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動脈型頸椎病 M47.025+ 上行性頸椎病

椎動脈型頸椎病 M47.025+ 上行性頸椎病

椎動脈型頸椎病 M47.025+ 上行性頸椎病

椎動脈型頸椎病 M47.025+ 上行性頸椎病百科

椎動脈型頸椎病較之脊髓型頸椎病略為多見,因其中大多系由於椎節不穩所致,易經非手術療法治愈或好轉,故住院及需手術者較少,本型主要引起頭痛癥狀,故又稱之為上行性頸椎病,並易與多種引起頭痛的疾患相混淆,在椎動脈影像學檢查前常難以確診,因此,其診斷問題常成為各有關科室之間容易引起爭議的問題.

椎動脈型頸椎病 M47.025+ 上行性頸椎病

椎動脈型頸椎病 M47.025+ 上行性頸椎病

椎動脈型頸椎病 M47.025+ 上行性頸椎病病因

一、發病原因

本病是因各種機械性與動力性因素致使椎動脈遭受刺激或壓迫,以致血管狹窄、折曲而造成以椎-基底動脈供血不全所致.

二、發病機制

1.動力性因素主要由於椎節失穩後,鉤椎關節松動、變位,波及兩側上、下橫突孔,以致出現軸向或側向移位,刺激或壓迫椎動脈並引起痙攣、狹窄或折曲改變.此種因素最為多見,大多屬於早期輕型.此外,椎間隙間距改變對椎動脈亦產生影響,因為在椎間隙退變的同時,由於上、下椎體之間的間距變短,致使同節段的椎動脈相對增長.這不僅直接破壞瞭椎動脈本身與頸椎骨骼之間原有的平衡,且易使其出現折曲、狹窄及彎曲等改變.隻要恢復椎節間高度(例如通過牽引),此現象即可迅速消失.

2.機械性因素主要由於持續性致壓物所致.

(1)鉤椎關節囊創傷性反應:椎節後方小關節囊處的創傷反應主要影響脊神經根,而鉤椎關節囊壁滑膜的腫脹、充血及滲出則由於直接減小瞭橫突孔的橫徑(對椎動脈的影響較之矢狀徑更為重要)而易波及椎動脈,可因局部的刺激或壓迫而引起該動脈的痙攣、折曲或狹窄.

(2)鉤突骨質增生:在頸椎諸關節中鉤椎關節是退變最早的部位之一,因此骨質增生亦較多見.增生的骨刺除直接壓迫側後方的脊神經外,椎動脈亦易受壓,加之橫突孔這一骨性管道使椎動脈失去退縮與回避的餘地,從而構成其發病的主要病理解剖特點之一.鉤突骨質增生的部位以頸椎退變的好發部位為多見,即頸5~6、頸6~7和頸4~5;但近年來,發現頸3~4椎節亦非少見.

(3)髓核脫出:由於椎體側後方鉤突的阻擋,椎間隙內的髓核不易從此處突出壓迫脊神經或椎動脈.但當它一旦穿破椎體後緣側方的後縱韌帶進入椎管內時,則有可能達到椎間孔處,在壓迫脊神經根的同時波及椎動脈.

3.血管因素不僅較為復雜,且易變性大.主要表現為:

(1)血管動力學異常:本病多見於中年以後,除因頸椎本身的退變因素外,血管亦出現老化,尤其是50歲以上的病例,主要出現血管本身的彈性回縮力減弱.當然,此種現象亦與頸椎的活動量大有關,尤其是旋轉、前屈等,均使椎動脈處於被牽拉狀態,從而也加速瞭血管的退變及老化.

(2)動脈硬化性改變:是血管動力學異常病理改變的結果,即便是正常人,50歲以後,其全身動脈均可出現程度不同的硬化性改變,椎動脈亦不例外,其程度與年齡成正比.如果在血管壁上再出現粥樣斑塊(椎動脈為好發部位之一),則可加速這一病變過程.

(3)血管變異:解剖材料表明,椎動脈及椎靜脈(叢)易出現變異,包括橫突孔的分隔(少數可分成2~3個)、矢狀徑及橫徑改變、血管數量的差異、兩側血管的不對稱及口徑大小不一等,均與本病的發生及發展有一定的關系.

