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肌癱瘓 面神經麻痹 面癱

面肌癱瘓 面神經麻痹 面癱

面肌癱瘓 面神經麻痹 面癱

面肌癱瘓 面神經麻痹 面癱百科

顏面肌分表情肌和咀嚼肌兩部分,前者由面神經支配,後者由三叉神經運動支支配.此處所敘述面肌癱瘓僅討論表情肌麻痹,即面神經麻痹的有關內容,面神經麻痹在腦神經疾患中較為多見,依據病因將其分成特發性(Bell)、外傷、感染、腫瘤、神經源性等5種主要類型.特發性面神經麻痹即Bell麻痹,作為單獨的疾病詳細介紹.其他類型面神經麻痹在此處敘述.

面肌癱瘓 面神經麻痹 面癱

面肌癱瘓 面神經麻痹 面癱

面肌癱瘓 面神經麻痹 面癱病因

(一)發病原因

1.特發性面神經麻痹

面神經麻痹的主要類型是特發性面神經麻痹,常稱為Bell麻痹,占所有面神經麻痹病例的60%~75%,最常見的是單側面神經麻痹,面神經麻痹的程度可以是完全性或不完全性麻痹,在排除其他病因後考慮此診斷,在不用治療下,Bell麻痹完全恢復率為71%,13%的患者僅遺留輕度的後遺癥,16%的患者中度恢復或恢復差.

美國Bell麻痹發病率為每年13/10萬~34/10萬,西方國傢的文獻報道,Bell麻痹發病率為每年20/10萬人,日本為每年30/10萬人,RamsayHunt綜合征為3/l0萬人,是Bell麻痹的1/10.

1982年我國6城市調查本病患病率為425.7/10萬人,年發病率沒有報道,估計與日本類似.

2.感染

感染是面神經麻痹的第2個最常見的病因,常見的感染原因有病毒,螺旋體及細菌等.

Ratanaprasatporn等在5年研究中發現,面神經麻痹患者中約5.7%的患者由感染引起,RamsayHunt綜合征伴有帶狀皰疹,是感染類型中最常見的病因之一,一般病情較重.

此類型的面神經麻痹占所有面神經麻痹的12%,伴有不同程度的蝸神經受累,表現為蝸神經和前庭神經癥狀的約占20%,其他的病毒感染還有單純皰疹病毒,麻疹病毒和巨細胞病毒(cytomegalovirus,CMV)也可以產生類似於耳部帶狀皰疹的臨床癥狀.

Lyme病是引起面神經麻痹的另一種感染原因,Lyme病由Steere於1977年在美國康涅狄克州的Lyme鎮發現,是一種可以侵犯神經,皮膚,眼,心臟和關節等多個系統的一種蜱媒傳染病,本病呈區域性流行,多見於夏季,人群普遍易感,居住於森林地帶和鄉村者更易發病,發病常與旅遊,狩獵,野營等有關,發病年齡和性別無差異,該病在五大洲20多個國傢流行並有擴大趨勢,中國Lyme病調查研究小組於1987~1992年對全國19個市,區進行瞭Lyme病調查,發現本病在我國的分佈也相當廣泛,11個省(市,區)有發生和流行,在東北林區患病率為1%~4%,而四川省某些林區患病率高達9%.

面神經麻痹也可繼發於中耳感染,中耳炎沒有及時治療,可以引起面神經麻痹,Ratanaprasat-porn等報道瞭161例面神經麻痹病例中,9例是由於中耳炎引起的,中耳感染在美國每年導致1.96萬例面神經麻痹.

3.腫瘤

腫瘤是僅次於感染的常見病因,約5%的面神經麻痹患者由腫瘤引起,這些腫瘤包括聽神經瘤,腮腺瘤,原發性膽脂瘤及頸靜脈球腫瘤,在異常情況下,腫瘤本身及外科切除腫瘤均可以引起面神經麻痹.

