴癌,汗腺癌等可原發於腋淋巴結,乳腺,呼吸,消化,泌尿生殖系統癌,甲狀腺癌,皮膚癌及四肢軀幹的惡性黑色素瘤,軟組織肉瘤等,均可轉移至腋淋巴結,但在女性病人中,發生於腋淋巴結的惡性病變以乳腺癌轉移為多見.

Feuerman報道腋淋巴結活檢證實為轉移癌者21例,14例女性,其中10例為乳腺癌的轉移,另4例非乳腺癌轉移者,均有乳腺外原發癌的臨床表現,腋淋巴轉移性癌在無任何原發灶征象的女性病人中,絕大多數原發灶位於乳腺的結論得到瞭公認,但腋淋巴結活檢常規方法的病理組織學檢查有誤診現象,Jachson曾報道1例病理診斷考慮為右腋大汗腺癌,3年4個月後右乳出現瞭原發癌,Patce報道29例OBC,其中2例病理曾分別診斷為腋淋巴結轉移為鱗癌及霍奇金病,隨後出現瞭乳腺癌原發灶;Iglehart對5例光鏡診斷為非腺癌(低分化鱗癌,淋巴瘤,惡性黑色類瘤各1例,未分化癌2例),經電鏡檢查發現瞭腺管,分泌上皮等腺癌的特征性結構,施行瞭同側乳腺癌改良根治術後均查到瞭乳腺原發灶,另有相反事例,Copelanel曾報道1例腋淋巴結轉移腺癌而按乳腺癌給予根治性放療,屍檢證實為霍奇金病,因此,在進行腋淋巴結活檢時,應與病理科醫師密切配合,除行一般病理檢查外,必要時可行電鏡超微結構分析及組織化學特染,特染有助於軟組織肉瘤及惡性惡色素瘤的鑒別診斷.

隱匿型乳腺癌

隱匿型乳腺癌

隱匿型乳腺癌检查

1.腋淋巴結活檢腋淋巴結常規病理組織學檢查可發現各種瘤細胞,如大汗腺癌,低分化鱗癌,淋巴瘤,惡性黑色類瘤細胞等,經電鏡檢查可發現瘤細胞內有腺管,分泌上皮等腺癌的特征性.

2.乳腺針吸細胞學檢查在腋淋巴結轉移癌病例中聯合應用現有的乳腺檢查方法,將有助於OBC的檢出,對影像學檢查的可疑區行針吸細胞學檢查及細針定位下活檢,可明確診斷.

3.鉬靶X線檢查乳腺X線檢查的真正貢獻在於發現臨床早期的小乳腺癌或隱性乳腺癌,在已有明顯的乳腺癌的臨床表現時,其意義不大,鈣化往往為OBC的X線惟一表現,但鈣化灶不是乳腺癌特有的征象,OBC的其他X線征象包括單側血管影增加,導管隆突增加或走向異常,皮膚增厚及連續檢查局灶性基質密度增加等,一般認為X線鉬靶片可以發現直徑幾毫米的腫瘤,鉬靶片OBC的檢出率各傢報道在5%~72.5%,但多數報道在50%左右.

4.CT檢查對乳腺癌有較高的檢出率,在一組78例病理證實為乳腺癌中,CT檢查出73例(94%),鉬靶片檢查比例為77%,盡管CT不能取代常規的X線鉬靶片檢查,但可以克服普通X檢查的局限性,尤其是在肥大的乳房,CT更具有優越性,當腫瘤最大徑小於1.5mm時,CT不易檢出,對於早期乳腺癌和OBC,兩者聯合應用則可以提高其檢出率.

5.ER測定腋淋巴結轉移癌ER測定50%為陽性,有助於OBC的診斷及指導治療,ER陽性提示乳腺癌腋淋巴結轉移,但其陰性也不能排除乳腺癌.

6.超聲斷層掃描及乳腺熱圖像等.

隱匿型乳腺癌预防

1.提高病理檢出率乳腺隱匿灶的病理檢出率文獻報道在45%~100%之間,多在50%以上,減少乳腺微小原發灶病理漏診的措施有:

①術前乳腺X線片可疑區域細針X線定位及術後大體標本X線照相對照;

②應用連續病理切片檢查或全乳大切片病理檢查技術;

③全乳大切片電鏡檢查.

2.加強術後隨訪通過術後隨訪及屍檢的經驗證實,在切除的乳腺中沒有發現病灶不能排除其原發瘤在乳腺的可能,但對這類病例的治療後隨診中應有意識的加以註意,以及時發現乳腺原發灶.

隱匿型乳腺癌治疗

(一)治療

經病理確診為腋淋巴結轉移性腺癌,在治療上有3種意見:

1.即使沒有發現乳腺原發腫瘤,又無明顯乳腺外原發灶征象時,腋淋巴結轉移性腺癌即可視為乳腺癌而行根治術或改良根治術,無須為尋找乳腺外的原發灶而行廣泛檢查.

2.乳房懸垂或腋淋巴結轉移癌較大時,行乳房單純切除或加低位腋窩淋巴結清除術,然後行放療,在小的或萎縮的乳房或腋轉移癌小時,放療前無須行乳房切除.

3.在無明顯的乳腺原發癌的腋淋巴結轉移腺癌且乳腺鉬靶片陰性的女性病人,無須行乳房切除,腋窩淋巴結清除術後放療(包括乳房及區域淋巴引流區)與乳腺切除效果相似.多數學者認為,對腋淋巴結轉移性腺癌無明顯原發癌征象者,應行全身系統檢查,在排除乳腺外原發癌的情況下,方可視為乳腺癌而行手術治療.

(二)預後

一般認為,OBC較有乳腺腫塊並腋淋巴結轉移的乳腺癌預後為好,多數報道的5年生存率在70%左右.影響預後的因素包括原發癌的病理類型及腋淋巴結轉移的數目,其生存率曲線隨陽性淋巴結的數目增加而下降.另外與發現腋窩腫塊至就診的間隔時間有關,而與轉移的腋淋巴結的大小,是否發現乳腺原發癌及原發灶的大小無關.

隱匿型乳腺癌饮食

蔬菜:番茄、胡蘿卜、菜花、大蒜、蘆筍、黃瓜、絲瓜、蘿卜和一些綠葉蔬菜等,這些蔬菜與主食合理搭配有利於身體健康.

水果:獼猴桃、檸檬、葡萄、草莓、柑橘等,不僅含有多重維生素,而且還含有抗癌和防止致癌物質亞硝基胺合成的物質,所以要想預防乳腺癌的朋友應該多吃.

隱匿型乳腺癌并发症

一般無並發癥.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電腦病 視頻顯示終端綜合征 神經性厭食癥 精神性厭食癥 腦蛛網膜炎 急性腰背部扭傷 閃腰 疫斑熱 流行性出血熱 小兒食管異物
热门文章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