以上數種因素可同時出現,或以某一種為主.其中由於椎節不穩及局部創傷性反應所致者,易通過局部制動等有效措施而使癥狀消除.而因增生的骨刺等機械因素引起者則多為持續性.如在同一病例數種發病因素並存,當通過治療後其中屬於可逆性的因素已經消除,而癥狀隨之消失或明顯減輕,則說明其他因素並非占主導地位,其預後多較佳.但如果采取各種療法後癥狀並無明顯緩解時,則表明機械性致壓物為本病例發病與發展的主要原因,在除外其他疾患基礎上多需手術治療.因此如對病因、病理與發病機制如能全面加以瞭解,則有助於本病的診斷、治療方法選擇及預後判定.

椎動脈型頸椎病 M47.025+ 上行性頸椎病

椎動脈型頸椎病 M47.025+ 上行性頸椎病

椎動脈型頸椎病 M47.025+ 上行性頸椎病症状

一、癥狀

主要為椎-基底動脈供血不全癥狀,其次為椎動脈周壁上交感神經節後纖維受刺激後所引起的交感神經癥狀,頸部癥狀則較輕.

1、頸椎病的一般癥狀因其屬於頸椎病中的一型,因而其必然具有頸椎病的一般癥狀,如頸痛、後枕部痛、頸部活動受限等.如病變同時波及脊髓或脊神經根,則出現相應的癥狀.對頸部癥狀應註意檢查,其是除外椎動脈第一段、第三段和第四段供血不全的主要根據之一.

2、椎-基底動脈供血不全癥狀椎動脈分為四段,其中任何一段病變引起缺血時,均可出現相類同的癥狀,本型頸椎病的病變主要位於椎動脈第二段,主要表現為以下特點:

(1)偏頭痛:為多發癥狀,發生率約在80%以上,常因頭頸部突然旋轉而誘發,以顳部為劇,多呈跳痛或刺痛.一般均為單(患)側,有定位意義;如雙側椎動脈受累時,則表現雙側癥狀.

(2)迷路癥狀:亦較多發,主要為耳鳴、聽力減退及耳聾等癥狀.其發生率約為80%,主要是由於內耳動脈供血不全所致.

(3)前庭癥狀:主要表現為眩暈,發生率約為70%左右.其發生、發展及加劇與頸部旋轉動作有直接關系.應註意與梅尼埃病鑒別.

(4)記憶力減退:約60%的病例出現此種現象,往往在手術剛結束(椎動脈減壓性手術)患者即主訴“頭腦清楚瞭”.甚至發病多年不能下棋的患者,術後當日即可與病友對弈獲勝.

(5)視力障礙:約有40%的病例出現視力減退、視物模糊、復視、幻視及短暫的失明等,主要是由於大腦枕葉視覺中樞以及第Ⅲ、Ⅳ、Ⅵ腦神經核(位於腦幹內)和內側束缺血所致.

(6)精神癥狀:以神經衰弱為主要表現,約占40%.其中精神神經抑鬱者較多,欣快者較少.多伴有近事健忘、失眠及多夢現象.

(7)發音障礙:較少見,約占20%.主要表現為發音不清、嘶啞及口唇麻木感等,嚴重者可出現發音困難,甚至影響吞咽.主要是由於延髓缺血及腦神經受累所致.此癥狀更多見於高位側索硬化癥患者,應註意鑒別.

(8)猝倒:系因椎動脈痙攣引起錐體交叉處突然缺血所致,多系突然發作,並有一定規律性.即當患者在某一體位頭頸轉動時,突感頭昏、頭痛,患者立即抱頭,雙下肢似失控狀發軟無力,隨即跌(坐)倒在地.發作前多無任何征兆,在發作過程中因無意識障礙,跌倒後即可自行爬起.其發生率約在20%左右.

3、自主神經癥狀由於椎動脈周圍附有大量交感神經的節後纖維,因此當椎動脈受累時必然波及此處的交感神經而引起自主神經系統的平衡失調.臨床上以胃腸、心血管及呼吸系統癥狀為多.個別病例可出現Horner征,表現為瞳孔縮小、眼瞼下垂及眼球內陷等.由於人體組織的復雜性,尤其是中年以後的機體,各個器官可能患有各種疾患,因此難以將其統統歸為椎動脈型頸椎病來解釋,隻有那些檢查陰性者方可考慮;但明確結論尚需通過治療(包括手術)才可得到正確判斷.