在美國聽神經瘤的年發病率約為1/10萬,而腮腺腫瘤的發病率為5.8/10萬,由此,可以計算出美國每年因腫瘤引起面神經麻痹患者為1.72萬例,而我國用此比例計算(13億×6.8/10萬)為8.84萬例.

4.神經源性

Ratanaprasatporn和May發表的研究結果表明,神經源性病因引起的面神經麻痹占全部面神經麻痹的5%,有許多顱內,非創傷性神經源性面神經麻痹以及腦血管病,都是面神經麻痹的病因,Ratanaprasatporn等發現約2.5%面神經麻痹是由於腦血管病引起.

Guillain-Barré綜合征和Melkersson-Rosenthal綜合征是面神經麻痹罕見的神經源性病因,根據上述提到的發病率推測,在美國每年約1.72萬例新的面神經麻痹的患者是由於神經源性原因引起的.

5.創傷性

創傷性損傷是面神經麻痹常見的病因之一,其中顳骨骨折是面神經麻痹在創傷性原因中最常見的,骨折既可以是縱向的也可以是橫向的,可以由車禍有5.8萬例顱骨骨折患者,其中約3275例引起面神經麻痹.

新生兒創傷性面神經麻痹最常見於分娩中,年發病率為1.8‰,在美國每年約有400萬新生兒,這導致7200例新生兒患面神經麻痹,約9.0%(700例)新生兒將永久受面神經麻痹的折磨.

在新生兒,面神經麻痹並不常見,發病率為新生兒的0.2%~6.9%,在Kochi醫學院面神經診所,統計不同原因的周圍性面神經麻痹的患者中,新生兒面神經麻痹的發生率占1.4%.

新生兒面神經麻痹主要分為3種類型:

(1)先天性面神經麻痹:包括胚胎發育中出現的發育障礙,導致面神經麻痹或伴隨其他癥狀.

(2)出生前獲得性面神經麻痹:是由於影響神經發生的宮內環境或因素的結果.

(3)出生後獲得性面神經麻痹:從感染,創傷,到顱內和顱外各種病因的顱骨疾病.

1900~1990年的90年中有關面神經麻痹致病原因的醫學文獻回顧,報道瞭許多引起面神經麻痹的病因,國內王興林等將其總結歸類.

面肌癱瘓 面神經麻痹 面癱

面肌癱瘓 面神經麻痹 面癱

面肌癱瘓 面神經麻痹 面癱症状

臨床可分為中樞性面癱和周圍性面癱兩大類型

1.中樞性面癱系對側皮質-腦橋束受損所致,因上組面肌末受累,故僅表現為病變對側下組面肌的癱瘓,並常伴有該側的偏癱.

2.除特發性面神經麻痹外,由其他原因引起的周圍性面癱主要有以下幾種,主要病因可參見表2.

(1)Guillain-Barré綜合征(腦神經型):可出現周圍性面癱,但病變常為雙側,多數伴有其他腦神經損害,腦脊液可有蛋白(增高)細胞(正常或輕度高)分離現象.

(2)腦橋病變:因面神經運動核位於腦橋,其纖維繞過展神經核,故腦橋病損除周圍性面癱外,常伴有腦橋內部鄰近結構的損害,如同側外直肌麻痹,面部感覺障礙和對側肢體癱瘓等.

(3)小腦腦橋角損害:多同時損害同側第Ⅴ和Ⅷ對腦神經以及小腦和延髓,故除周圍性面癱外,還可有同側面部感覺障礙,耳鳴,耳聾,眩暈,眼球震顫,肢體共濟失調及對側肢體癱瘓等表現.

(4)面神經管鄰近部位的病變:如中耳炎,乳突炎,中耳乳突部手術及顱骨骨折等,除周圍性面癱外,可有其他相應的體征和病史.

(5)莖乳孔以外的病變:因面神經出莖乳孔後穿過腮腺支配面部表情肌,故腮腺炎癥,腫瘤,頜頸部及腮腺區手術均可引起周圍性面癱,但除面癱外,常有相應疾病的病史及特征性臨床表現,無聽覺過敏及味覺障礙等.

面神經麻痹的體征分為運動,分泌和感覺3類,常急性發病,病側上,下組面肌同時癱瘓為其主要臨床表現,常伴有病側外耳道和(或)耳後乳突區疼痛和(或)壓痛.

上組面肌癱瘓導致病側額紋消失,不能抬額,蹙眉,眼瞼不能閉合或閉合不全,閉眼時眼球向上方轉動而露出白色鞏膜(稱Bell現象),因眼輪匝肌癱瘓,下眼瞼外翻,淚液不易流入鼻淚管而滲出眼外.

下組面肌癱瘓表現為病側鼻唇溝變淺,口角下垂,嘴被牽向病灶對側,不能撅嘴和吹口哨,鼓腮時病側嘴角漏氣,由於頰肌癱瘓,咀嚼時易咬傷頰黏膜,食物常滯留於齒頰之間.

嚴重損傷者,面肌麻痹顯著,甚至見於面部休息時,病人下半部面部肌肉松弛,面紋消失,頸闊肌裂隙較正常寬,面肌和頸闊肌隨意和協同運動完全性消失,當病人試圖微笑時,下半部面肌拉向對側,造成伸舌或張口時出現偏斜的假象,唾液和食物聚集在癱瘓側,病人不能閉眼,隨閉眼動作可見眼球向上,並略向內轉動,當病變位於周圍神經至神經節時,淚腺神經失去作用,不能通過眼瞼運動將眼淚壓進鼻淚管,導致結合膜囊內眼淚聚集過多,因上眼瞼麻痹,角膜反射消失,通過眨動另一側眼瞼才表明存在角膜感覺和角膜反射的傳入部分.

若病變波及鼓索神經,可有同側舌前2/3味覺減退或消失.

若鐙骨肌支以上部位受累時,除味覺障礙外,還可出現同側聽覺過敏.

若膝狀神經節受累(多為帶狀皰疹病毒感染),除面癱,舌前2/3味覺障礙,聽覺過敏外,還有同側唾液,淚液分泌障礙,耳內及耳後疼痛,外耳道及耳郭出現皰疹,稱膝狀神經節綜合征(RamsayHunt’ssyndrome),總體講RamsayHunt綜合征的面神經麻痹比Bell麻痹預後差,約66%的患者不完全性麻痹可完全恢復,而僅10%的完全性麻痹患者恢復瞭正常的面部功能,預後差的危險因素包括年齡,耳部疼痛的程度,面神經麻痹是完全性還是不完全性的,面神經麻痹與皰疹同時發病.

盡管面神經也傳導來自面肌的本體感覺和來自耳翼,外耳道小范圍的皮膚感覺,但是很少發覺這些感覺缺失.

面神經部分損傷引起上半面部和下半面部無力,偶爾下半面部比上半面部受累更為嚴重,對側很少受累,面肌麻痹的恢復取決於病變的嚴重性,如果神經已被切斷,功能完全,甚至部分性恢復的機會均很小,多數面神經麻痹的病人可部分或完全性恢復功能,完全性恢復者在休息或運動時,兩側面部表情無區別;部分性恢復者在癱瘓側出現“攣縮”的改變.

表面檢查似乎顯示正常側肌肉無力,隨病人微笑或試圖運動面肌,此不正確印象更加明顯.

面肌癱瘓 面神經麻痹 面癱

面肌癱瘓 面神經麻痹 面癱

面肌癱瘓 面神經麻痹 面癱检查

依據可能的病因選擇必要的有選擇性的檢查.

1.血常規,血電解質:一般無特異性改變,起病時血象可稍偏高.

2.血糖,免疫項目,腦脊液檢查,如異常則有鑒別診斷意義.

Melkersson-Rosenthal綜合征:從病因學角度出發必須除外某些炎癥,如結核,結節病等,為此應做有關化驗,通常要做結核菌素試驗,Kveim反應,血清丙球蛋白測定.