主要依據以下諸要點:

1、有上述椎-基底動脈缺血征(以眩暈為主)和(或)曾有猝倒病史.

2、旋頸誘發試驗陽性.

3、X線片顯示椎體間關節失穩或鉤椎關節骨質增生.

4、一般均有較明顯的交感神經癥狀.

5、除外眼源性和耳源性眩暈.

6、除外椎動脈第一段(進入第6頸椎橫突孔以前的椎動脈)受壓所引起的基底動脈供血不全.

7、除外神經官能癥與顱內腫瘤等.

8、本病的確診,尤其是手術前定位,應根據MRA、DSA或椎動脈造影檢查結果;椎動脈血流圖及腦血流圖僅有參考價值,不宜作為診斷依據.

椎動脈型頸椎病 M47.025+ 上行性頸椎病

椎動脈型頸椎病 M47.025+ 上行性頸椎病

椎動脈型頸椎病 M47.025+ 上行性頸椎病检查

一、檢查

1、X線改變除可發現頸型頸椎病特征(椎節不穩及列線改變)外,尚可發現鉤椎增生、椎間孔狹小(斜位片)及椎骨畸形等異常所見.同時應註意觀察有無其他異常(胸骨後甲狀腺瘤或其他腫瘤時,可將氣管壓向一側,雖少見,但後果嚴重,作者曾發現2例),顱底與第1頸椎之間、第1與第2頸椎之間有無不穩(可從動力性側位片上觀察,顱底與寰椎不穩則表明椎動脈第三段受累),以及有無顱底凹陷癥(椎動脈第三段可被累及).以上諸點對鑒別診斷具有重要意義,必須註意觀察.

2、DSA技術通過股動脈穿刺與插入導管,註入少量造影劑,以數字減影成像技術獲得的清晰的椎動脈圖像,不僅對診斷,且對手術部位的確定至關重要,應爭取進行.

3、MRI成像技術對判定脊髓狀態以及兩側橫突孔有無變異、是否對稱、內徑有無差異等具有重要意義,尤其是無損傷的椎動脈MR成像技術(MRA),對椎動脈的判定既安全又具有診斷價值.MRA技術的清晰度較DSA技術為,但從臨床角度來看,90%以上的患者願意接受MRA檢查,而不願意行DSA檢查.

4、其他包括傳統的椎動脈造影、CT檢查等均可酌情選用.

二、鑒別

1、內耳疾患

(1)概述:所謂內耳疾患,主要指梅尼埃病,是由於內耳淋巴回流受阻引起局部水腫所致.本病在臨床上具有以下三大特點:發作性眩暈,波動性、進行性和感音性聽力減退,耳鳴.

(2)鑒別要點:由於椎動脈型頸椎病患者亦可出現與上述相似的癥狀,因此,需要將二者加以區別.事實上,如對內耳前庭功能認真地進行專科檢查,不難除外.因此,凡診斷為椎動脈型頸椎病者,應常規請耳科醫師進行會診,以除外耳源性眩暈.此外,MRA、DSA等檢查均有助於兩者的鑒別.

2、眼源性眩暈

(1)概述:本病大多因眼肌麻痹及屈光不正(尤其是散光)所致,在青少年中的發病率尤其高,應註意加以鑒別.

(2)鑒別要點:本病與頸性眩暈的鑒別主要依據:

①閉目難立征陰性.

②眼源性眼球震顫試驗多呈異常反應.

③眼科檢查有屈光不正,其中以散光為多見.

④閉目轉頸試驗陰性.

3、顱內腫瘤本病因腫瘤組織對前庭神經或其中樞連接直接壓迫,在臨床上除有眩暈癥狀外,多伴有顱內壓增高等其他癥狀.臨床上如能註意檢查,一般不難以與頸源性眩暈相鑒別.對個別鑒別困難者可行MRI或CT檢查.

4、動脈硬化主要是由於在全身血管硬化的同時(多伴有高血壓病)椎動脈本身亦出現硬化之故,其病理改變除管壁增厚、硬化及彈性減弱或消失外,可出現結節樣變.因其所產生的癥狀可與頸源性椎動脈供血不全者相似,因此多需依據MRA、DSA或椎動脈造影確診.當然,長期的高血壓病史可作為參考依據之一.

5、胸骨柄後方腫塊胸骨柄後方腫塊以腫瘤及胸骨後甲狀腺腫為多見,可直接壓迫椎動脈第一段而引起椎動脈供血不全癥狀.診斷除可依據有無頸椎骨質異常改變、頸源性眩暈及其他頸椎病癥狀外,確診仍需依據DSA、MRA或椎動脈造影檢查.

6、其他除上述五種病變外,其他凡可引起眩暈癥狀者,均需加以鑒別,其中包括:

(1)藥物中毒性眩暈:以鏈黴素中毒為多見.

(2)流行性眩暈:為群發性,與戰爭、天災及意外突發事件有關,多為一過性,預後佳.

(3)體位性眩暈:多因貧血或長期臥床而引起.

(4)損傷性眩暈:外傷致內耳、聽神經及中樞前庭核等受累時均可引起.

(5)神經官能癥:多因長期失眠所致.

以上諸病如能註意加以檢查,則不難診斷.

椎動脈型頸椎病 M47.025+ 上行性頸椎病预防

一、預防

頸椎病的預防

加強頸肩部肌肉的鍛煉,在工間或工餘時,做頭及雙上肢的前屈、後伸及旋轉運動,既可緩解疲勞,又能使肌肉發達,韌度增強,從而有利於頸段脊柱的穩定性,增強頸肩順應頸部突然變化的能力.及早,徹底治療頸肩、背軟組織勞損,防止其發展為頸椎病.

避免高枕睡眠的不良習慣,高枕使頭部前屈,增大下位頸椎的應力,有加速頸椎退變的可能.註意端正頭、頸、肩、背的姿勢,不要偏頭聳肩、談話、看書時要正面註視.要保持脊柱的正直.

註意頸肩部保暖,避免頭頸負重物,避免過度疲勞,坐車時不要打瞌睡.勞動或走路時要防止閃、挫傷.長期伏案工作者,應定時改變頭部體位,按時做頸肩部肌肉的鍛煉.

二、護理

頸椎病啞鈴醫療體操

1、屈肘擴胸:兩腿分立肩寬,兩手啞鈴自然下垂,兩臂平肩屈肘,同時向後擴胸.反復12~16次.

2、斜方出擊:兩腿分立與肩寬,兩手持啞鈴屈肘置於胸兩側,上體稍向左移,右手向左前斜方出擊,左右交替,各反復6~8次.

3、側方出擊:兩腿分立與肩寬,兩手持啞鈴屈進置於胸兩側,左手持啞鈴向右側方出擊,左右交替,各反復6~8次.

4、上方出擊,兩腿分開與肩寬,兩手持啞鈴屈時置於胸兩側,右手持啞鈴向上方出擊,左右交替,各反復6~8次.

5、伸臂外展:兩腿分立與肩寬,雙手持啞鈴下垂,右上肢伸直由前向上舉,左右交替重復6~8次.

6、聳肩後旋:兩腿分立與肩寬,兩手持啞鈴下垂,兩臂伸直向下,兩肩用力向上聳起,兩肩向後旋並放下,反復進行12~16次.

7、兩肩後張擴胸後伸:兩腿分立與肩寬,兩手持啞鈴下垂,兩肩伸直外旋,兩肩後張,同時擴胸,反復12~16次.

8、直臂前後擺動:兩腿前後分立,兩手持啞鈴下垂,左右上肢伸直同時前後交替擺動,重復6~8次,兩腿互換站定位置,同時擺動6~8次.

9、頭側屈轉:兩腿分立與肩寬,兩手持啞鈴下垂,頭頸部向左屈曲,達最大范圍,再向右側旋轉到最大范圍,左右交替,反復6~8次.

10、頭前屈後仰:兩腿分立與肩寬,兩手持啞鈴下垂,頭頸部前屈,盡可能達最大范圍;頭頸部向後仰達最大范圍,重復6~8次.

11、頭部旋轉:兩腿分立與肩寬,兩手持啞鈴下垂.頭頸部沿順時針方向旋轉一周,再向逆時針方向旋轉一周,重復6~8次.

以上動作要輕柔,旋轉動作因人而異每天可作1~2次.

椎動脈型頸椎病 M47.025+ 上行性頸椎病治疗

一、西醫

1、治療

1.非手術療法為本型的基本療法,90%以上病例均可獲得療效,尤其是因頸椎不穩所致者,大多可痊愈而不留後遺癥.