Lyme病血沉可增快;血清GOT,GPT及LDH增高,急性期可從血液,腦脊液,關節液和皮膚病灶中查到病原螺旋體,腦脊液初期檢查正常,幾周至幾個月後白細胞增高,以淋巴細胞增高為主,蛋白可略增高,酶聯免疫試驗(ELISA)和免疫熒光抗體測定抗BB抗體陽性,對診斷有重要意義,IgM和IgG滴度1∶64以上為陽性,本病患者IgG和IgM效價發病3~6周測定,90%的患者>1∶128,早期以IgM增高為主,後期以IgG升高為主,其效價高可維持幾年.

以下檢查項目如異常,則有鑒別診斷意義.

3.CT,MRI檢查.

4.顱底攝片.

5.腦電圖,眼底檢查.

6.耳鼻喉科檢查.

面肌癱瘓 面神經麻痹 面癱预防

預防面癱、面肌痙攣,關鍵還是要註意防寒,尤其是要根據氣候避免寒風長久拂面(不可貪圖涼爽),平時多進行運動,加強鍛煉,提高人體的正氣,“正氣存內,邪不可幹”,人體內正氣旺盛,風邪不易侵入;還要註意保持精神愉快閑適、足夠的睡眠時間,在飲食上註意,既可增強體質,又可增強抗病能力.已患瞭面癱,就應及時求醫治療,采用中醫手段治療應是首選,可以達到標本兼治,以防留下後遺癥.

面肌癱瘓 面神經麻痹 面癱治疗

就診科室:神經外科神經內科外科內科

治療方式:病因治療物理治療康復治療

治療周期:21天

治愈率:91.2%

常用藥品:地巴唑片腺苷鈷胺片

治療費用:根據不同醫院,收費標準不一致,市三甲醫院約(1000--5000元)

針對病因進行治療,是基本原則.另外可以試嘗中西醫結合治療及理療.應用按摩或電刺激癱瘓肌肉,可以維持癱瘓肌肉的緊張度,手術也可能有助於本病的治療.

有學者推薦應用激素治療面神經麻痹,以緩解神經水腫.但由於幾乎所有病人均出現自行緩解,又未見到進行充分治療性對照實驗以驗證結果的報告,故此方法的療效並未得到確認.阿昔洛(Acyclovir)治療也未得到證實.一些耳科醫生建議行顱內神經減壓術,以促進面神經麻痹的功能恢復.尚無有效證據支持此種治療改變瞭病程,手術本身亦有風險,所以,許多外科醫生已經停止做這種手術.

面肌癱瘓 面神經麻痹 面癱饮食

面肌癱瘓飲食保健要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蔥薑蒜辣椒等.飲食應以清淡為宜.多吃些富含維生素C和維生素B類的食物.

.

面肌癱瘓 面神經麻痹 面癱并发症

面神經麻痹是完全性還是不完全性的、面神經麻痹與皰疹同時發病.盡管面神經也傳導來自面肌的本體感覺和來自耳翼、外耳道小范圍的皮膚感覺但是很少發覺這些感覺缺失.面神經部分損傷引起上半面部和下半面部無力偶爾下半面部比上半面部受累更為嚴重對側很少受累.面肌麻痹的恢復取決於病變的嚴重性,如果神經已被切斷,功能完全、甚至部分性恢復的機會均很小多數面神經麻痹的病人可部分或完全性恢復功能,完全性恢復者在休息或運動時,兩側面部表情無區別,部分性恢復者在癱瘓側出現“攣縮”的改變表面檢查似乎顯示正常側肌肉無力,隨病人微笑或試圖運動面肌,此不正確印象更加明顯.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自閉癥 自閉 孤獨癥 新生兒顱內出血 新生兒顱內出血癥 胃腸道癌 腦動脈硬化 腦動脈硬化 腦絡痹 滑石塵肺 滑石粉致塵肺 肺滑石沉著病 滑石病 滑石粉塵肺 恐怖性焦慮障礙 恐懼癥 恐怖癥 恐怖障礙
热门文章
为你推荐