2.手術療法患者具有以下三種情況時方可考慮施術,可行頸前路側前方減壓術.

(1)有明顯的頸性眩暈或猝倒發作,至少2次以上者.

(2)經非手術療法治療無效,且又影響正常生活及工作者.

(3)經DSA椎動脈造影或MRA檢查證實者.

2、預後

本病預後大多良好,尤其是因椎節不穩所致者.癥狀嚴重經手術治療的病例預後亦多滿意,作者既往所施術的數十例中,至今未見復發者.

二、中醫

中醫辨證類:氣血兩虛夾瘀型

(本型常見於椎動脈型頸椎病):頭昏,眩暈,視物模糊或視物目痛,身軟乏力,納差,頸部酸痛,或雙肩疼痛.舌淡紅或淡胖,邊有齒痕.苔薄白而潤.脈沉細無力.治以益氣養血,醒腦寧神,活血通絡.

方藥:天麻、炙黃芪、炙甘草、潞黨參、炒白術、熟地、砂仁、當歸、白芍、雞血藤.

方中炙黃芪、炙甘草、潞黨參、炒白術補氣;熟地、川芎、白芍、當歸養血;天麻、川芎、雞血藤安神健腦,活血通絡,砂仁理氣和胃導滯.

中醫辨證類:氣陰兩虛夾瘀型

(本型常見於椎動脈型和交感神經型頸椎病):眩暈反復發作,甚者一日數十次,即使臥床亦視物旋轉,伴惡心,嘔吐,身軟乏力,行走失穩,或心悸,氣短,煩躁易怒,咽幹口苦,眠差多夢等.舌紅、苔薄白或微黃而幹,或舌面光剝無苔,舌下靜脈脹大.脈沉細而數,或弦數.治以益氣養陰、安神醒腦,調和氣血.

方藥:天麻、川芎、杭菊花、枸杞子、沙參、炙甘草、炒棗仁、炒柏子仁、炙遠志、白芍、丹參、地龍、夜交藤.

方中炙甘草、沙參、白芍、枸杞子益氣滋陰;天麻、杭菊花、炒棗仁、炒柏子仁、炙遠志、夜交藤醒腦益智,養心安神;川芎、丹參、地龍活血通絡止痛.

椎動脈型頸椎病 M47.025+ 上行性頸椎病饮食

一、飲食

頸椎病吃哪些對身體好?

頸椎病患者的一般飲食原則為:合理搭配,飲食要合理搭配,不可單一偏食.

頸椎病食物一般分兩大類:一類是主食,主要是提供熱能,如米、面,都屬於這類食物;另一種食物,可以調節生理機能,稱為副食,如豆類、水果和蔬菜等.主食中所含的營養是不同的,粗細要同時吃,不可單一偏食.粗細、幹稀、主副搭配的全面營養可滿足人體需要,促進患者的康復和維持正常人體的需要.

頸椎病患者需對癥進食:由於頸椎病是椎體增生、骨質退化疏松等引起的,所以頸椎病患者應以富含鈣、蛋白質、維生素B族、維生素C和維生素E的飲食為主.其中鈣是骨的主要成分,以牛奶、魚、豬尾骨、黃豆、黑豆等含量為多.蛋白質也是形成韌帶、骨骼、肌肉所不可缺少的營養素.維生素B、E則可緩解疼痛.解除疲勞.屬血虛氣滯者,應多進食公雞、鯉魚、黑豆等食物.視力模糊、流淚者,宜多食含鈣、硒、鋅類食物.如豆制品,動物肝、蛋魚、蘑菇、蘆筍、胡蘿卜、頸椎病伴高血壓者,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如豆芽、海帶、木耳、大蒜、芹菜、地瓜、冬瓜、綠豆.

頸椎病最好不要吃哪些食物?

二、應戒煙、酒.

2、不要經常吃生冷和過熱的食物.

三、忌油膩厚味之品.

4、忌辛辣刺激性食物.

椎動脈型頸椎病 M47.025+ 上行性頸椎病并发症

有時可並發猝倒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陰莖結核疹 膿皰瘡 黃水瘡 原發性血小板增多癥 D47.351 出血性血小板增多癥 右室心肌梗死 右室梗死 右室心肌梗塞 夏季低熱 暑熱證 小兒嘔吐
热门文章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